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百歲乃去,是人們的普遍愿望。然而在舊中國,人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何以奢談健康長壽?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大眾謀福利,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設富裕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今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安定,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長命百歲。所以古人說“盛世養(yǎng)生”,誠不我欺也。
然而養(yǎng)生首重防病。因為疾病必然會傷害健康,于養(yǎng)生不利。被后人稱為“傳奇”的明代道士張三豐就明確地說:“養(yǎng)生者藥食為后,保護為先?!卑杨A防傷病擺在養(yǎng)生的首位。無傷無病,人們才能健健康康地活到百歲。
說到防病,拜中醫(yī)科普知識所賜,如今大家都知道“治未病”。但究竟什么是治未病,可能許多人心里還是一團糨糊?,F在幾乎所有的中醫(yī)院都有“治未病科”,以治療“亞健康”為要務。那么,治未病就是治療“亞健康”嗎?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元代名醫(yī)朱丹溪說:“未病而治,所以明攝生之理?!狈浅C鞔_地指出了攝生與防病的關系。也就是說,治未病必須要明白攝生的道理,同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攝生才是真正的治未病。
預防為主是黨的衛(wèi)生工作四項指導方針之一。但是不應把預防為主僅僅局限在愛國衛(wèi)生運動、疫苗接種等直接的疾病預防措施上,應當如朱丹溪之所言,把預防疾病的關口前置,從健康的生活做起。同時,如今疾病譜的變化,除了一些流行性的傳染病依然是健康的大敵外,心腦血管病、癌癥等慢性病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建國70余年來,我國在傳染性疾病的防控上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預防慢病還任重道遠。所以,預防為主還應當包括飲食營養(yǎng)、運動鍛煉、心理健康等各個方面。還是朱丹溪的話:“救療于后,不如攝養(yǎng)在先?!敝T君以為然否?
如今,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躋身于世界前列。究其原因,除了醫(yī)藥技術的進步以外,黨和國家堅持預防為主的衛(wèi)生工作方針,提倡包括飲食、運動等良好生活習慣在內的健康生活,也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我們希望預防為主的衛(wèi)生方針更加廣泛地深入人心,希望人生百歲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再只是一個夢想。
策劃/執(zhí)行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