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文
《新課標》對中小學名著閱讀有明確的要求:“九年級課外閱讀的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睂ζ叩骄拍昙墝W生,要求更為明確:“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比绾渭ぐl(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達到“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目的?下面針對名著導讀談談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讓名著閱讀走進課堂,發(fā)揮教師的“導讀”作用
我和學生們積極上好名著閱讀課。我校語文教師根據(jù)本學期給學生推薦的名著經(jīng)典書目,精心編寫了部分名著的閱讀教學設計課例,如《魯濱孫漂流記》教學設計、《水滸傳》教學設計、《伊索寓言》教學設計等。我們根據(jù)教學設計組織課堂教學,積極引導學生走進名著。我在教學中嘗試了“師生互動講故事”的活動。首先給學生提出要求,講述自己最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情節(jié)。其次,要求學生講究語言的表達,借用名家作品中的部分詞匯、語句,使故事情節(jié)更精彩。
二、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七年級教材的名著導讀中給我們介紹了一些閱讀名著的方法,比如閱讀以自讀為主,先讀前言、后記和目錄,略讀與精讀相結合,做筆記等等,這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在導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閱讀方法因人而異,每個讀者有著個性的差異,都有自己的閱讀方法,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要用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歡的方式閱讀,不迷信任何模式,靈活變通,“找到自己與大師心靈的通道”。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和好動、多變的特點,我們可以適當變化形式來追求名著閱讀的效果。
1.精選片段閱讀方法
讀書有了方法,就像拿到了知識寶庫的鑰匙。可以通過精彩片段的閱讀,師生彼此分享閱讀的感受。教師還可以以一個相對成熟的閱讀者的身份,隨機指導閱讀方法,沒有煩瑣的分析,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獲得文學的滋養(yǎng)。這種方法主要是從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入手的,比如《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比如《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比如《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zhàn)、七擒孟獲等。這些精彩片段人人耳熟能詳,從它們入手,學生自然會尋找到它們的精彩之處,從而找到閱讀的樂趣,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2.略讀和精讀的方法
精讀就是對于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名著作品的重要情節(jié)等進行細讀,并且慢慢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等。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介紹給學生。如,我在指導學生讀《水滸傳》時,為了讓學生理清故事情節(jié),我將章節(jié)進行劃分,分配到個人,讓學生縮寫故事,并采用故事會的形式進行匯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初中學生對原著的內涵不太容易弄懂,所以在指導閱讀時,就可以運用泛讀的方法。泛讀是一種略觀大意,知其梗概,不思源探微、究其深意的閱讀方法。泛讀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泛讀書的書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時間,了解圖書的內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讀正文,了解章節(jié)名稱、文章大大小小的標題和能反映其內容的字、句、段落;最后細讀自己所需要或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提供名著的縮寫本或改寫本給初中學生去閱讀??s寫本或改寫本比原著更通俗易懂,作品的主題思想、人物、內涵等更容易理解。
三、舉辦名著閱讀活動,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一所學校,一個班級,學生參與閱讀的狀況,閱讀質量的高低還和閱讀氛圍有密切的關系。教師教育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要使人人自覺閱讀文學經(jīng)典,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是非常重要的。我先在班級中建立圖書角,還舉辦了文學名著閱讀成果展,如墻報、手抄報、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展覽,讓學生廣泛參與,營造良好閱讀氛圍,使閱讀者有一種閱讀的快樂,成功的滿足。
總之,名著閱讀能拓寬學生視野,開啟智慧,放飛心靈,錘煉意志,我們必須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