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興娟
近年來,高中辦學在城市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借助城市豐富的教育資源,學校的生源得到了保障,教育質量也得到了提升,家長滿意度得到了較大增長。然而農村由于受到先天地理、經濟的制約,各種教育資源匱乏,而農村寄宿制的推行,從根本上解決了教育失衡問題,能夠促進高中教學質量的提升。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農村寄宿制的推行,積極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困難進行分析,結合農村寄宿制高中管理的特點,研究和解決相關問題。
一、英語學習中面臨的難題
1.缺乏父母教育
高中生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教育,而農村寄宿制的推行,使學生生活和學習都在學校完成,學生生活中缺乏父母的鼓勵和教育。學生在農村寄宿制高中學習,教師與學校的關注度與精力有限,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自制力,學生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僅限于教學中,導致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弱。
2.英語基礎較差
農村高中生在英語求學的道路上,受到農村英語教育資源的限制,自身基礎薄弱。在學習高中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感到英語學習困難,容易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3.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盡管寄宿制高中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但受客觀因素影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是圍繞教材內容講授英語知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大減,相關的英語能力也無法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
4.心理對英語學習的不利影響
農村高中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無法被代替,學生只有在家長和教師的共同關愛下,身心才能健康發(fā)展,英語素養(yǎng)才能得到穩(wěn)步提升。而由于高中寄宿制學校的生源特點,許多學生多為留守,父母常年在外,無法照顧到學生內心的需求。在學校周末放假時,學生僅僅依靠教師和學校的關懷,內心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無法得到滿足,學生心理問題較為突出,從而影響學生英語進步。
二、解決策略的探討
1.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在農村高中寄宿制學校中,教師想要提升自身英語水平,就必須利用寄宿學校的各種資源,積極參加相關英語教學的學習和培訓,主動參與校內和校外的英語講課,借助相關的交流平臺,重視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從而促使自身英語素養(yǎng)提升。
2.重視英語教學的探索
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與高中學生在農村寄宿學校生活的日常聯(lián)系,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形式,借助各種手段,增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體驗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
3.利用現(xiàn)代技術,實現(xiàn)家校共育
隨著我國信息化、網絡化社會的發(fā)展,教師應借助現(xiàn)代技術與家長實現(xiàn)虛擬網絡溝通,如微信、電話、QQ等方式,促進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便于英語教師與家長共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英語素養(yǎng)。同時,教師可以借助相關通訊設備為家長提供針對性的英語輔導建議,便于在寄宿學校放假時,家長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4.重視學生英語基礎的鞏固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寄宿學校的學生作息時間,針對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利用閑暇時間進行鞏固。為了消除學生的排斥心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在閑暇教學中,應該借助游戲、歌曲、活動等內容,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身心得到放松。
5.加強心理建設
盡管高中生的心理已經較為成熟,但農村寄宿制學校封閉式的管理和高中學業(yè)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造成了負面影響。父母的缺失,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獨立性強,但眼界與能力有限,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問題。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助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排解內心的不安和憂慮,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心理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時,教師要及時識別,積極干預,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較嚴重,超出自身干預的界限,應該及時與校內心理工作室溝通,并鼓勵學生勇敢面對,正視自身的心理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接受校內專業(yè)心理教師的輔導。
總而言之,農村寄宿制的推行是我國教育振興計劃的重要內容,其能夠對農村的資源進行優(yōu)化,縮小城市與鄉(xiāng)村教育的差距。而高中集中辦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教育資源的不足,但由于封閉式管理的原因,導致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諸多困擾,教師要從自身專業(yè)和學生心理出發(fā),積極進行實踐探索,及時解決學生英語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