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哲
明萬歷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 一歲
俗姓江,生于明萬歷三十八年庚戌,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法號弘仁?;罩莞h桃源塢人。
是年,程嘉燧,四十六歲。
李流芳,三十六歲。
僧古航,二十六歲。
蕭云從,十五歲。
金聲,十三歲。
王泰徵,十一歲。
江天一,九歲。
王玄度,八歲。
汪度,八歲。
程正揆,七歲。
汪沐日,六歲。
許楚,六歲。
程邃,四歲。
吳山濤,二歲。
僧寓安來黃山,建擲缽禪院。
萬歷三十九年辛亥(1611年) 二歲
方以智,生。
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年) 三歲
周亮工,生。
萬歷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 四歲
釋普門,在黃山玉屏峰建寺院。
萬歷四十二年甲寅 (1614年) 五歲
是年,程嘉燧,元日,試筆賦詩答婁堅,期同游黃山。
李流芳,九月回故里新安掃墓,臘月自新安還。
普門,始登黃山天都絕頂。
萬歷四十三年乙卯(1615年) 六歲
查士標(biāo),生。
吳孔嘉,鄉(xiāng)試中式。漸江晚歲與吳孔嘉交往甚密,多次客其介石書屋作畫。
萬歷四十四年丙辰(1616年) 七歲
湯燕生,生。
汪滋穗,生。
萬歷四十五年丁巳(1617年) 八歲
吳曠,生。
五月,李流芳回憶游新安江之盛作《題畫冊》。
萬歷四十六年戊午(1618年) 九歲
施閏章,生。
吳嘉紀(jì),生。
萬歷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 十歲
龔賢,生。
程守,生。漸江赴閩,程守曾有詩念之。程守曾題漸江畫。
萬歷四十八年庚申(1620年) 十一歲
方亨咸,生。
天啟元年辛酉(1621年) 十二歲
戴本孝,生。
天啟二年壬戌(1622年) 十三歲
黃生,生。
六月,程嘉燧登黃山,宿祥符寺,冒雨至白龍?zhí)渡嫌^瀑。
天啟三年癸亥(1623年) 十四歲
殷曙,生。
吳延支,生。
天啟四年甲子(1624年) 十五歲
二月, 程嘉燧,自山西返回徽州郡城,結(jié)束了七年的幕僚生涯。
七月,程嘉燧攜歙人吳著、曹葭之、方承符同游黃山,禮慈光寺普門大師。雨夜宿照微禪師喝石居題畫。
天啟五年乙丑(1625年) 十六歲
江注,生。
吳定,生。
天啟六年丙寅(1626年) 十七歲
王煒,生。
天啟七年丁卯(1627年) 十八歲
是年,許楚,得青巖硯于南京鐘山。
崇禎元年戊辰(1628) 十九歲
閔麟嗣,生。
許楚,游黃山,宿蓮花峰頂。
崇禎二年己巳(1629年) 二十歲
朱彝尊,生。
李流芳,卒。
崇禎三年庚午(1630年) 二十一歲
王泰徵,鄉(xiāng)試中式。
元來示寂,道舟奔赴博山,復(fù)入閩,主法浦城回龍寺。
崇禎四年辛未(1631年) 二十二歲
黃道周,游黃山遇雨,憩慈光寺數(shù)日。
崇禎五年壬申(1632年) 二十三歲
汪士鈜,生。
戴本孝,隨父移南京避難,此后居南京五載。
崇禎六年癸酉(1633年) 二十四歲
鄭旼,生。
崇禎七年甲戌(1634年) 二十五歲
王士禎,生。
與許楚訂交,二人作惠莊之游。
秋,為靈運詞壇畫扇,用黃公望法。
款題:“甲戌秋寫為靈運詞壇。江韜?!爆F(xiàn)藏上海汪氏家。
崇禎八年乙亥(1635年) 二十六歲
