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香珠
【摘? ? 要】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需要將英語課堂與學生生活相結(jié)合,利用生活化的元素搭建書本與生活橋梁,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生活知識和技能,在生活中檢驗課堂成果。英語教師應從教材內(nèi)容、授課方式和課外實踐三方面拓展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素材,逐步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1-0169-02
Examples of Cultivating the Core Qual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Limei Junior High School, Fuqi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YU Xiangzhu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glish core literacy requires the integration of English classrooms with student life, and the use of life-oriented elements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books and life,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lif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class, and test classroom results in lif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expand the teaching model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extbook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enriching the life-oriented material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gradually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abilit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ore literacy; Life-oriented teaching
英語核心素養(yǎng)本質(zhì)就是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靈活運用于生活,將書本知識內(nèi)化吸收為自身本領,因而初中英語教學應與生活元素相融合。從仁愛版教材本身來看,教材中其實已經(jīng)融入了許多生活化的元素,包括選材內(nèi)容涉及生活方式、社交禮儀、科技發(fā)展等方方面面,人物之間對話也體現(xiàn)出許多生活化的成分?;谝陨系慕滩幕A,教師更應以教材為基準,在此基礎上尋找更多與每節(jié)課主題相關的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學,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某方面的英語能力素養(yǎng)。
一、挖掘教材內(nèi)容,搭建課堂與生活橋梁
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最重要的橋梁就是課本,因而教師應在備課階段認真研讀課本素材,從中挖掘可以用以生活化教學的元素,或者思考如何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授課內(nèi)容中。有些教師喜歡先分析本節(jié)課授課知識點,再圍繞這些知識點尋找生活素材來充實教學的內(nèi)容,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備課方法。結(jié)合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要求,教師在融入生活化教學元素的同時也要思考該段教學內(nèi)容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哪一方面的英語素養(yǎng),使得教學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以此提高課堂效率。
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Unit1 Topic2教材中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是學習1-10的英文表達。在上一個班級教學時,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讀,學生跟讀并拼寫來記憶,但課堂效果并不是很好,許多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方式記住了這十個單詞表達方式,但并不知道在什么場合去運用這些單詞,并沒有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素養(yǎng)。因此在集體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備課內(nèi)容進行了調(diào)整,增加了兩個課堂環(huán)節(jié):一是在學習完1-10這十個數(shù)字的英文表達法之后,教師安排學生兩兩一組互動,并為他們提供互動的問題:1.What's your QQ number?2.How old are you?3.Whats your mothers telephone number?這三個問題在現(xiàn)有知識點基礎上為學生添加了生活化語境,通過對話練習讓學生懂得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shù)字表達的方法。二是為學生設計了課堂小游戲:教師隨機在黑板上寫出一串數(shù)字,看哪位學生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快速準確讀出這段數(shù)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考查學生對數(shù)字表達敏感性,鍛煉了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對備課內(nèi)容優(yōu)化,后續(xù)的英語課堂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二、合理設計教學,構(gòu)建生活化英語課堂
教學活動的生活化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教學活動能將生活化元素呈現(xiàn)在課堂內(nèi),搭建書本知識與生活之間的橋梁;二是課堂中所用到的教學方法偏生活化,是學生未來步入社會生活成長必備的技能。前者主要表現(xiàn)為一些教師會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來演繹課本內(nèi)容,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將書本所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后者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方法運用于生活中,例如自主學習能力、與他人合作交流能力等。在九年級Unit1 Topic1 Section C的閱讀課堂,學生學習了 Changes in Beijing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北京發(fā)生的變化,但許多學生對北京都比較陌生,并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因而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個討論問題,讓學生參照Changes in Beijing一些表達來思考 Changes in our hometown,為了引導學生的思考,教師還為他們提供了思維表格。通過表格填寫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將書本中學習到的一些表達方式、單詞、句型運用到描述自己的家鄉(xiāng)變化中,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思維。
roads narrow→more and more ring roads More and more ring roads have appeared in our hometown
Living condition poor→better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ve improved a lot
Childrens study conditions ......... .............
transport ........... .................
Medical care ........... .............
在九年級Unit2 Topic3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教學中,考慮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本身就與生活息息相關,探討的是生活中的環(huán)保主題,因而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融入了生活化的元素: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小組討論活動,圍繞“protect our earth”的主題討論可以采取哪些環(huán)保措施。為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教師也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參考性的思維圖:
problems solution
Air pollution Use clean energy/ less CO2? output
Global warming Plant trees/less cars
............. ............
結(jié)合教師設計的討論表格,小組討論更有方向性。同時在活動中,學生也形成了團結(jié)合作意識,有的學生剛開始就主動承擔起了組織者角色,有的學生自愿承擔記錄員的角色,課堂活動在大家相互配合下有條不紊地進行,這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種技能。
三、鼓勵課后實踐,創(chuàng)造生活化實踐平臺
實踐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平臺,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注重書本講解,對學生張口說話訓練的比較少,而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口語表達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素養(yǎng),結(jié)合英語具有較強應用性的色彩,教師可借助實踐平臺選擇生活化情境,將口語訓練與生活日常聯(lián)系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張口練習的機會。在八年級Unit 1 Playing Sports教學之后,學生學習到了與體育運動相關的詞匯,如jump、baseball、basketball、football等,也學習到了與之相關的詞組表達如take part in、do well in、be good at等,但學生對這些知識點僅停留在記憶層面,缺少運用的平臺,于是教師以奧運會為背景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小活動: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分別組成了不同體育項目的志愿者團隊,負責介紹體育項目給來看比賽的觀眾。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搜集與該體育項目相關的英文表達,嘗試將課堂所學的詞匯用口語交流出來。活動中,教師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學生剛開始會比較膽怯,但在教師和其他同學的鼓勵下,雖然磕磕絆絆,但也能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說本次的實踐平臺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除此之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去擔任景點的英文小導游,或者組織校園英語文化節(jié)等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的機會,將課堂所學能靈活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四、結(jié)語
總之,英語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與此同時,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的語言運用素養(yǎng)、語言思維能力、文化品格等都需要實踐才能內(nèi)化吸收為學生自己所有。因而英語教師需要善于挖掘課本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將這些元素融入教學內(nèi)容、教學活動中,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色彩,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梁詩梅.淺析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促進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校園英語,2019(28).
[2]游趙蓮.讓英語走向生活——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學苑教育,2019(05).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