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妍蕓
摘 ?要:在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的實施占據(jù)重要位置,也是學生必備的音樂技能,對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予以高度重視,結合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新合唱教學策略,積極優(yōu)化教學方法,爭取更好的構建高效課堂。通過分析小學合唱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結合實際提出通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利用柯爾文手勢和積極展開音準訓練等有效開展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的策略,以此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合唱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合唱技能。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教學
合唱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不容忽視的關鍵所在,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尚未解決,影響了學生的合唱技巧與學習興趣,對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這樣才能更好的構建高效合唱課堂。
一、小學合唱教學中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相關因素
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存在較多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具體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學生理解能力存在差異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學生都有著不一樣的特點和差異,在音樂教學中也是如此。由于不同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不同,因此在合唱過程中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異,對于情感的表達無法實現(xiàn)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經(jīng)常和教師的預期存在較大差距,不僅影響了整體的教學進度,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情感表達與流露,讓合唱教學顯得比較硬和機械。
(二)學生缺乏良好合唱技巧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因此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較差,在樂理知識方面理解不夠透徹,因此在實際合唱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搶拍和拓拍的問題,這一現(xiàn)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課堂進度同時也破壞了教學秩序,導致課堂教育效率始終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一些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過于緊張和恐懼,害怕唱錯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因此容易出現(xiàn)表情僵硬、語調(diào)不自然的問題,這也是當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的難點。
二、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很難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對此要想更好的解決這一現(xiàn)狀,教師便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來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組織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三位對于歌曲情感掌握比較準確、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來進行演示,跟隨教師播放的音樂進行演唱,同時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和情感,然后組織其他學生對幾位表演者的演唱進行評價,并提出相關的建議,然后大家一起來進行練習和演唱,教師做最后的總結。通過這樣一個活動的設計,有效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也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實現(xiàn)了理解能力的提升,讓其對合唱情感有一個更加準確的把握,這對于強化學生的歌曲賞析能力來說也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有助于學生情感的流露。
(二)利用柯爾文手勢
和聲是合唱教學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所謂和聲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聲音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式組合在一起?,F(xiàn)階段多數(shù)學校所開展的合唱比賽,都是組織團隊齊唱或者歌詠比賽,導致學生對于合唱產(chǎn)生了錯誤的理解和認識。在合唱過程中,要想更好的保證演唱效果,必須要讓學生首先真正意義上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靈活利用柯爾文手勢,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此教師可以首先利用柯爾文手勢來組織學生進行音程、和聲訓練。過程中將學生合理劃分不同的學習小組,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演唱不同的音高,然后教師則運用柯爾文手勢提示各音的音高位置,在學生演唱的過程中加以提示,以此來訓練學生的音準與和聲感覺。除此之外,也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活動,比如“找朋友”:教師唱1、學生唱3,教師唱2、學生唱4等等,通過這樣的演唱練習,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的強化學生的聽覺能力和和聲感覺。
(三)積極展開音準訓練
對于合唱教師來說,學生歌唱能力的高低十分重要,要求學生在歌唱時不僅要將歌唱準、唱好,同時還要在歌唱的過程中去辨別和感受周圍同學的音高、音色、強弱等變化,使自己的歌唱可以與其保持一致和協(xié)調(diào)。對此教師應該注意這個特點,結合實際需要積極開展音準訓練,幫助學生強化音準能力,掌握更多合唱技巧。
比如在平時的唱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不同的手勢來提醒學生的不同發(fā)音,如唱fa音時,教師可以做出大拇指向下的手勢等等。除此之外,對于合唱教學來說,“唱”是需要建立在“聽”的基礎上的,有些學生在合唱過程中不敢大聲歌唱,究其原因在于其腦海中沒能形成正確音高位置,使其無法了解高音具體是多高。因此在開展音準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經(jīng)常組織相應的訓練活動,要求學生進行多加練習,對于掌握不好的地方可以采取反復練習的方法。與此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范唱、鋼琴、電子琴等樂器進行輔助練習,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正確的音準、音高位置,幫助其掌握各種音間的空間距離,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和演唱。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來說,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現(xiàn)行的合唱教學中,合唱教學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對此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態(tài)度,優(yōu)化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多角度去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進,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合唱學習興趣,使其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不斷提高合唱技能。
參考文獻
[1]郎榮榮.小學班級合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J].黃河之聲,2020(18) :100-101
[2]諸葛冰潔.小學音樂教學中班級合唱教學策略分析[J].黃河之聲,2020(14):137-137 .
[3]胥園.基于班級形式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策略探究[J].戲劇之家. 2018(14):204
[4]韓麗娟.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班級合唱教學[J].北方音樂,2019(22):161-162
[5]徐玲.基于班級形式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探索與研究[J].音樂時空,2015(19):180
[6]劉慧珍.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中教師有效性指導策略芻議[J].中華少年,2020(0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