許楚,追記此前黃山之游,作《黃山初記》。
崇禎九年丙子(1636年) 二十七歲
汪楫,生。
吳苑,生。
汪沐日,為黃山文殊院題“到者方知”四字院額。
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 二十八歲
汪洪度,生。
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年) 二十九歲
王煒隨其仲兄從學(xué)云間。
崇禎十二年己卯(1639年) 三十歲
三月,新安人李生白四十壽辰,與李永昌、孫逸、汪度、劉上延五人聯(lián)畫《岡陵松屋圖》卷為之祝壽。
《岡陵松屋圖》,自題“己卯春日為生白社兄壽,江韜”,上海博物館藏。
崇禎十三年庚辰(1640年) 三十一歲
吳震伯,生。
崇禎十四年辛巳(1641年) 三十二歲
程嘉燧,還休寧。開新安當(dāng)?shù)禺嫾摇跋卜略屏种L(fēng)”。
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年)三十三歲
石濤,生。
為明老法作《天池石壁圖》軸,署名“江韜”。
著錄于容庚《頌齋書畫小記》:有羅惇?、黃賓虹二跋。
錢謙益,游黃山,過長翰山程嘉燧之松圓山居,尋之不遇,題詩壁上。
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年) 三十四歲
在徽州。
三月,黔兵擾徽,金聲、江天一起兵御之。
是年,汪濟(jì)淳,游黃山,有記。
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年) 三十五歲
吳之騄,生。
程嘉燧,卒于歙縣長翰山松圓閣,年七十九歲。
弘光元年乙酉(1645年) 三十六歲
入閩,臨離歙時,與好友程守哭別于相公潭上,然后經(jīng)水路過杭州,到達(dá)福州。
隆武二年丙戌(1646年) 三十七歲
雪莊,生。
居武夷山,與張蚩蚩、王玄度等相唱和,居天游峰最勝處一年。
王玄度有《程非二懷予詩見寄,因和原韻奉答。兼憶張蚩蚩、江鷗盟二道友》詩。
清順治四年丁亥(1647年) 三十八歲
汪洋度,生。
在武夷山,出家為僧,皈依古航禪師,始用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
《與程蝕庵》書云:“哭別相公潭上,公已無歸志。弟以二尊人大義相責(zé)。今已聞家食矣。入武夷山,居天游最勝處,不識鹽味且一年。業(yè)披緇皈古航本師?!?/p>
是年,程守得漸江一札,知其已經(jīng)出家為僧,有《念江鷗盟》詩。
黃傳祖《扶輪廣集》,程守《念江鷗盟》。
順治五年戊子(1648年) 三十九歲
姚宋,生。
此年,仍在武夷山。
漸江《武夷巖壑圖軸》題:“武夷巖壑峭拔,實有此境。余曾負(fù)一瓢游息其地累年矣。輒敢縱意為之。”
順治六年己丑(1649年) 四十歲
自武夷回黃山。約是年,作《武夷圖》。
款題:“黃海歸來,為圣木居士作武夷峰水,蓋未敢唐突天都耳?!币姵毯胫尽饵S山志》之弘仁小傳。順治七年庚寅(1650年) 四十一歲
張潮,生。
夏,作《山水冊》十二開。
款題:庚寅長夏坐久無聊,偶有剩冊一本,計十二幀,不覺取次而就,因以存之聽松閣中。漸江僧?!敝洠骸堵丛茦菚嬘浡浴贰?/p>
八月,作《蘆江秋泊圖》扇頁。
款題:庚寅八月廿四日,漸江僧。”廣東博物館藏。
是年,作《摹倪溪山清遠(yuǎn)圖》。
見《漸江大師事跡軼聞》。
順治八年辛卯(1651年) 四十二歲
小春,在歙縣,作《峭壁孤松圖》軸。
