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東
內(nèi)容摘要:寫作就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把自己想法和思想情感表達出來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它對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有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語文教學 寫作能力 策略探究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在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卻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平時師生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寫作的教與學,可是收效甚微,學生的寫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寫作教學也限于尷尬的境地,老師往往會對此束手無策。應該說寫作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學生十分頭痛寫作呢,認為寫作是一件苦差事,出力不討好,長此以往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如何改變寫作教學現(xiàn)狀,是每一位語文老師值得沉思和探究的問題。尤其在新課改逐步推進的今天,語文老師一定要轉變寫作教學的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有效提升寫作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觀念陳舊。在應試教學中,小學語文老師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教學重視學生的作文分數(shù),不把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不高,學生的寫作出現(xiàn)了許多的問題。一是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唯分數(shù)論,刻意給學生教授一些作文套路以求得高分,沒有從學生寫作需求的實際出發(fā),在寫作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比較欠缺,沒有形成完整的習作教學的體系,在寫作教學中隨意很大,有些老師多少年都不會自己寫一篇下水作文作為學生的范文,自己也不去探究寫作教學的規(guī)律,對于一些比較先進的寫作教學理論不去關注,更不會參加那些培訓和交流活動,固步自封,教學一直停滯不前,教學效率低下。
2.教學手段單一,方法陳舊。因為老師對于寫作教學的不重視,導致教學手段單重一,墨守成規(guī)。平常寫作教學方式還是以老師的講為主,扼殺了學生寫作的天性,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寫作知識,沒有充分調(diào)動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覺得寫作枯燥無味。另外,老師在寫作教學中不知道變通,訓練方式非常陳舊,一般采用的是老師講和學生練的方式,老師一講完之后就讓學生進行練筆,寫作教學沒有一絲創(chuàng)意,因為學生的主動性不足,所以面對當堂完成的寫作任務就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比較抵觸寫作,這種落后的單一方式,讓學生對寫作完全失去了興趣。
3.教學效率低下,發(fā)展不足。目前好多小學在進行寫作教學設置時,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寫作教學的體系不完備,把寫作教學只是當作普通的教學任務去完成,完全忽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在這樣的寫作教學氛圍中,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明顯的提升。同時,因為寫作教學的無序化,加重了老師的教學負擔,老師的評改只能簡單批閱,針對性不強。
4.評價體系不完備,效果不明顯。目前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評價的體系不完備,缺乏了評價的指導意義,所以寫作教學的評價就顯得很混亂,沒有發(fā)揮評價的真正作用。寫作評價本來是依據(jù)一定的評價標準,對于寫作者的寫作態(tài)度和作品進行評價,對于學生的寫作情況作反饋,通過評價讓學生的寫作能夠產(chǎn)生質的飛躍。當前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采用的評價方式是老師的評語形式,在一篇作文的后面老師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寫出對作品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對于學生的寫作幫助不大,老師辛辛苦苦寫出的評語,學生只是瀏覽一下,不作真正的反思,沒有真正用于指導自己的寫作進步,因而評價的效果不明顯。
5.沒有良好的寫作習慣,興趣不濃厚。在當前,小學生普遍寫作興趣不濃厚,沒有培養(yǎng)起良好的寫作習慣。寫作本身是一個思想交流的過程,學生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由于種種因素所限,學生的主動性沒有被激發(fā)出來,在寫作訓練中,老師只是給學生布置下了題目、字數(shù)、文體,對于學生的寫作不做引導,面對寫作任務會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去下筆,完全 把寫作當作成了一件差事,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一絲的喜悅感。導致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是學生沒有分享和交流的習慣,學生只把寫作當成作業(yè)去完成,不會把自己的作品跟別人交流,讓別人幫助自己提出修改意見,所以寫出的作文往往隨意性很強,甚至語病滿篇。二是因為時間緊張,學業(yè)任務繁重,有時會出現(xiàn)抄襲作文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寫不出作品時,就會照抄別人的作文敷衍了事。三是學生沒有認真思考老師評價的習慣,對于老師的評語不去認真閱讀,沒有把老師的點評當作自己提升寫作能力的方式。
二.寫作教學中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情感的激發(fā)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欲望,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老師可想方設法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寫作的動力,可借助一些比較直觀開外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以此來讓學生有情感的生發(fā)。比如在以“青春”為主題的寫作教學時,老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因為初小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但是他們的生活體味不深刻,對于這個主題一時會無從下筆,這時老師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活動,讓學生觀看勵志演講的影片《奔跑吧,青春》,通過主人公的人生經(jīng)歷,給學生產(chǎn)生極強的心理體驗,促學生的情感動力,看過主人公對青春的詮釋之后,每個人學生在心理都會產(chǎn)生深刻的思考和體味,構建起自己對青春內(nèi)涵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人生體驗,在這種強烈的情感之下,學生會有一種寫作的沖動。
