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
摘要:目前高職建筑設計手繪表現技法教學主要存在造型能力薄弱、色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欠缺、建筑手繪表現技法的畫法技巧的靈活運用能力偏低,建筑空間、透視結構的認知和表現力較弱??梢詮囊韵聨追矫嬷诌M行改進,首先,系統(tǒng)學習建筑素描造型的各種技法和技巧;其次,強化手繪色彩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練習;再次,加強手繪表現技法畫法技巧靈活運用的訓練,快速提升綜合表現能力;最后,重視技法練習的同時開展建筑設計手繪效果圖的欣賞教學,提高學生眼界。
關鍵詞:建筑手繪;手繪表現;高職教學
建筑設計手繪表現是高職建筑設計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實訓課程,學生手繪表現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其設計理念、設計思想的表達。目前高職建筑設計專業(yè)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創(chuàng)意靈感豐富、具有科學又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但是怎樣把頭腦中的設計創(chuàng)意表現出來并能讓人一目了然,卻是較大的難題。因為建筑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大多數都缺少美術技法的專業(yè)訓練,他們的思維活躍但手上功夫卻跟不上,導致頭腦中的具有前瞻性的設計理念無法展現,只能通過語言描述出來。這也反映出手繪表現課程教學存在一些問題。
一、高職手繪表現技法在教學訓練中的問題
(一)手繪技法技巧水平評定模糊,缺乏針對性教學
首先,建筑手繪表現技法通常情況下被安排成實訓課程,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用書,即使有參考用書其教材版本也不一致。有參考教材的年級教師教學時會以教材內容為主,收集的資料為輔;沒有教材的年級通常是任課教師自己收集和尋找相關資料進行教學,即使有教材的班級有時教材的版本也不太一致,教材內容相對會出現一些偏差。這是由于每年的專業(yè)用書都是由本專業(yè)教師共同增訂的,難免會在選定教材時出現不統(tǒng)一,或者沒有訂實訓教材的情況。其次,學生對專業(yè)手繪技法的學習目標不明確,表現出比較輕視的現象。這跟專業(yè)教師的態(tài)度以及專業(yè)教學的安排有關系,當然也跟現代多媒體和電子信息技術有關,因為科技的發(fā)達學生把大部分時間和注意力都集中在電腦模型的制作上,而忽視了手繪對設計創(chuàng)意表達的重要性。
(二)教學課時安排不充分、訓練時長短,難以達到較高質量
建筑設計手繪表現技法跟其他理論課程的課時安排不一樣,通常情況下作為實訓課,課時非常少,一般只安排一周的教學時間。此種情況下,教師每天至少要保證兩課時的輔導時間,一周輔導時間不能少于10課時,剩下的大部分練習由學生自己安排時間完成。如果學生具有一定的手繪基礎的話還好,但建筑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美術專業(yè)功底,只靠一個星期的訓練,且大部分時間由學生自主練習,這樣的教學安排導致學生的手繪能力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對于手繪表現的學習只是處在一個初步的階段,想要獲得較扎實的手繪技能技巧是不太可能的,更不要說完成高質量的效果圖了。
(三)造型能力薄弱,導致線稿繪制能力薄弱
高職建筑設計專業(yè)很多學生沒有經過美術技法基礎訓練就進入專業(yè)學習,學生們對美術的認識基本停留在中學學習的美術知識階段。對于建筑設計手繪表現技法的認知和所需要的基本美術素養(yǎng)都是不足的。學生在進行手繪表現的時候往往眼高手低,經常出現畫出來的線稿圖連他們自己都會嫌棄。雖然心里很有想法,口述出來的設計理念和創(chuàng)意都很不錯,但卻難以將其繪之紙上,只能停留在理念階段,縱有十分新奇的設計也只能用語言來表達。這種尷尬的現象在目前的建筑設計專業(yè)學生中普遍存在。
(四)色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偏低,導致手繪效果圖不理想
色彩是展現完美效果圖的助力,同樣的線稿圖配上不同的色彩呈現出來的效果有著天壤之別。但是大部分學生的色彩知識幾乎都是在中學或者之前學的,基本的色調、色彩對比、色彩混合、色彩冷暖等在具體上色時通常分不清;同時對手繪中常用的色彩工具,如水彩筆、水彩顏料、馬克筆、彩鉛等手繪材料基本不了解,更不用說上色的技巧以及筆法等手繪技法了,色彩知識基本要從頭開始學習。結合學生在學校的學制年限以及建筑設計專業(yè)內容的學習時長,想要把色彩學扎實,從時間上來說難度比較大。