款題:辛卯小春寫,漸江弘仁?!焙顝A舊藏。今藏義務(wù)閑存書屋美術(shù)館。
十月,在南京,為方式玉補《持贈云煙合作卷》又作《格庵山水合錦卷》。時方式玉北上謁選,路經(jīng)南京。
款題:“漸江學(xué)人為玉如先生。辛卯?!?/p>
臘月,作《為庭襄山水圖》軸。
款題:“辛卯臘月,寫博庭襄居士正。漸江僧?!?許承堯舊藏。
順治九年壬辰(1652年) 四十三歲
九月上浣,作《山水圖》。
題識:“壬辰秋九月上浣為蘇生居士寫,漸江學(xué)人弘仁?!?/p>
九月,在宣城碧霞道院,作《竹岸蘆浦圖卷》。
款題:壬辰九月望后,留宿碧霞道院,率筆圖此,并題以志。漸江弘仁記。”現(xiàn)藏日本泉屋博古館。
十二月,程守自南京來蕪湖,與漸江相見,旋即別去。程守有《于湖阻雪,于漸江聯(lián)床》詩。
見程守《省靜堂集·一年詩》。
是年,在宣城,為治先居士作《窗影群木圖》。
款題:“窗影搖群木,墻陰載一峰。為治先居士寫意。漸江僧?!奔埍?,墨筆李初梨舊藏。
清順治十年 癸巳(1653年) 四十四歲
夏,在蕪湖,寄程守一札。
漸江致程守札:“上蝕庵先生,十八日衲弟弘仁頓首?!?/p>
在宣城,與姜安節(jié)聯(lián)床旬日余。姜安節(jié)常觀其作畫,每含毫吮墨,樂而忘疲。
姜安節(jié)跋漸江《如見斯人冊》“與漸公風(fēng)雨聯(lián)床者旬日余”。
是年,在宣城,與梅清晤。
上海博物館藏漸江《采芝圖》,款題:“與君又是經(jīng)年別”句,知二人經(jīng)“數(shù)年之別”為此次漸江宣城之游。
汪之瑞,卒。
順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 四十五歲
七夕,許楚,偕舊游諸子重修白榆社,集白雪樓分韻賦詩,參加共二十六人,漸江或為白榆社成員。
見許楚《青巖集》卷二《甲午七夕偕舊游諸子重修白榆社事分得七言古體》。
方式玉,卒。
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 四十六歲
五月,在蕪湖,為龍超居士作《仿王孟端山水》扇。
款題:“偶見王孟端小冊,用擬其意,寄龍超居士,乙未蒲月,明客區(qū)湖。漸江僧?!苯癫叵愀鬯囆g(shù)館。
是年,在蕪湖,為香士陳應(yīng)頎作《古槎短荻圖》。
此軸著錄于塑積堂《筆嘯軒書畫錄》卷上。今藏故宮博物院。
在蕪湖,又為?香居士作《于湖東墅草堂圖》。
款題:“于湖東墅草堂,畫寄?香居士,漸江?!鄙虾2┪镳^藏。
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 四十七歲
在歙縣。春日,作《松梅圖》卷。
款題:“丙申春日偶寫揭拙蓭集因一絕。漸江學(xué)人?!焙蠖蚊坊ㄗ灶}:“漸江學(xué)人弘仁寫?!惫蕦m博物院藏。
三月,在歙縣西溪南豐溪書舍,為吳閑止作《雨余柳色圖》軸。
款題:“丙申三月,漸江仁?!鄙虾2┪镳^藏。
又作《竹樹虛亭圖》。
款題:“丙申三月。漸江僧?!惫蕦m博物院藏。
暮春,坐宛舸,為叔子作《山水圖》。
款題:“丙申春暮,時坐宛舸,為叔子先生寫意。漸江學(xué)人弘?!?/p>
六月,在歙縣西干為漢友居士作 《山水花卉圖冊》。
款題:“丙申結(jié)夏西干,為漢友居士作。漸江。”瑞士蘇黎世萊特伯格博物館藏。
八月,在欽書堂,為文玉先生作《斷崖流水圖》軸。
款題:“丙申八月,過訪,文玉先生,留欽書堂,漫為寫此,并系短句博教。弘仁。”
是月,與汪家珍游黃山,共了黃山之愿。
汪家珍跋漸江《黃山圖冊》:“丙申八月,惠然肯來,因共了黃山之愿,其幸為何如?”
