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學習一直困擾著很多學生,而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小學,如何開展有效的英語教學,直接關系到學生整個學習生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學習成績的高低。二語習得很多理念開始從理論階段走向課堂教學實踐,其中混合式學習模式開始被應用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背景下,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重點論述了將混合式學習有效融入小學教學的具體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模式;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嚴憶文,江蘇省昆山市千燈中心小學校。
引言
混合式學習的方法在小學英語的應用例子有很多,且取得的成績也備受教育同行關注。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然后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理論知識進行了概述,以此為基點,分析了將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最后,再結合教學實踐與理論知識。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問題
英語從小學開始就作為學生的主課之一,占據(jù)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對于學生來說,英語學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其之后學業(yè)發(fā)展的高低。在這樣的學業(yè)壓力以及社會氛圍下,學校以及家長更多關注學生卷面成績的呈現(xiàn),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就忽視了學生聽說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英語學習開始向著啞巴英語的方向發(fā)展,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另外,由于對于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同,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一開始就出現(xiàn)了差異化的現(xiàn)象,而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很難考慮到這方面的影響,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又進一步拉大了學生的差距,導致學生成績的分化以及學習心理的分化,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沒有與時俱進,依舊還是按照傳統(tǒng)灌輸式的方式來進行英語的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在新媒體時代長大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理論性概述
混合式學習模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教學來實現(xiàn)教學的深入。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依賴于現(xiàn)階段網(wǎng)絡信息的全面爆發(fā),教師可以輕松地將信息傳送到網(wǎng)絡的云端,學生接受信息的便捷度也十分高。
混合式學習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重要的階段。首先是線上的預習階段,學生可以通過微課或者是課堂課件提前進行知識的感知,為線下的課堂學習提前做好準備,這個階段的效果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樹立。第二個階段則是線下學生知識的構筑,在線下課堂活動中,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面對面教授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學習以及知識結構的構筑。同樣的,教育始終要落到學生的知識產(chǎn)出上,這個階段要求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明確自己在受教育中扮演的主體性地位,通過聯(lián)系線上學習,來達到知識應用以及產(chǎn)出的效果?;旌鲜綄W習模式的最后一個階段是協(xié)作式學習,學生將學習知識擴展到小組協(xié)作的活動當中,在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交流和反思,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作用。
而具體到英語學習當中,線上學習可以給學生提供最為純正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采用更有趣音頻資料,例如與課本內容知識點契合的紀錄片或者電影等,帶領學生進入英語語言的世界,提升學習探索的積極性。而在協(xié)作學習時,也更加注重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從溝通交流再到寫作閱讀,逐步提升學生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三、將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 線上學習選擇的材料。網(wǎng)絡上有豐富的資源,但同時也充斥著很多不良信息,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辨別信息的能力,這就要求在進行線上學習時,需要有人監(jiān)督。而同時,在材料的選擇上要特別注意,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選擇合適難度的線上學習材料就非常重要了,太簡單和太難的材料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另外材料的教授方式也很關鍵,這個階段的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如果材料過于枯燥,對于學生來說只是增加了學習的課業(yè)壓力,沒有起到學習的效果,同時線上學習時長的把控也很重要,也很影響實際的學習效果。
2. 線下課堂學習中教與自主活動的比重。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面對面教學活動依舊是英語教學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面對面交流可以直接反饋出學習成果。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課堂教學直接決定了學習方法的掌握,不僅影響著這個階段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該科目的學習也有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扮演好“教”與“導”的角色,引領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初步階段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根據(jù)小學學生特殊的學習接受心理,要求教師在課堂的教中,要特別注重從趣味性出發(fā),引領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學會知識的應用。同時,要特別關注課堂活動所占比重,要依照學生的知識接受的特點,若一味地進行灌輸和教授太少,都會影響整個混合學習模式的在英語課堂當中的應用。
3. 課外學習效果的反饋。小學學生在課外的擴展學習當中,不同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作業(yè)來督促學習以及通過測試來時時觀察學生對于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過多的練習會造成學生厭煩排斥的心理,達不到知識掌握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擴展學習,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促使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另外,在課外的協(xié)作學習環(huán)節(jié),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能力不強,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監(jiān)督,勢必會讓整體的協(xié)作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有效開展。