(五)手繪表現技法畫法技巧的靈活運用能力偏低
由于學生對美術知識、技法的認知淺薄,在進行手繪表現基本技法的教學時,大多數學生停留在理論層面,在實際的繪制中很多學生都表現出手跟不上腦的情況。對于手繪表現的技法技巧和一些特定的畫法技巧,從文字層面來說學生都能理解得較好,但是理論和實際繪制往往不在同一水平上。經常有學生說手不聽話,一筆下去就跟自己的想法相差甚遠。練習當中此種情況頻繁發(fā)生,學生常常產生厭棄的情緒,此情緒又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心,使其不愿意去練習,導致技法表現能力提升緩慢。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其實源頭在于美術技法基礎的缺失。
(六)建筑空間、透視知識的認知和表現力較弱
空間概念、結構透視是建筑手繪效果圖的繪制基礎,但是許多同學的空間概念很平面,不能根據設計理念形成立體的空間結構,并且對于透視的理解也經常出錯。建筑是靠空間來支撐的,空間概念不立體,畫出來的效果圖透視結構不準確。近高遠低、近窄遠寬、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斜角透視等知識交叉運用時經常表現出混亂的現象,往往呈現出房屋空間穿插、重疊、前后遮擋、同一面墻一前一后等錯誤。這些錯誤都是源于對透視空間概念的含糊不清,對三維立體空間怎樣在二維平面上呈現出來沒有理解透徹,導致造型空間平面。這些都是目前建筑手繪教學中學生常常會出現的錯誤。
二、建筑手繪表現技法教學的建議與策略
(一)明確建筑專業(yè)手繪需求水平,準確定位行業(yè)手繪基本要求
學校教學期間應明確專業(yè)對手繪技能的需求和行業(yè)基本要求,即讓學生知道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才行,要定個標準,且要讓學生明白手繪能力在建筑設計專業(yè)里的重要程度。另外,教材的增訂與否應該明確標準。專業(yè)建設負責人和該專業(yè)教師在討論、研究本專業(yè)課程教材時,從專業(yè)發(fā)展、專業(yè)建設以及目前的行業(yè)市場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角度去思考,確保教材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為任課教師提供高水平參考性資料,使教材能確實有效地成為學生參考、研究和學習的范本。
(二)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課時,切實提高手繪表現能力
重視手繪能力的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手繪表現能力應從時間訓練上去保證。手繪表現能力是一種技能,需要大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而且需要充分的練習時間來提高手繪表現技巧。其中,教師的示范、指導對學生的手繪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這門課程被安排成實訓課,且只有一周的時間,只不過是把學生引進門,其表現的能力不會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只是學了個大概,想要學精、想要在短時期內就能提升手繪能力,且能準確表現出自己的設計創(chuàng)意是非常有難度的事情。因此,提高手繪表現技法這門課程的課時量,讓老師和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在互動中去教和學、指導和練習,使學生達到與專業(yè)發(fā)展相匹配和自我發(fā)展相結合的手繪表現能力。
(三)針對專業(yè)特點系統(tǒng)學習建筑素描造型的各種技法和技巧
首先,對透視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把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及其斜角透視的知識點學通、學透。在此基礎上學習兩種或者兩種以上透視綜合運用的知識,將透視的概念、求法牢牢地理解透。這樣在具體的繪圖過程中頭腦才不至于因各種透視知識而混亂。其次,對形和體的概念與關系的深入理解與表達。在頭腦中牢固掌握形體的概念,建立形體意識。學習結構素描畫法,熟練掌握建筑結構畫法,理解建筑幾何結構,在繪制建筑線稿時熟悉結構線的運用和畫法[1]。再次,學習建筑空間概念,了解空間的不同表達方式。在理解的基礎上做立體空間造型練習。第四,學習構圖的基本法則,了解構圖的各種基本形式,能熟練分辨出不同的構圖形式,在頭腦中形成條件反射。這樣才能在手繪表現時從大局上去把握效果圖的整體效果。除了上面提到的素描基礎知識的強化學習外,還要進行大量的技法方面的練習,包括:建筑畫的訓練、建筑光影素描的訓練、建筑風景速寫的日常訓練等。