黃山歸來,住豐溪,作《云根丹室圖》。
香港何氏至樂樓藏。
九月,作《春江煙雨》詩一首,詩后款署“丙申秋九月,弘仁?!?/p>
見汪世清、汪聰編《漸江資料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作《深山高隱圖》。
“款識:丙申秋九月,漸江僧仁?!壁w燏黃舊藏并題簽,后為鄧拓所得,裱邊有楊仁愷題跋。
十月,作《空山林靜圖》,一作《黃海靈奇圖》。
款題:“丙申十月,漸江,弘仁?!?/p>
是年,作《松溪石壁圖》軸。
款題:“漸江學(xué)人畫寄伯行居士。”左下石壁上篆書“丙申”二字,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
又為香士作《山水三段圖》卷。
圖的右下部石壁上篆書“丙申”二字。上海博物館藏。
王玄度,卒。
見吳道會《王學(xué)人遺集摩》
順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 四十八歲
吳瞻泰,生。
春,在歙縣,坐桃源草堂為修己居士畫《墨梅》軸。
款題:“丁酉春,坐桃源草堂,戲為修己居士寫意并書徐巢友梅詩。漸江學(xué)人弘仁。”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二月二十四日,在五明寺,寄吳僅庵札。吳僅庵時在淮安。
潘承厚輯,《明清畫苑尺牘》,《與吳僅庵》札。
夏,復(fù)游南京,結(jié)夏香水庵,作《香水庵八開》冊。
款題:“丁酉結(jié)夏金陵之香水庵。畫寄宗玄居士。漸江僧?!?/p>
于金陵香水庵,作《竹居圖》扇面。
款題“款識:丁酉夏畫于金陵之香水庵。
在南京,與龔賢訂交。
許承堯《歙事閑譚》之羅長銘《續(xù)歙故》:順治丁酉,漸江曾客金陵,其與半千訂交,當(dāng)在此時。
九月,為胡其毅作《十竹齋圖》軸。
款題:“丁酉九月,漸江僧仁?!贝溯S著錄于長白李佳繼昌輯《左庵一得初錄》。
是年,作《平岡秋林圖》卷,一作《山水》卷。
卷末左下石壁上行楷書“丁酉”二字,鈐圓印“弘仁”。上海博物館藏。
順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 四十九歲
二月,仍客南京,探梅南郊,集言兩日,駐足惠應(yīng)寺,作《梅花亭圖》軸。
款題:“戊戌二月初旬,漸江學(xué)人弘仁錄?!?《藝林旬刊》第二十五期影印此畫。
四月,作《仿陸天游山水圖》軸。
款題:“漸江學(xué)人仿陸天游筆意。戊戌四月?!贝藞D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萊分校景元齋。
十二月,在宣城灣沚,大雪彌漫,舟東膠澀,藉芘蘇生居士寓齋,作《山水梅花圖》冊,一作《沚阜冊》。
款題:“戊戌嘉平月,漸江弘仁謹(jǐn)識?!卑不帐〔┪镌翰亍?/p>
同月,作《梅屋松泉圖》軸。
款題:“梅屋松泉。戊戌嘉平,寫祝漢翁先生。弘仁?!鄙虾2┪镳^藏。
嘉平月,作《精屋窠泉圖》。
款題:“精屋窠泉,戊戌嘉平月寫祝漢翁先生?!庇坝∮凇讹L(fēng)格與觀念—高居翰中國繪畫史文集》。
是年,訪梅清于宣城天延閣,作《采芝圖》,一作《松澗觀云圖》。
款題:“漸江僧時作于天延閣。”上海博物館藏。孫逸,卒。
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年) 五十歲
