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時通常會與他人進行溝通式學習,每個學習階段結束后,教師會對學生的口語學習進行評價總結,從教師教學的標準出發(fā)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對自身的英語口語水平產生一定的懷疑。在這樣的課堂背景下,探討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安排學生進行互評活動,促使學生之間開展交流以及英語口語交際的實際應用。學生的互評相對真實地體現了個人口語學習的程度,感受會更加真實,對教師的口語課堂授課來說,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口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學生互評
【作者簡介】金莉,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西夏墅中心小學。
引言
小學階段的英語口語課堂相對其他階段更活躍,學生對新語言的好奇促使英語學習進度加快,所學的英語知識相對基礎,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能夠促使學生盡快適應英語教學環(huán)境,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隨著英語口語教學不斷深入,學生可能在口語練習中缺乏持續(xù)學習的動力,教師定期進行針對個人的口語學習評價不能滿足學生對口語學習的動力需求,部分學生所獲得的評價與其在口語學習中的表現不符合等問題需要教師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一、小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小學英語口語學習相對容易,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準備相對豐富,主要是以體驗式口語交流為主,學生在課堂上結伴進行話題交流,在整個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一直是交流的引導者,用相對簡單有趣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在課堂的交流興趣,或者引導學生與教師直接對話,在課堂中作出良好的示范,學生可以模仿這個交流過程。但是有部分教師在交流過程中沒有考慮學生的整體水平,或者講解的口語交流方式難以被學生們在課堂上所接受,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口語時會產生一些自我懷疑的情緒,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和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看出一些課堂教學的問題,尤其是在學生課堂表現評價方面,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的課堂表現評價會影響學生在課堂的信心,一些教師雖然很擅長在課堂用相對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方面并沒有相對明確的關注,可能一部分學生會因為教師給予的關注不足,從而對課堂的好感不斷下降。
1.對待學生具有明顯的差異。在口語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語言天賦或者掌握能力不同,在一個班級內會存在不同水平的學生,而且由學生在課堂的積極程度可以看出學生的投入程度。在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相對穩(wěn)定的自制能力,可能會出現一些課堂紀律問題。學生有著極強的表現欲,渴望得到其他同學或者教師的關注。若學生不喜歡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溝通,對課堂的興趣不夠濃厚,教師一般會采取鼓勵的方式或者冷處理,繼續(xù)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對待口語能力不錯的學生時,會為他們解答疑惑或者在學生進行話題交流時進行相對豐富的對話指導;對于口語能力一般的學生通常很熱心解答,可能在口語練習時所給予的指導沒有那么豐富;而對于一些口語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可能在課堂上的關注程度比較少,在口語練習中也很少為他們進行指導。教師對待學生的不同態(tài)度會影響學生在口語學習中的表現,也容易造成班級內口語水平的兩極分化,喜歡開口交流的學生與交流困難的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小學階段,學生對教師給予個人評價比較重視,差異化對待學生也容易導致學生逐漸失去進一步學習口語的好奇心。
2.學生表現評價單一化。在一般的英語教學課堂中,學生的課堂表現評價都是由任課教師進行評價,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相互評價的活動。對學生來說,教師的評價可能與自身的學習感受產生沖突,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中表現較好,可能會獲得相對良好的評價,但是在口語應用學習的過程中,又缺乏相對客觀的自我評價,過分自信自身水平;另一部分學生對自身表現評價的獲得感不足,教師也很少關注學生在課堂的具體表現,尤其是口語課堂中學生很少爭取展現自身口語能力的機會,所以對課堂評價更為敏感,希望能夠獲得相對豐富的評價,但又缺少這樣與教師直接交流的機會。
教師評價學生的角度和標準也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學生口語學習的具體表現或者學生的成績可能會成為教師評判學生的標準,這樣的評價標準不太符合口語學習的具體需求。由學生表現評價單一化也可以看出當前教師在面對學生的口語學習時沒有相對專業(yè)詳細的評價標準體系,雖然總結了學生的口語學習階段,但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口語學習沒有明確的指導。教師沒有與學生進行一些相對客觀的交流,學生難以從評價中獲取自身在口語學習中是否良好、需要改進的方面等提示?;蛘呓處煹脑u價不夠直接,需要建立一個新的評價體系,將學生作為評價活動的主題,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口語學習的內容,評價對方的口語能力,反省自身口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二、學生互評在口語學習中的作用與相關環(huán)節(jié)
1.學生互評在口語學習中的作用。近年來,課堂教學改革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更鼓勵教師在課堂積極關注學生的表現,開展更多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以此開展學生相互學習與客觀評價的培養(yǎng)活動。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學生互評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接近自身水平的交流機會,一方面可以通過了解其他學生對自身口語學習的評價,明確自身在口語學習需要注意的問題,或者將自己對他人口語學習的評價作為學習中交流的內容;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相對完整的評價,對照他人與自身的學習情況,尋找自身在口語學習中的不足之處,相關評價標準可以作為未來口語學習的目標,在交流過程中不斷輸出自身所學的知識,這也是另一種口語主題學習。在這種相互評價的口語學習氛圍中,學生能樹立客觀評價他人的意識,樹立一個相對客觀的學習態(tài)度。開展學生互評活動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是一個雙贏的活動,教師在學生互評過程中更真實地感受學生的看法,為階段性的總結評價提供了很好的樣本,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可以對自身的口語學習有明確認知。整體來說,學生互評是相對穩(wěn)定可定期開展的口語課堂教學活動。