四、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有效開展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際策略
1. 家校聯(lián)動提升學生線上學習效率。小學階段進行線上學習,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在沒有監(jiān)督的情況下,很難保證學習的效果,以及很難避免網(wǎng)絡上的信息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但同時新媒體的發(fā)展,不僅給混合式學習中的線上學習帶來了很大幫助,學生可以更輕松地進行線上學習,還為學校、家長、學生三方的快速交流搭建了平臺,這為學生學習效果的時時反饋提供了便利。在將混合式學習模式引入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時,首先可以搭建學校與家庭便捷溝通的平臺,教師時時與家長溝通課下線上學習的內容與要求,方便家長更好地督促學生進行線上預習和知識鞏固,家長也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成果時時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整體掌握情況,時時調整線下學習的方向和策略,促使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效果更佳。
例如在五年級下冊“Chinese festivals”這個篇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好預習的課件,發(fā)送給教師。讓學生提前在家長的陪同和監(jiān)督下,有效地通過線上學習完成知識點的預習。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重點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It is+節(jié)日”這個描述節(jié)日的表達句式,在通過教師的課件進行學習之后,還可以根據(jù)教師事先設置的對話情景來進行對話練習,在家長和孩子的互動中,讓學生掌握句型的使用和發(fā)音,在之后的課堂學習中做到胸有成竹。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反饋給老師也可以通過家長帶領學生自行尋找答案的方式,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另外在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學生要對中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端午節(jié)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觀看描述中國節(jié)日的英文紀錄片,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對英語的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以及擴展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通過新媒體來革新課堂教學的形式。新媒體的發(fā)展,不僅僅為學生線上學習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為教師不斷革新課堂形式以及尋找教育素材提供了便利。教學模式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時時更新課堂教育模式才能不斷適應學生的知識接受心理,教師也可以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來不斷更新自己的課堂,將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根據(jù)班級里學生的實際情況融入課堂的教學實踐當中,讓學生在趣味的課堂氛圍當中逐步學會應用英語知識,以及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的實際過程中,一方面是要讓學生的自主課堂活動更有效果,通過學習產(chǎn)出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另外就是強化面對面教授的效果,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效果來達到知識的傳授的目的,以及構筑有效的時時課堂效果反饋。新媒體所帶來的豐富的素材可以運用在課堂教學當中來激發(fā)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學習,但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過分地依賴新媒體,要時時強化自己對于課堂主導的地位。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下冊“Cinderella”這一課的學習當中,就可以通過播放概述灰姑娘童話的動畫解說片段,讓學生迅速通過對故事了解的興趣進入到本章的學習當中,主動跟隨教師進行書本知識探索。在課堂活動引導中,例如“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本單元要求學生學會使用交通方式的短語,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激勵性的活動,分組讓學生在黑板上書寫這些短語,激發(fā)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它們。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紙上繪制不同交通工具并標注英文,通過多次強化練習,在課堂上通過知識輸出的形式達到知識掌握的效果,以此提升線下教學的效果。在教授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部分錄制成微課,方便課下繼續(xù)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混合學習模式的效果。
3. 通過長期的課外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使用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時候,要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外擴展學習中的實際學習效果,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課外活動時,除了突出活動的趣味性外,還要突出對于知識的持久運用??梢越M織長期的小組協(xié)作互動學習,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發(fā)揮英語學習的特點,以月為單位,讓學生自己編寫或者尋找英語小劇本,通過演練再到上臺表演,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地使用英語,在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在協(xié)作活動中互相督促,達到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還可以利用線上豐富的電影資源,讓學生從動畫電影開始,逐步培養(yǎng)其觀看英語電影的習慣,主動接受英語原聲的熏陶,為英語能力不斷提高打下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需教師緊跟時代,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旌鲜綄W習模式因其特點可以用于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使用方法,例如可以通過家校聯(lián)動提升學生線上學習的效率,通過新媒體來革新課堂教學的形式,以及通過長期的課外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從而真正地讓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未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3):157.
[2]詹澤慧,李曉華.混合學習:定義、策略、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09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