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潛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更是實際教學中的難點,其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還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影響著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诖?,本文主要以高年級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從閱讀指導、個性閱讀、閱讀交流、讀寫結合幾方面入手,進一步探究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1-0060-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Pupils in Higher Grades
(Qingyunpu Experimental School,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China) YANG Qian
【Abstract】 "Reading" is the focu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a difficult point in actual teaching. It not only affects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performance, but also affects students' cogni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upper-grad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s an example, starting with reading guidance, individual reading, reading communication, and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upper-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Senior grades; Reading ability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肩負著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重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語文知識,更加注重對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合理調整閱讀教學方法與內容,真正助推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诖耍疚淖髡呓Y合自身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就如何提升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簡要闡述,以期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質量地開展提供借鑒。
一、閱讀指導,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許多高年級小學生仍然沒有掌握科學的語文閱讀方法和技巧,以至于其在閱讀時沒有方向、找不到重點,更提升不了效率。因此,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好能夠秉承“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為學生提供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其能夠明確閱讀目標、掌握閱讀內容,使學生不僅能夠通過閱讀來擴展自己的閱讀視野,還能在掌握閱讀技巧的同時有效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夏天里的成長》這篇課文時,我沒有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而是在課上帶領學生們集體從頭學起。首先讓學生們理解文章的題目,明確文章的寫作主題——夏天的成長;然后讓學生粗讀一遍,找出其中不認識或者不明白的生字、生詞,同時讓學生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自行解決這些“障礙”;接著再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默讀或者朗讀)進行第二遍閱讀,在讀準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找出文章的描寫重點。在閱讀第三遍時,我們則給學生們設置幾個小問題:哪句話是文章的中心句?誰在夏天里成長?哪幾個方面闡述了夏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使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再一次系統(tǒng)地學習閱讀方法、學習閱讀技巧,還能夠準確掌握文章重點,助力其閱讀效率的不斷優(yōu)化。
二、個性閱讀,深化學生對閱讀的理解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學生在閱讀中也是一樣。尤其是高年級的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自主意識逐漸養(yǎng)成,對知識和文章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作為教師,不僅不能夠扼殺學生的這一成長,還要引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閱讀,鼓勵其發(fā)表自己通過閱讀所感知到的不同情感、所獲得的不同見解,進而有效凸顯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深化學生對閱讀的理解能力。
例如,小學五年級《落花生》這篇課文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書寫了作者從中受到的教育。在引導學生們閱讀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時(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必須挖起來才知道?!保夜膭顚W生勇敢地表達自己對這一部分的理解。有的學生認為:“我們不需要外表美,最重要的是心靈美!”有的學生認為:“我們要學習花生的默默奉獻、樸實無華!”也有的學生認為:“父親想要表達的是埋在土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的東西不好!”對于學生的這種理解,教師首先要肯定其勇于表達自己想法的勇氣,表揚其個性化的想法,然后告訴他們文中的父親只是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進行比較,突出花生的默默無聞,但并不是說那些水果不好,以幫助學生們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文中主旨。
三、閱讀交流,提升學生閱讀鑒賞能力
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因此,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交流閱讀,為其“搭建”閱讀交流平臺,創(chuàng)設閱讀交流空間,進而使小學生在交流、學習與互助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彌補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足,還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閱讀鑒賞能力,為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例如,每周我們都可以固定地抽出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來作為閱讀交流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會”。在閱讀交流會上,教師首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在這一周所閱讀的書目,讓學生講一講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主要人物,以及作者的書寫風格、寫作手法等,讓其講述自己為什么喜歡、為什么給大家推薦,并有感情地朗讀其中一段給同學們欣賞。然后,再讓學生仿照教師的方式為大家介紹自己在這一周所閱讀的內容(每節(jié)課請一名學生分享,其他學生傾聽、討論)。這樣教師不僅能夠以自身的行為來引領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推薦與閱讀賞析的方式,還能夠有效拓展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四、讀寫結合,激活學生語文學習思維
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自古以來閱讀和寫作就是語文學習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重要學習內容。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讓閱讀成為寫作的基礎,讓寫作成為閱讀的一種延伸和外在綜合體現(xiàn),這樣既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還能為其日后的文章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有效激活其語文閱讀思維,助力其語文學習能力的不斷發(fā)展。
以我自身的教學為例,我要求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準備一個“閱讀心得筆記本”,在這個本子上學生可以摘抄在閱讀過程中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詞句、段落,書寫自己通過閱讀所獲得的閱讀感悟、所產生的閱讀感想,記錄自己在閱讀中產生的困惑、遇到的問題……總之,記錄一切自己通過閱讀想要記錄的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改寫或者續(xù)寫。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作為新一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學習、不管革新教育觀念,不斷探究、不斷總結,以在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法的同時增進學生對語文閱讀的重視。還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使其能夠有效理解其中的內容,獲得閱讀鑒賞及語文學習思維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從而在助力其語文成績提升的同時為其將來更好、更深入地進行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旭輝.淺析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橫向分層教學策略[J].教師,2015(08).
[2]劉彩鳳.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2).
[3]高明清.如何提升高年級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探析[J].科幻畫報,2019(12).
[4]李桂媚.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有效教學的點滴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5).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