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行為轉變護理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恢復及并發(fā)癥的影響。方法以72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年2月-2020年12月,其中36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視為參照組,36例實施行為轉變護理,視為研究組,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對于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P<0.05)。對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研究組更低,與參照組比較,P<0.05。結論宮頸癌根治術患者采用行為轉變護理,可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預防并發(fā)癥,具有顯著護理效果。
關鍵詞:行為轉變護理;宮頸癌根治術;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286-01
宮頸癌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較高,且呈年輕化發(fā)展。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全球女性宮頸癌發(fā)生率約為每年47萬人,死亡者約為20萬人。宮頸癌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便秘、尿頻等,因發(fā)病位置特殊,給患者帶來心理影響與生理影響,伴隨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嚴重者出現(xiàn)昂局治療心理[1]。在傳統(tǒng)護理中,將緩解癥狀與控制疾病作為重點,未及時排除負性情緒,使得治療時間延長,增加經濟負擔。研究指出,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實施行為轉變護理,可有效促進疾病的治療。本文將以72例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72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年2月-2020年12月,其中36例為參照組,36例為研究組。參照組,年齡為42-62歲,年齡平均值是(52.18±5.82)歲;I期、Ia期、II期、III期分別為14例、8例、9例、5例。研究組,年齡為42-62歲,年齡平均值是(52.18±5.82)歲;I期、Ia期、II期、III期分別為15例、8例、8例、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分析,P>0.05。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完善有關體檢,口頭講述疾病有關知識,密切關注患者體征變化,監(jiān)測心率、血壓等指標。
研究組患者實施行為轉變護理:采用一對一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結合疾病發(fā)展與基礎資料開展心理疏導,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對其疑慮及時給予解答。采用通俗易懂方式講述疾病,其中包括治療情況,強調護理重要性與安全性。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指導其家屬增加對患者的關心。在手術之前,講述疾病有關知識,語言應當通俗易懂。與患者交流溝通,掌握其情緒變化,與不同心理狀態(tài)相結合,實施針對性指導,改善不良情緒。做好術前準備,禁食禁飲,完善有關檢查,確?;颊弑3至己玫纳眢w狀態(tài)。手術室應當做好消毒管理,調整合理溫度,準備好應急藥物,規(guī)范放置手術器械。在術后,輔助患者翻身,一側肢體朝下,保持側臥位體位,肢體擺放與上述相同。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在術后需維持體溫為36.8-37.3℃。清醒后1天,指導患者活動四肢,可保持半坐臥位體位;第2天,慢慢坐起,在5min后保持雙腿垂直于地面,持續(xù)5min,站起行走活動。隨后便在家屬陪護下適量活動,直至出院。關注患者的全身情況,并觀察患者的局部情況,手術后切口未出現(xiàn)滲血情況,也未發(fā)生局部疼痛、紅腫、發(fā)熱等現(xiàn)象。指導患者的飲食,在術后24h內均需禁食,隨后,使用流質食物,持續(xù)1周,隨后改為軟食物,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禁食辛辣刺激類食物、生冷粗硬類食物,禁止喝酒,增加飲水量。
1.3 觀察指標
對比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分析本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為表達方式,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為表達方式,使用T檢驗;組間比較P<0.05,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對于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P<0.05)。如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詳情見表2。
3 討論
宮頸癌作為臨床常見女性惡性腫瘤,治療方法多,如放射治療、手術治療等,取得良好治療效果[2]。研究指出,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不僅需消除患者的生理癥狀,還需給予社會支持、心理護理等,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宮頸癌患者在治療時,盡管緩解了臨床癥狀,但因不了解疾病與治療,存在較多疑慮,繼而出現(xiàn)焦躁、抑郁等情緒,極易引起護患糾紛,對疾病的治療產生影響[3]。行為轉變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案,其護理原則是以患者作為中心,提供給患者精細化、全面化、優(yōu)質化護理服務,內容由早期康復護理、環(huán)境護理、心理護理等不同方面內容,可有效預防不良反應,治療疾病,改善預后效果[4]。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行為轉變護理,結果可見,對于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P<0.05)。對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研究組更低,與參照組比較,P<0.05。
綜上所述,宮頸癌根治術患者采用行為轉變護理,可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預防并發(fā)癥,具有顯著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長君. 行為轉變護理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恢復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9,23(5):118-120,123.
[2] 付玉芳. 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術后并發(fā)癥預防性護理體會[J]. 醫(yī)學美學美容,2021,30(8):110-111.
[3] 周瑩瑩. 個性化性生活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性生理及心理的影響[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5):108-110.
[4] 李敏儀,龍美順,程文燕,等. 圍術期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意義[J]. 健康必讀,2021(8):98.
作者簡介:仝晶,1992.11,女,陜西西安人,大專,護士。研究方向:宮頸癌根治術后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