2.學生互評的相關環(huán)節(jié)。其一,教師制訂相對明確的評價標準。實現學生之間的有效互評,需要通過一個標準的評價模板,在開展學生互評活動時,可以根據當下學生的學習情況,設定相關的評價話題,給予相對明確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在交流評價時能夠更加清晰自身的定位。開展學生的互評活動時,教師要切實注意自身的定位,不能夠以自身的主觀意識影響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這樣才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學生互評活動。
其二,在課堂中要進行小型互評活動。進行小型互評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客觀評價的行為,在開展班級內互評活動之前,學生要提前進行互評的適應性訓練。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口語輪流展示活動,每次邀請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即興點評,讓學生明白通過哪些方面評價,這樣在開展大型互評活動時,學生有話可說, 能夠更好地完成互評任務。
其三,定期開展階段性學習互評活動。小學英語口語學習具有階段性,教師可以將這些階段更加細化,以此來分步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口語學習多數是按照相對應的話題進行交流練習。教師可以在每個話題學習結束后開展一次階段性的互評活動,以話題交流的重難點為例子,突出學生在話題交流時需要注意的知識點,互評交流彼此話題學習存在的問題,給對方打分和評價,緩沖口語學習所帶來的緊張氣氛。
三、小學英語口語課堂中學生互評活動的開展策略
1.在課堂中引入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開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需要在整個英語授課計劃中安排相應的活動。學生要適應評價環(huán)節(jié)的存在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評價活動,教師要充分考慮整個口語學習階段,設計好課堂相關活動。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的課程教學為例,以“ What time is it?”為口語學習主題,設計一個學生口語展示環(huán)節(jié),以詢問時間為主要交流目的,邀請學生與自己的搭檔分享自己一天的生活。在學生展示后,教師按照課堂小組安排不同的學生進行點評,評價學生搭檔的對話流暢性、語音準確性等,最后教師再進行一個相對客觀的總結評分。在課堂引入評價環(huán)節(jié)可以考查學生自身在課堂中的專注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評價獲取一些必要的口語學習信息。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口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豐富性,互評環(huán)節(jié)大大豐富了小學英語口語課堂的靈活性,教師在互評過程中也可以參與評價,尤其是當前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相對親近的溝通機會,通過互評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師,能夠在課堂中達成教學默契,以此推動口語課堂活動進一步開展。
2.與學生共同制訂互評計劃。學生適應互評活動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安排相應的互評課堂,在每一階段的學習后,教師先安排進行一次階段檢測,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書面記錄,再具體安排一次學生互評課堂。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制訂一個細節(jié)可調整、總體框架穩(wěn)定的互評計劃。首先是計劃內容本身要包括整體英語學習的內容與話題,接著是互評課堂開展的流程,如課堂主持人、記錄者以及課堂的互評形式,征詢學生對互評課堂的建議,以友好互評為主要目的,以反省自身學習為主要過程。師生共同制訂互評課堂計劃,一方面體現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的態(tài)度,教師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需求,為整個口語學習課堂增加一些精彩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則可以看出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能夠真誠相待。互評計劃需要一個相對明確的標準,教師制訂標準時要以學生本身水平出發(fā),不可以忽略某些學生,要切實做到評價真實不失偏頗,讓學生感受到互評活動的真正意義,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相互尊重且包容的課堂交流環(huán)境。
3.建立一個完整的課堂互評機制。隨著學生適應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參與制訂課堂互評計劃,教師應該將學生互評作為一個完整的英語課堂機制,學生互評也是口語表達交流實踐的一個項目,互評機制也更具有穩(wěn)定性。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 8“How are you?”的Ticking time 欄目有一個相對正式的自我點評表格,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表格模擬類似的互評表格,在互評課堂允許的情況下制作兩個表格,一個是學生個人的自我反省評價表格,另一個是學生評價他人的表格,根據互評機制進行合理安排。也可以根據書本表格進行口語話題交流評價。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口語學習中五大方面的評價標準,分享一些相關的口語知識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真了解口語,在互評階段要求學生用五大標準去評價其他同學的口語展示?;ピu機制中要設置合理的鼓勵機制,對于敢說敢做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鼓勵,鼓勵他們在口語學習中付出的努力,對于那些學習口語不主動的學生,要為他們提供口語指導,安排口語互助搭檔。
結語
開展小學英語口語課堂學生互評活動,要從當前小學英語口語課堂缺乏對學生課堂表現的現狀出發(fā),再進一步研究學生互評活動對小學英語口語課堂的作用,拆解整個學生互評的幾大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引入小型評價環(huán)節(jié),在制訂互評課堂計劃時關注和收集學生的建議,經過不斷的課堂實踐后形成完整的口語課堂互評機制,將互評機制作為口語課堂或者英語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陸秋愛.關于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讀天下(綜 ? 合),2020(2):126.
[2]王和.淺探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環(huán)球慈善,2020(3):205.
[3]高清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探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0(3):191.
[4]馬學華.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讀天下(綜合),2020(5):133.
[5]謝清菊.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幾點建議[J].讀與寫(教師),2020(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