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
摘要:科技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網絡已經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這也為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幫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讓每一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極大的發(fā)揮,教師要利用網絡技術和課程資源,將生活化的內容引入到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能夠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所學的內容為實際生活服務。
關鍵詞:網絡時代? 初中數學? 教育教學? 新模式探析
引言
網絡作為科技與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初中課堂教學時,數學教師已經逐漸將多媒體引入到教學中。初中數學由于其知識體系較為簡單、內容復雜,所以有些內容無法借助于語言進行描述,為此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將抽象內容視覺形象化,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高效地理解數學概念,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互聯網為中國的教育提供了一條新出路。將互聯網教育與傳統教育相結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參與度的雙重提高,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成了一種現實。
一、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初中的數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但是在學習時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內容拿到生活中去檢驗。初中數學對比小學數學相對復雜,但是也沒有完全脫離實際生活,還是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課堂所學內容,所以我們就要借助于這一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將所學內容應用到生活中。數學是來源于生活且為生活服務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導入新課還是對數學中的某些知識進行講解,都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內容,將抽象知識生活化,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高效便捷的理解。
二、網絡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影響
(一)創(chuàng)設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興趣
數學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來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如果我們能夠把數學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進行講述,那么這一節(jié)課必定是精妙絕倫,一反以往數學教學的枯燥乏味。以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將抽象的內容視覺化,這對學生感官的發(fā)展有一定幫助。動畫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蘊含其中,在學生聽完故事以后可以就其中的某一個問題展開講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學會發(fā)現問題,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我們的日常出行離不開出租車,出租車收費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函數問題。我們可以利用小明乘坐出租車上學為故事開展討論,通過所收取的金額,看一看如何來推算求解出他家到學校之間的距離。
(二)演示復雜幾何圖形的變換過程,形象直觀
圖形的變換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空間思維想象能力,但是學生的數學能力是逐漸提升的過程。在講解軸對稱圖形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可視性將圖形進行變換,這樣可以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對線軸所處的位置,這就要比依靠教師口頭描述更為生動準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相應降低了學習難度。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所帶來的便利性,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解決了重難點突破所占用的學生練習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趁熱打鐵,當堂學習,當堂消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得以保障。
三、初中數學教學的重新定位
時代在發(fā)展,對初中數學進行重新定位是在網絡時代下的教學要求,這樣才能有清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當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提升多元化能力,已經成為我們教學的關注點。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多元化能力的人才,過去我們對于人才的定義是以知識的掌握為標準,而現在我們需要綜合性人才,這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在知識傳授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多元化能力,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團隊合作意識,在與他人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實現合作學習。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解決眾多問題,只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以生活化的形式來促進課堂發(fā)展,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四、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以網絡為平臺,將生活化的內容帶入課堂
生活為數學教育提供了素材,數學教育反過來應該為生活進行服務,在數學教育生活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發(fā)展水平得到提升,要想保障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須要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產生清晰的認識。階梯電價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用電需求的不斷增加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資費形式。電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就可以將這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代入到一次函數課堂教學中,函數思想的學習,實際上是為學生更高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但是函數內容是抽象的,我們要理解其本質就需要將其轉化為我們身邊常見的生活現象,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夠得以保證,而且也能夠降低學生在理解過程中的難度。初中階段要想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就必須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帶來的禁錮,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完成課堂任務。
(二)將網絡作為拓寬視野的窗口,將所學內容運用于實際生活
知識的學習實際上是為生活進行服務的初中數學中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我們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并且能夠將課堂所學的內容為生活進行實際服務。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單純地學習知識,無法與生活相聯系的時候,就會造成理論和實際脫節(jié),這樣就無法保障他們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我們可以將課堂所學的內容引入到實際生活中,如在多媒體上展示學校的平面圖,讓學生將教學樓、實驗樓、操場、食堂等建筑物以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形式反映到圖紙上。這種自我設計的方式,學生能夠以認真的觀察、積極的思考來完成教師所提出的任務,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創(chuàng)新生活化教學形式
數學知識實際上是日常生活的一個縮影,初中數學學習一定要強調對知識的利用性。我們必須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尊重學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為他們提供教育上的幫助。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章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利用三角形圖案來裝飾房屋的地板,由于終端設備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所以我們可以將學生的設計理念運用其中,看一看哪種方案設計出來的三角形拼接出來的地板更加美觀。
結束語
初中是人一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們的教學應該做出全新的改變,教師要以全新的教學理念來執(zhí)掌課堂。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夠與時俱進,才能讓生活化內容融入課堂。教學過程要遵循學生的認知循序漸進,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的學習中得到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得到保護。初中數學教學要想切實提高生活化融入的程度,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有一種學以致用的學習理念,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將所學內容進行遷移,并做到思維的發(fā)散,為他們后續(xù)學習積攢更多的知識儲備。
參考文獻:
[1]王成立,張佳琪,賈明凱.巧問引思 由思見解——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與對策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中小學教師教育教研版),2019(09).
[2]韓永剛,范紅曼,張玉林.培養(yǎng)問題意識,引領思維發(fā)展——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陶行知生活情境融入的策略[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與社會科學版),2019(10).
[3]溫廣哲,付啟成,吳明月.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學生分組模式教學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版),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