元日,仍在宣城灣沚,作《梅花書屋圖》軸。
款題:“己亥元日,偶成短句,并為拈此,寄直遇亭□一嘯。弘仁。”故宮博物院藏。
三月,回到歙縣,宿西園,作《西園坐雨圖》軸。
款題:“己亥三月,西園坐雨畫,弘仁?!蓖跫具w舊藏。
閏三月,于仁義禪院作《梅花茅屋圖》軸。
款題:“己亥余月,漸江學(xué)人寫于仁義禪院?!鄙虾2┪镳^藏。
四月,在澹園作《松澗清音圖》。
款題:“己亥四月下浣漸江寫于澹園。”鈐“弘仁”。故宮博物院藏。
八月,下榻悳翁先生介石書堂,作《松竹幽亭圖》扇面。
款題:“己亥八月,下榻悳翁先生介石書堂畫正。漸江學(xué)人弘仁?!惫蕦m博物院藏。
九月,游黃山,掛單黃山云谷寺,作《清泉洗硯圖》卷,并寄汪士鈜一札。
款題:“清泉洗硯圖。己亥九月,掛單云谷,喜晤澈公尊師,游覽之暇,漫圖一壑。率成俚句,并錄呈教。漸江弘仁?!?沈銓《讀畫記》(稿本)卷三著錄
同月,又作《墨筆山水》小卷。
款題:“己亥九月,漸江學(xué)人弘仁。”此卷沈銓《讀畫記》卷三著錄。
十二月,作《湖景寥廓圖》,一作《墨筆山水》卷。
款題:“己亥嘉平月,為岐山居士寫,漸江弘仁?!苯铝?、朱稺舊藏。值許楚40初度,以倪瓚筆法,為其作《歲寒圖》。
款題:“與蝕庵居士二十年白鷸之盟。邇以結(jié)志區(qū)外,蹤跡稍疏,不多為之作畫。倏然還山,值其初度。余偶以清嗤為師,庶存歲寒之意。漸江學(xué)人弘仁?!?美國組約私人藏。
又作《竹石幽居圖》。
款題:“竹石居人意,風(fēng)泉靜者心。漸江學(xué)人寫。”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
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 五十一歲
春寒,在桃花塢江注之若米舫,作《唐人詩意圖》冊,二十幀。
是冊每幀上書唐人詩句,末識:“庚子春寒無事,適有素冊在案,偶閱唐句,擇其可入繪事者二十章漫圖一過。漸江學(xué)人弘仁寫于若米舫。” 此冊著錄于《十百齋書畫錄》戊卷。
春仲,在披云峰下五明寺,為一苂作《林樾一區(qū)圖》。
款題:“林樾一區(qū),為一苂尊宿,寫于披云峰下。庚子春仲,弘仁?!惫蕦m博物院藏。
春,在歙縣豐溪,為介石書屋主人作《豐溪山水圖》冊十開。
第八開款題:“豐溪雨過,時有幽禽咶樹,殘云罥壑,借資穎楮,聊以寫懷。庚子春,記于介石書屋。弘仁?!奔埍久绹ダ麪柮佬g(shù)館藏。
秋,在豐溪,作《豐溪秋色圖》。
款題:“庚子秋,掛單豐溪之祥符寺,行徑踽涼,冷然善也?!敝洝吨腥A文物集粹》。
八月上旬,為于埜居士作《仿倪山水圖》。一作《崖下待歸圖》。
款題:“于埜居士將之吳門,學(xué)人寫此為贈。庚子八月初旬?!薄吨袊嫛返谑?。
八月,在五明寺澄觀軒,作《溪畔清音圖》。
款題:“庚子八月作于澄觀軒中。弘仁?!秉S賓虹舊藏。
是月,偕王煒游黃山。入自湯院,既得湯泉,解衣而浴。返宿桃源,狎浪閣。晨起上慈光寺,拜普門大師墖。少息觀音巖。再上則龍翻石。椮盡天開,得仙人峰。遙見天都之半,暮色已合,宿文殊院。破曉,漸公呼起觀云,自院右趨蓮花峰。左登始信峰,一路行進(jìn),三宿庵中,再入桃源,一浴而別,計日者六,歷峰十余。
見汪士鈜《黃山志續(xù)集》,王煒《游黃山記》,此文收于《清文匯·甲前集》卷十七。
后漸江讀王煒是記,有寄其一札。
汪琪《尺牘新語廣編》,《與王不庵》。
