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和需要來改進教學方式。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是國家的建設者,而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的觀念,給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但是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這便要求教師認真地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從問題出發(fā)找到做好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措施,給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相關部門愈加認識到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比如教學模式比較的單一和固定,學生很少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教師教學的時候,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不夠重視,很難將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便要求教師必須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通過多種手段來做好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
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教學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也是這樣,但是就當前而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存在的問題比較多,這些問題的存在也給學生知識掌握和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通過筆者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主要存在下面幾項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夠合理
教師選擇的教學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學習的和積極性?,F(xiàn)在部分教師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還是通過簡單地口頭傳授方式。教師僅僅重點講解其中的重點,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也往往選擇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甚至可能會對這門科目產(chǎn)生反感心理。通過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比較死板和枯燥,課堂氛圍也比較的枯燥,這也導致了學生很難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并且,教師的教學方式選擇也比較單一,學生知識學習的時候,沒有自主探索欲望,學習往往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地理解相關的知識,這種情況下,學生實踐能力很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果很難真正地提高。
(二)學生學習興趣比較差
初中生所處的年齡段正是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對于外界的一些新鮮事物也比較好奇,但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比較的特殊,學生往往認為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比較的枯燥和單調,并且,青春期學生思維活躍,這也導致了學生很難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興趣,教師教學的時候,學生也沒有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并且,這個時期的學生知識體系并沒有完善,學生也沒有真正地認識到道德與法治教學對自己成長和將來生活的重要性,部分學生僅僅是在考試前背誦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學習的時候,不愿意將自己的精力投入進去,這也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下。學生態(tài)度比較敷衍,若是教師沒有及時地更正學生的態(tài)度,那么會直接給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造成極大的影響。
(三)沒有做好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fā)
當前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教師往往比較重視理論的講解,嚴格地根據(jù)教材內容來教學,沒有認識到當前社會時代和道德與法治教學之間的關系,在教學的時候,并沒有做好時政要聞以及政策法規(guī)方面的滲透,學生學習的時候比較喜歡死記硬背,這也導致了教師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比較差。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時候比較局限,相關的教學內容也很難激發(fā)學生共鳴,這便要求教師必須有機地融合教學內容和教材外的課程資源,讓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加的豐富,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學習主動性,學生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實踐和道德與法治之間的關系,能夠提高自己的知識運用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四)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
現(xiàn)在部分教師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沒有認真地分析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夠了解,在教學的時候,對所有學生都選擇同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制訂的教學目標和課后作業(yè)布置也完全是一致的。學生不同,其學習基礎和學習需求都存在較大的差別,教師若是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那么其教學很難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方面的需求,學生很難在這個過程中取得進步,這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 做好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分析
想要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教師便必須從問題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策略來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
(一)重視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從課程標準和課本內容出發(fā),主動積極地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確保構建的課程符合學生認知和成長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樣才能夠將教學落在實處,才能夠提高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將學生培育成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給學生制造學習興奮點,這樣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學習方面的需求來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構建,將概念式的理論內容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在活動體驗的時候,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引導學生深度地分析相關的知識。但是教師必須認識到,在進行體驗活動設計的時候,需要保證活動本身的真實性,設定活動情境的時候,盡量選擇學生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這樣能夠切實提高這個學科知識的說服力。
(二)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其自主探索學習
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要敢于將課堂交給學生,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激發(fā)出來,幫助學生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部分學生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為其和生活的距離比較遠,其實在生活中道德與法治的影子無處不在,這便要求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將課本知識和生活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教師應該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知識出發(fā),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比如,在進行誠信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不講誠信案例的總結,比如商家不顧信譽坑害消費者,這些案例也能夠讓學生真正地理解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將生活和學習真正地結合在一起。
(三)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資源的挖掘
當前教師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教學資源比較少,很難滿足教學的需要,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主動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摒棄,進行課程資源的挖掘,將學生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出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課程資源挖掘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將新媒體手段運用進來,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音頻、視頻、圖片等手段來將學生感官調動起來,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其次,教師進行課程資源挖掘的時候,必須將學生放在首要的位置,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自己的引導作用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fā)出來,不斷地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比如,在講到民事權利的時候,為了將學生維權意識激發(fā)出來,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機會,模擬法院,讓學生作為法官來審理案件。在學生模擬審理的時候,教師應該適當?shù)匾龑W生。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將學生是非意識激發(fā)出來,還能夠提高學生維權的意識,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最后,需要將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實際問題解決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現(xiàn)狀,此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在玩手機的時候多看一些國內外的新聞,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拓寬其視野,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四)分層教學,考慮到不同學生的需要
學生不同其學習基礎和學習需求也各不相同,這便要求教師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認真地分析不同學生的情況,全面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并將學生的情況作為基礎來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育。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能夠得到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有明顯的提高。比如,教師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劃分成為不同的層次。比如,在進行誠實守信教學的時候,對于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集中其注意力,若是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則需要對其進行獎勵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教師對其要求也要高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這些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和內容。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視野的拓展,幫助學生豐富其見識,從而給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教學的時候,不同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都不同,這樣能夠激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更加主動地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 結語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做好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還能夠切實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初中教師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必須跟上社會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斷地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深度地挖掘教學資源,將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從而給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譚敏.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問題與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20(84):147-148.
[2]盧森.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41):121.
[3]鄭勇宏.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0(73):113-114.
[4]余慧華.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考試周刊,2020(69):105-106.
[5]張麗麗.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7):134.
[6]宋建偉.統(tǒng)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堅持與發(fā)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施中應關注的幾個關鍵性問題[J].試題與研究,2020(19):48.
作者簡介:吳清菊,福建省漳州市,漳州第一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