(四)強化色彩基礎知識的學習,以馬克筆手繪表現色彩知識的學習為主
首先,加強色彩基礎知識的學習,了解并牢牢記住常用的色彩知識。特別是在手繪上色時對色調知識運用的理解、不同色彩對比方式的理解、色彩疊加知識的理解等。其次,認識和熟悉常用的手繪工具水彩和馬克筆。了解豐富多樣的水彩工具,如水彩筆、水彩顏料、水彩紙等,以及不同的水彩紙、水彩顏料的特性;還有馬克筆的種類,馬克筆的用筆特點、手繪時常用的紙張等材料特點。了解這些材料的特點,手繪時才能切實提高效果圖的整體效果。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是學習馬克筆和水彩的上色技法。技法的學習除了有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練習,只有多練習多感受才能形成個人手繪能力,才能得心應手的進行效果圖的繪制,才能快速繪制出充分表達設計理念的手繪稿圖。
(五)加強建筑手繪技法畫法技巧的靈活運用訓練,快速提升綜合表現能力
首先,加強鋼筆線條的訓練,包括速寫線條和慢寫線條的訓練,充分了解不同鋼筆線條的用處,并在日常學習中經常練習。其次,對不同角度和不同特征的建筑做線稿和色稿練習。練習時通常選擇特征比較明顯的部分,練習要把透視畫準確,把空間體積表現出來,先做線稿練習,在此基礎上做色稿練習。并且練習時可以有意的作快速和慢速的對比,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手繪表現技法的練習都可以去嘗試。再次,多做建筑配景的手繪表現練習。了解建筑手繪配景中樹的畫法,包括樹干、樹枝、樹葉的畫法,以及石頭、水的畫法。在了解的基礎上搭配不同建筑局部做各種不同視角的練習,這樣才能熟悉不同建筑場景中不同樹、石頭、水的造型,才能繪制出統(tǒng)一協(xié)調的手繪效果圖,才能快速表現出頭腦中的設計理念[2]。最后,要加強建筑場景的手繪表現練習。在進行建筑場景練習時:第一,知道建筑場景的構圖方法,對近景、中景、遠景三個空間層次的表現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構圖時把握好視覺中心的布局,熟悉建筑場景常用的構圖方式,如:均衡式、對稱式、邊角式、縱深式等,并且在構圖時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則,如:對稱、均衡、韻律、節(jié)奏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去營造效果圖的大關系。第二,加強建筑場景線條的表現練習,加強白描和光影線描這兩種不同形式的練習。利用這兩種不同的線條表現形式,豐富畫面的層次,突出手繪表現的效果。第三,色彩的搭配與組合練習。在線稿的基礎上進行手繪上色的練習,要做到熟練掌握馬克筆和水彩上色的特性;了解不同色相、不同明暗、不同色調對比的實際運用效果,這樣才能快速、高效地繪制出理想的手繪效果圖。
(六)重視技法訓練的同時開展建筑設計手繪效果圖的欣賞教學,提高學生眼界
在建筑設計手繪教學中,除了對學生的手繪技法的教學外,還應在課堂上設計手繪效果圖的欣賞教學。在欣賞教學時,教師應選擇古今中外優(yōu)秀建筑和建筑設計手繪效果圖作為案例,主要從技法和設計理念兩方面進行學習。首先,要學習它們的表現技法。學習效果圖的畫法技巧;學習它們的構圖,學習它們遠景、中景、近景三個空間層次的具體表現;畫面虛實的安排,線條的運用;色彩的搭配以及馬克筆用筆方法和筆觸的表現等。不光是欣賞學習,還要對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臨摹學習,這樣才能快速提高手繪表現的能力。其次,還要學習這些優(yōu)秀效果圖的設計思想。從建筑的造型、用途、功能、環(huán)保、空間的利用等因素去分析建筑設計師的手繪稿圖是在怎樣的情景中完成的。多臨摹優(yōu)秀作品的技法,多分析揣摩設計理念,才能真正提升建筑設計理念和手繪技法表現的能力。
三、結語
面對高職建筑設計專業(yè)學生手繪表現能力的薄弱,只有找出問題的根源,針對源頭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才能快速有效地改變這樣的局面。縱有滿腹才華也只有將其躍然紙上才能真正將其付諸現實。因此,要想做建筑手繪表現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須讓高職建筑設計專業(yè)學生下苦功夫學習掌握,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提高建筑手繪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 鄭靈燕,卿笑天.基礎素描[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8.
[2]? 文健,尚龍勇.建筑效果圖手繪表現技法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