2.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動機。學習動機是寫作的動力源,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動機。學生寫作只有產(chǎn)生了情感,就會生發(fā)寫作的動力,要求在寫作教學目標的指引下,讓他們的思想表達出來。比如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老師可加大寫作教學的內(nèi)容,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寫作的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去,對寫得好的習作進行展示,并在班校內(nèi)印發(fā)成冊,這對學生都是一種極大的激勵,不但調(diào)動了學生寫作的熱情,而且讓學生樹立了寫作的自信,有了成就感。
3.讓學生產(chǎn)生真實地生活體驗。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和生活體驗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教學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寫自己真實的生活感受。一是寫作的主題和題目是學生熟悉的,這是寫作的依據(jù),學生只有對自己熟悉素材寫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所以在寫作教學時,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體驗來設置教學內(nèi)容,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想想,什么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要讓寫作范圍規(guī)定在學生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圍繞題目進行寫作時有話可說。二是老師要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體驗的教學手段。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受必須是真實的,切莫被迫學生去虛構和空想,比如寫“父母的愛”作文時,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寫自己的父母因病或車禍過世了,這樣的作文本身就是失敗的,是對生活和自己家庭的不負責任。正常來說,父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誰也不愿意他們有閃失,可在自己的筆下硬生生讓父母被過世了,這不僅僅是一件笑料,更折射出學生生活體驗的缺乏。因此,在教學中要思考,父母都是學生最熟悉的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無話可說,甚至亂編造情節(jié)的事呢,其主要原因還是要教會學生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素材,同樣,如果是寫“母愛”主題作文時,老師可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思考,平時生活中自己與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一些最感人的細節(jié),讓它變成自己手中真實的寫作素材,這樣學生的寫作思路就會被打開,也指出了寫作的方向,讓學生下筆時覺得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
4.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青年對于各種事實、現(xiàn)象、相互聯(lián)系的解釋和說明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他們的獨立閱讀的性質也發(fā)生了變化。那種缺乏深刻的思想而只有曲折的情節(jié)的文藝作品,已經(jīng)不能使高年級學生感到滿意。而對優(yōu)秀作品中那些闡明社會關系或者人們精神生活的哲理的、世界觀的問題的地方,青年們則不僅反復閱讀,摘抄在日記里,而且加以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彼?,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一是要鼓勵學生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初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一般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就需要老師鼓勵學生把這種愛好運用到寫作中去,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的平臺,比如建立班級公眾號等,讓學生在上面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的意識,同時,也讓班級同學相互了解和學習。二是初小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波動和起伏較大,老師要做好觀察,給他們營造一個舒適的寫作氛圍,讓學生在民主的和諧和氣氛中寫作,只有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愉悅的心情,才能暢所欲言,寫出好的作文來。
5.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寫作意識。新課改理念下的寫作教學,要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性,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讓生本理念走進寫作教學中來,把學生當作寫作的主人充分調(diào)動其寫作的積極性。要轉變過去老師一言堂的教學現(xiàn)象,讓學生自己搜集素材,主動完成寫作任務。一是給學生提供寫作探究的條件,給予充分的寫作空間,要做好學生的陪伴和引導,把握學生的動態(tài),不去控制學生,讓學生各自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相互協(xié)作,共同進步。二是指導學生協(xié)作完成寫作任務,讓學生發(fā)揮集體的力量,進行相互間的合作,通過集體的討論與思考,完成寫作的任務,包括審題立意、謀篇布局、語言運用等方面,合力完成一篇作文,體現(xiàn)協(xié)作的價值。三是做好作文的交流與分享,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之后,可進行交流和分享,形成借鑒,對共性問題集體討論修改,以完善寫作過程。
總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老師一定要立足于教改前沿,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轉變自己的寫作教學觀念,通過實踐確立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寫作教學體系,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為寫作教學發(fā)揮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新寫作訓練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思維,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穎.小議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J].語文課內(nèi)外,2020,(14):187.
[2]白小燕.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建議——寫作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4):135
[3]劉金池.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7(7):51.
[4]王超群,韋冬余.小學寫作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理論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03).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朱店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