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北辰
隨著新興技術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更容易進入大家的視野,但成千上萬條信息良莠不齊?!八槠喿x”讓我們迅速獲取海量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弊端。
“碎片化閱讀”的文本通常篇幅短,難以完整地表達信息,而“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很可能導致人們片面地看待某一問題。為了在眾多短信息中贏得更多點擊率,片面強調(diào)以博取眼球,編寫者常在標題上做文章,以偏概全,誤導群眾,吸引人們點擊觀看——這便是人們口中的“標題黨”。這種信息往往無用,使人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即使有用,但想了解全貌,仍需閱讀多條信息才可,仍然會耗費大量時間。
各種電子產(chǎn)品軟件的廣泛使用,使人們都有了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觀點的條件。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專業(yè)知識與素養(yǎng),這也就導致了網(wǎng)絡信息的不可靠性與隨意性,這是目前謠言易傳播的原因之一。
“碎片化閱讀”的信息常常沒有深度,不但使人們對知識無法深入了解,而且容易養(yǎng)成閱讀惰性。試想,人們?nèi)羰悄茉诙潭桃黄恼轮辛私狻都t樓夢》中所有內(nèi)容,誰還會愿意抱著板磚大的實體書,盯著略微生澀的字詞硬啃呢?“碎片化閱讀”的快速、文本短小,容易讓人們失去閱讀的耐心,一知半解、囫圇吞棗地看過去,而養(yǎng)成思考的惰性。記得小學時,大家都很喜歡中午的閱讀時間,爭搶著去書架上借書。但現(xiàn)在,人們更多時候是搶著手機刷。曾經(jīng)特別中意于閱讀的我,面對一本書,也容易犯困了。當年搬把椅子到陽臺,靜靜地看一個下午書的耐心已在“碎片化閱讀”中磨滅了。
當然,“碎片化閱讀”不可以說全無優(yōu)點,它能讓人們接觸到大量信息,有時也能幫助解決問題,但是,無論如何,這樣的閱讀是不利于人們的思考的。在網(wǎng)上讀上千條“碎片信息”,不如去翻翻書架上已積了灰塵的書籍,那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與感悟。若有一天,“碎片化閱讀”不只是“碎片”,一定會讓網(wǎng)絡擁有更高的價值。
碎片終究難以拼湊出圓滿,要想獲得知識,仍需脫離“碎片化閱讀”,多多鉆研,多多思考!
◆名師點評◆
“碎片”難以拼成知識,這個判斷簡潔有力,有見地。作者以之作為題目,能收到兩種效果:一是閱卷老師看到這個題目就知道審題完全正確,這樣基本分就有了;二是這個判斷是作文題目中沒有的,是作者進一步思考的結(jié)果,而且這個判斷引人深思,這就讓人覺得作者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有了這個題目,文章主體順勢展開,用三段話從不同角度論述碎片化閱讀的弊端,然后用“當然”引出反面看法,用“但是”轉(zhuǎn)到本文立場,有了高度,也有了流暢度。當然,這是就整體而言的,局部語言還有不夠嚴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