游黃山返歙縣,經(jīng)潛口,為汪堯德作《陶庵圖》軸。
款題:“漸江學(xué)者為子翁居士作,陶庵圖。”
秋,掛單豐溪祥符寺,作《豐溪秋色圖》。
款題:“庚子秋,掛單豐溪之祥符寺,行徑踽涼,冷然善也?!?/p>
秋仲,作《秋楓圖》扇頁。
款題:“庚子秋仲,漸江。”故宮博物院藏。
九月,許楚離歙北上,途經(jīng)蕪湖,泊飯?zhí)}溪,寫詩懷湯燕生并簡漸江。冬入北京。
《青巖集》卷三《泊飯?zhí)}溪有懷湯巖夫并簡漸江》。
十月,客休寧,掛單于建初寺,作畫《為與進(jìn)畫山水》軸。
款題:“庚子冬初,掛單海陽之建初寺?!睆V東省博物館藏。
臘月,復(fù)返歙縣五明寺,在澄觀軒,作《林泉出山圖》軸,一作《仿倪云林山水圖》。
款題:“庚子臘,燈下重題于澄觀軒中。弘仁。”上海博物館藏。
同月,作《枯木竹石圖》軸。
款題:“庚子臘燈下重題于澄觀軒中。弘仁?!闭憬┪镳^藏。
是年,為玄疑居士作《天都峰圖》軸。
款題“庚子?!眲⒑K谂f藏,南京博物院藏。
為文翁作《黃海松石圖》。
款題 “庚子?!鄙虾2┪镳^藏。
作《仿元四家山水圖》卷。同卷有漸江致程守札一通。
款題:“庚子。”卷后有姚文烝、吳爔、程光禋、沈楫四家題。故宮博物院藏。
作《節(jié)壽圖》軸。
款題:“節(jié)壽圖,庚子弘仁敬祝。”故宮博物院藏。
順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 五十二歲
正月,在歙縣,作《幽谷泉聲圖》軸。
款題:“辛丑春正,為交如居士寫,弘仁?!苯駷槊绹~約私人所藏。
二月,在歙縣西溪昭素居士家,為畫《山水四段》,共4幅,現(xiàn)裝為卷。
末幅上題:“辛丑二月,弘仁謹(jǐn)識?!惫蕦m博物院藏。春,為象也居士畫巨幅《西巖松雪圖》軸。
款題:“西巖松雪。辛丑春,為象也居士圖。弘仁?!惫蕦m博物院藏。
夏初,游揚州,時黃生亦在揚州。返程經(jīng)吳中,作《吳中山水圖》。
《吳中山水圖》款題:“余偶游吳中,見溪山深秀,漫寫數(shù)筆,并題志慨。漸江弘仁。”
五月,在歙縣西溪蕭寺,作《疏柯坡石圖》軸。
款題:“辛丑蒲月,寫于西溪蕭寺,漸江學(xué)人?!睙o錫博物館藏。
湯燕生,來訪漸江于五明寺,漸江出《疏柯坡石圖》以作志別,湯燕生在畫上題跋。
湯燕生跋文:“辛丑訪漸江于五明寺,出此志別,贊以記之?!?/p>
夏月,游揚州還,經(jīng)杭州,宿西湖南屏山北麓之凈寺,為慧通上人畫了《凈寺山水圖》軸。
款題:“辛丑夏月,游廣陵還,宿于西湖靜寺,燈下為慧通上人寫此。弘仁?!闭憬┪镳^藏。
回到歙縣,于五明寺澄觀軒中,為羅岳生居士畫《幽亭秀木圖》軸。
款題:“辛丑結(jié)夏澄觀軒,為作幽亭秀木圖,奉岳生大居士教。漸江學(xué)人弘仁?!?故宮博物院藏。
夏,在桃源山房,為吳不炎作《山溪雙樹圖》軸。
款題:“辛丑夏月,為不炎居士寫于桃源山房。弘仁?!庇坝∮谙愀壑形拇髮W(xué)《中國文化研究所學(xué)報》。
許楚,返歙后偕漸江住西峰。
見《青巖集》卷三,《偕漸公秋住西峰舟夜即事》。
八月,為羅岳生居士作《溪山清幽圖》卷。
款題:“辛丑八月漸江弘仁。岳生居士,漸江學(xué)人弘仁寫?!?/p>
九月,仍在歙縣,受王煒委托為旦先居士畫《仿倪山水》軸。
款題:“辛丑九月,雄右屬為旦先居士,弘仁。”故宮博物院藏。
冬月,作《淺絳山水》卷。
款題:“辛丑冬月,漸江學(xué)人寫?!敝煊灼讲亍?/p>
