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你比你更精彩。
第一個“你”,是真正的你;第二個“你”,是表面的你。
我自己真有這么好嗎?很多人懷疑。
答案是,比任何再大膽的想象都要好。甚至可以說,即使是那些你畢生敬仰的人格典型,在你自己身上也能找到一半以上的種子。只不過后來可能受到外面氣候的干擾,未能茁壯成長罷了。
你確實比想象的精彩。
如果你將信將疑,我還會提供大量證明。
你迷上了一本書、一首歌、一幅畫、一部電影,心里在崇拜那位作家,那位歌手,那位畫家,那位導演,崇拜得很深很深。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天下那么多書,那么多歌,那么多畫,那么多電影,你為什么獨獨會著迷這一本、這一首、這一幅、這一部?
答案是:你與這些藝術(shù)家審美心理高度重合。有一種潛在的文化基因,使你們在瞬間打通了心靈秘徑,暗通款曲。
這種審美心理、文化基因、心靈秘徑,為什么貼合得如此緊密,使你難以割舍?因為此間一半屬于你自身。你癡迷作品,是因為驀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靈魂。
讀書,就是讀自己;聽歌,就是聽自己;賞畫,就是賞自己;看電影,就是在黑暗中看自己。至少,是部分自己。
那么,你在藝術(shù)欣賞場合不應該僅僅是崇拜了,而更應該是“自認”。承認眼前出現(xiàn)的美學奇跡,屬于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要稍有條件,你也能投入創(chuàng)造,只要沖破一些障礙就行。
我在擔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期間,日常要做的事,是與教師們一起告訴那些剛剛中學畢業(yè)的毛孩子,只要排除障礙,你就能釋放出扮演唐代公主、法國騎士的天賦,展示出營造古典場景、恐怖空間的能力。事實證明,他們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做到了。在這最短的時間之前,他們與你們沒有區(qū)別。
這,就是你能成為藝術(shù)家的雄辯證明。其實你也能成為別的許多家,每一種家都做得非常精彩。
我想,說到這里,不需要別的證明了,你的內(nèi)心已在證明。
那就接受我的這句話吧:你比你更精彩。
(楓林晚摘自《雨夜短文》/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