高倩
80歲的著名作曲家、中央歌劇院院長王世光,是《長江之歌》的曲作者。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這首歌曲風靡大江南北,成為了時代的記憶。
寒夜點燭練琴
1941年,王世光出生于山東青島,后來到濟南讀中學。高二時,王世光試著為同學的歌詞譜了曲,寫成女聲小合唱《我們的理想》,大家都很喜歡,還拿下了濟南市音樂創(chuàng)作一等獎。十幾歲的孩子自此深受鼓舞,王世光鄭重地告訴自己:“我就要學這個了?!?/p>
王世光找來音樂學院的考試大綱,開始備考,但家里沒有鋼琴?!皩W校禮堂里有架鋼琴?!币魳防蠋熣f著,把鑰匙給了他。課業(yè)很忙,練琴只能利用課余時間,天色暗了,王世光用一個大盤子托著蠟燭照明。濟南的冬季天寒地凍,禮堂沒有暖氣,他的手凍得像饅頭。
1958年,王世光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大學同學中,有人來自大城市,有人出身音樂世家,相較之下,王世光像是“什么都不懂”。寒暑假里,他常常不舍得回家,一個人待在終于不用排長隊的琴房里練琴作曲,給自己補課。
寫《長江之歌》用了近十天
1963年王世光畢業(yè)后,進入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前身),成為了一名編輯。1964年,為了采訪“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他第一次見到了長江。在浦口,火車被一節(jié)節(jié)運上輪船渡江。王世光從沒想過,江面竟然能開闊如大海一般。這份震撼,在他記憶中珍存了將近20年。
自1973年起,王世光開始與中央電視臺合作,創(chuàng)作電視音樂。1982年夏天,紀錄片《話說長江》的制作組聯(lián)系了王世光。在一間堆滿了錄像帶的出租屋里,王世光看了樣片:從高原上晶瑩剔透的水滴到澎湃廣闊的江面,再到長江的入??冢罅烤实暮脚溺R頭沿著江水順流而下,讓他的心猛地“震動”了。
55秒的片頭曲,制作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恰是電視起步的年代,許多節(jié)目的音樂一響,人們紛紛放下手里的事情,圍坐在電視機前?!对捳f長江》制作組同樣希望“片頭曲一出來就能抓人”??刹坏揭环昼姷臅r長,如何著手呢?長江的流域如此寬廣,截取哪一段、用哪里的地域音樂可以代表整個長江?王世光桌邊的空紙簍越填越滿。思來想去,他決定用這55秒來寫“對我們這片國土最直接、最真的情感”。
“找”到那段旋律,王世光用了將近十天。“就是它了!”那一瞬間,他有著作曲家本能的直覺。穩(wěn)妥起見,他又把另外兩個方案一起交給了《話說長江》的音樂編輯李近朱,果然,李近朱與他一拍即合。其余兩段旋律也沒有“浪費”,一段被用作了片尾曲,一段則被編入了全片長達80分鐘的配樂。但觀眾是否認同自己的想法呢?王世光仍然隱隱不安。
1983年8月7日,《話說長江》首播,反響空前?!笆拦?,成了!”李近朱興奮地打來電話,“街上的孩子們哼歌、吹口琴,都是這段旋律!”直到這時,王世光一顆心終于落了地。
隨著《話說長江》的持續(xù)熱播,越來越多的觀眾寫信給節(jié)目組,大家的愿望很一致:“片頭曲可惜了,我們都喜歡,可是只能哼唱,能不能找個歌詞配上?”于是,全國范圍內的征詞活動開啟,幾千份來稿被層層篩選至20首,其中,沈陽軍區(qū)年輕戰(zhàn)士胡宏偉填寫的版本,被包括喬羽、王世光在內的評委們一眼看中:“‘你從雪山走來是橫向,‘你從遠古走來是縱向,兩個維度很全面也很親切。”1984年,在央視舉辦的《話說長江》專題音樂會上,由季小琴演唱的完整版《長江之歌》與觀眾見面,火遍大江南北。
(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