十一月,到歙縣豐溪仁義禪院度臘,作《曉江風(fēng)便圖》卷。
款題:“辛丑十一月,伯炎居士將游廣陵之裝,學(xué)人寫曉江風(fēng)便圖以送。揆有數(shù)月之間,蹊挑初綻,瞻望旋旌。弘仁。”今藏安徽博物館。
是月,為吳蓮士(號香來)作《江山無盡圖》卷。
款題:“辛丑十一月寫并題,似蓮士先生正。弘仁?!比毡救莶┕硼^藏。
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 五十三歲
三月,作《宋人畫意圖》冊八開。
款在第一冊上。其余各冊均無款無章。此冊著錄于鄭德坤《木扉所藏書畫》。
夏,作《山水圖》扇頁。
款題“壬寅長夏,漸江。”故宮博物院藏。
又作《秋江風(fēng)帆圖》扇面。
款題:“風(fēng)正一帆懸,為賡老寫意,壬寅夏弘仁?!卑不詹┪镳^藏。
六月,漸江在黃山。吳之騄偕其兄入山,讀書狎浪閣,與漸江相見于白龍?zhí)渡稀?/p>
吳之騄《桂雨堂文集》有記:“壬寅暑月苦熱,徒步入桃花源,漸江適來白龍?zhí)叮虻孟嘁??!?/p>
七月,漸江在黃山文殊院,為寶月禪師作《古柯寒筱圖》。時江注在側(cè)。登峰之夜,值秋月圓明,山山可數(shù)。漸江坐文殊石上吹笛,江注倚歌和之,發(fā)音嘹亮,上徹云表。
款題:“古柯寒筱。拈供寶月禪師。無執(zhí)弘仁?!薄豆P嘯軒書畫錄》著錄。
秋,為休寧無波居士汪如作《桐阜圖》卷。
款題:“壬寅秋,漸江學(xué)人弘仁?!鄙虾2┪镳^藏。
十一月,漸江由浮溪返披云峰五明寺,在歙縣澄觀軒作《秋山詩畫》軸。
款題:“壬寅冬仲,漸江學(xué)人寫于澄觀軒?!贝藞D《十百齋書畫錄》酉集著錄。
冬,在豐南介石書堂,作《介石書堂冊》十二開。
款識題于末冊之左上角??铑}:“壬寅冬月,漸江學(xué)人畫于介石書堂?!睆V東省博物館藏。
將游廬山,與許楚、程守、戴本孝、汪度及僧南云相聚五日,備臻歡適。諸子賦詩浩往,遂即成行。
許楚《送漸公游廬山詩序》:“歲壬寅冬,漸公由浮溪至郡,將游廬山?!?/p>
抵鄱陽,與王煒相會。王煒自芝山移書為裹鶴糧,余子敬給健力為負(fù)瓶缽經(jīng)卷,吳圣卿贈筇竹一枝以馭奇險,令子正已復(fù)解羊裘以溫破衲。以雪阻不克入山,即度歲于呂士鶴之且讀齋中。
《民國歙縣志·江韜傳》:“歲壬寅,將游廬山,友人王雄右慫恿其行?!?王雄右即王煒。
十二月,為程邃作《贈穆倩山水圖》。
款題: 壬申冬十月二日,漸江學(xué)人弘仁識。按:署年“壬申”為“壬寅”之誤。
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 五十四歲
春,在鄱陽且讀齋中,為呂應(yīng)昉作《始信峰圖》軸。
款題“癸卯春,弘仁為旦先居士作于番陽之且讀齋?!睆V州市美術(shù)館藏。
在芝陽東湖上,作《山水》卷,寄吳伯炎。
款題:“癸卯春,弘仁寓芝陽東湖上,寄伯炎居士?!泵绹樟炙诡D大學(xué)美術(shù)館藏。
又作《疏泉洗研圖》卷。
款題:“疏泉洗研圖,癸卯春弘仁作?!鄙虾2┪镳^藏。
春雨初霽,為廷尚先生寫《淺山叢蓧》扇頁。
款題:“癸卯,學(xué)人弘仁?!毕愀鬯囆g(shù)館藏。
暮春十日,漸江、王煒自鄱陽買舟渡湖,往游廬山。憑吊宗炳、雷次宗、慧遠(yuǎn)等人遺蹤以及晉宋時白蓮社舊跡,宿雪庵處。游廬山約二十日,王煒因病而止,后漸江回黃山避暑。
王煒《廬山游記》:“癸卯暮春十月,始克裝進(jìn)發(fā)?!?/p>
