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娟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師生互動引發(fā)學生的閱讀好奇,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提升學生的分析、理解、綜合等思維能力。
一、合理設置互動問題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循序漸進的問題調(diào)動學生探索的興趣,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統(tǒng)編本八上《蘇州園林》一課內(nèi)容時,教者提出問題:第2自然段與全文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學生通過討論探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四個“講究”分別與后面的四段相呼應,形成一個“總、分”的結(jié)構(gòu)。教者追問學生:能進一步地詳細說明嗎?學生對3至6自然段進行進一步的概括,第3自然段寫亭臺軒榭的布局,第4自然段寫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自然段寫花草樹木的映襯,第6自然段寫近景遠景的層次。教師提出問題后,要為學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產(chǎn)生有深度的理解。
二、凸顯學生互動主體
長期以來,學生未能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讓學于生”,為學生留出自主思考、合作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在互動中擺脫對教師的依賴,也增進自己的理解。在學生表達自己的初步理解后,教師要通過啟發(fā)引導學生去補充、修正。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閱讀理解,不輕易否定學生的自我理解,不將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身上。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引導,促進學生感悟、體驗,促進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如在學習統(tǒng)編本九上《海燕》一課內(nèi)容時,教者引導學生討論:作者用了怎樣的方法讓語言更富有畫面感?經(jīng)過討論交流,學生從“黑色的閃電”這個比喻中感受到海燕矯健、勇猛的身姿;從“高傲”中體會到擬人的寫法;從“呻吟”“嚇壞”等擬人化的手法中體會到海鴨膽怯的樣子;從“抱”“甩”“摔”“惡狠狠”的擬人動作中、神態(tài)中感受到狂風猖狂的氣焰。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背景資源,將實物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理解。
三、豐富互動言語反饋
閱讀是師生對話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地激勵學生,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求。教師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以積極的評價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課堂的互動變得更加和諧。教師不能以簡單的對錯評價學生,要以豐富的語言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提升他們學習的動力。教師要以簡短的稱贊語肯定學生,與學生進行很好的互動,維護學生的自尊,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予以積極的反饋,以積極的語言影響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化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教師要尊重學生,與學生開展積極的互動,使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教師要以積極的互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表達自信。
四、提出富有價值的問題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開展積極的互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讓他們在對話中生成知識、表達情感。教師要少提一些封閉性的問題,多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文本、作者多元對話,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充分的發(fā)展。教師要彈性設計內(nèi)容,挖掘?qū)W生的潛能,從他們的言語中尋找有用的資源。如在學習統(tǒng)編本八下《大雁歸來》一文內(nèi)容時,教者讓學生閱讀課文,并從中找出富有深厚情感的句子,并仔細品味,讓學生說說“我們的大雁”“我們的春雁”等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說說“我們”指的是誰,并從中體會句子蘊含的思想感情。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發(fā)展、學習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