游匡廬歸,舍館未安,作山水卷以寄半水師,即《寄半水師畫卷》。
見《鴻逸堂稿》卷五王煒跋文:“癸卯春,偕予游匡廬歸,舍館未安,作此以寄半水師。
四月,于芝山客舍,作《山水》軸,時已返鄱陽。
此軸之照片登載于《黃山之影》,美國紐約私人所藏。
夏初,又暫息于呂旦先家,并作《秋柳孤棹圖》軸,一作《為次豫畫山水》軸。
款題:“癸卯新夏,為次豫居士寫于芝山客舍。弘仁?!鄙蜿柟蕦m博物院藏。
在芝陽,作《三疊泉》寄許楚。
許楚《黃山漸江師外傳》:“明年,師還自廬山寫《三疊泉》以見餉。逾數(shù)月,尋脫破芒鞋,示寂于五明禪院。”
夏六月,為程正揆《山水冊》十開。
款題:“癸卯夏六月,弘仁?!?/p>
六月既望,回到歙縣披云峰下休夏,道過豐溪,吳不炎兄弟又留憩旬日。十六日,偕吳羲兄弟及其叔氏震伯驚遠(yuǎn)放筏西干,與許楚、程守及江注相聚。是日薄暮,一時興起,解衣脫帽,展紙作畫,作《石淙舟集圖》。后染疾,回披云峰下五明寺中,直至去世。
許楚《青巖集》卷十二《石淙舟集圖》跋:“癸卯休夏五明禪院。六月既望,適漸公歸自匡廬,道過豐溪,吳不炎兄弟留憩旬日。”
夏,作《山水》卷。
題云:“癸卯長夏,無聊寫此小景遣意。漸江弘仁?!敝浻凇娥骛^過眼續(xù)錄》卷十一。
又作《仿北苑山水》軸。
款題:“廿載有墨癡,無從追北苑。予茲山水間,可少胡麻飯。癸卯夏,漸江學(xué)人弘仁?!?此詩見《畫偈》。
在披云峰五明寺,作《山水》軸。
款題:“癸卯新秋,漸江學(xué)入寫于披云峰下?!泵绹~約私人所藏。
于介石書堂,作《幽疏樹圖》。
款題:“癸卯秋月漸江寫于介石書堂。”
作黃公望筆意山水圖借于鄭旼臨摹,鄭旼竭五日夜縮為小卷。
黃賓虹《漸江大師事跡軼聞》:“至鄭慕倩言:‘癸卯秋中,漸師以臨大癡本見假,竭五日夜縮為小卷?!?/p>
仲秋,為夏先居士作《梅竹扇圖》。
款題:“癸卯秋仲,為夏先居士寫。漸江?!睆V東省博物館藏。
冬,在披云峰五明寺,為中翁居士作《山水冊》十開。
款題:“癸卯嘉平八日,弘仁為中翁居士寫。”是冊現(xiàn)在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八開,香港中文大學(xué)文物館藏二開。
為中翁六十壽作冊頁,今名《清初諸家書畫》。
款題:“弘仁為中符居士寫?!泵绹乜巳R加州大學(xué)高居翰藏。
十二月二十一日,作二畫以貽貧者,往寶相寺取浴,浴畢向友人家取游廬山時草屨以去,若將遠(yuǎn)行者。
湯燕生《哭漸江師三首》詩注:師未告逝前一日,猶手作二畫以貽貧者,因往寶相寺取浴,浴畢向友人家取游廬山時草屨以去,若將遠(yuǎn)行者。
十二月二十二日,即公元1664年1月19日,卒于五明寺。
漸江之卒年傳記文字,最早當(dāng)首推王泰徵之《漸江和尚傳》與程守之《故大師漸公碑》,二文均寫于康熙三年春,即“會從游諸子,剃草種梅而累其塔”之前后。許楚之《黃山漸江師外傳》撰于康熙六年,載是年付刻之弘眉《黃山志》中。
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
二月六日,漸江葬于五明寺,起塔安神。程守為作《送漸師歸塔文》。許楚,有詩《漸去化去,涕不成聲。率成絕句八首》。友湯燕生,躡屩千里,來禮漸公塔,作《哭漸江師三首》。是春,鄭旼作《憶漸江師八首》。
(作者單位:安徽省書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