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秦
張斌 號立堂,1982年生于江蘇昆山。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委省政府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成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行草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北京人文大學兼職教授、昆山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亭林印社執(zhí)行社長。第十三屆昆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獲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雨山問道——江蘇省書法院學術提名展(行書)第一名,第三屆江蘇文藝大獎·書法獎(最高獎),江蘇省紀念建黨9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金獎(最高獎),第八屆江蘇省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第七屆江蘇省青年書法篆刻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全國首屆書法臨帖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第二屆江蘇書法獎提名獎,首屆江蘇家訓展提名獎等。出版《〈禮器碑〉臨習指要》《張斌書法近作集》《張斌書法》《張斌篆刻》《清歡》《遷想妙得——立堂篆隸匾額書法集》等。
張斌獲得了蘭亭獎!
作為江蘇人、蘇州人、昆山人,父老鄉(xiāng)親們都覺得很欣慰,尤其是當年一起學書的師友,更會覺得振奮。張斌并非書法本科畢業(yè),可見,業(yè)余同樣能夠成就精專,學書之路存乎一心。通過他的作品和經(jīng)歷,我們對學習書法的理論和實踐做一番梳理。
書法有法,師道永恒
每一位善書者,都得益于老師的指點,書法有法,口耳相傳。15年前,大學畢業(yè)剛參加工作的張斌,安居樂業(yè),靜靜地開啟了書法之旅,那時候總覺得成為書法家還很遙遠。2006年春,張斌師從陸家衡先生學習書法。2007年秋我與張斌一起參加了昆山書畫院第一期高研班。整整1年時間,在車水馬龍的市中心,于柴王弄的古建筑鬧中取靜,滋潤心田。我常見張斌和師友們討論種種細節(jié),由于并未深悟筆法,故不以為然?,F(xiàn)在看來,書法確實是無法自學的,且需要長時間的浸潤,傳統(tǒng)方式要拜師,就像現(xiàn)在選導師。學術與藝術傳承,辦班搞講座,先是面上傳播,接下來則為雙選,師生必心靠得很近,成為命運共同體,才能向著更高峰攀登。
書家的成就,必得傳承有序。在江蘇書協(xié)“名師帶徒”計劃的統(tǒng)籌下,張斌成了陸家衡先生的弟子,這體現(xiàn)了書法教育大省的格局與創(chuàng)新,更是對師道的尊重。張斌還北上游學,師從中國藝術研究院陳海良先生攻讀研究生,努力會通南北。他還廣泛游歷,向海內外名家請教。
取法乎上,打通筆法
“條條道路通羅馬”,任何一本碑帖,都能讓學習者領悟筆法。張斌最初學隸書,很快就達到形準,陸家衡先生讓他看看何紹基,這其實就是“善學慎變,要動腦筋地學古人、去變”。后來張斌在一把折扇上寫道“余學書從石門入,知用筆之真諦”(2014年)。從他當時臨的《石門頌》來看,已是篆隸線質,行書筆意了,左右開張,對于平動擺動、提按絞轉(邱振中教授術語)諸筆法,都有所領悟和貫通。他近年雖常以行書獲獎,但篆、隸、楷功夫深厚,骨力堅實,氣血通暢,剛柔相濟,作品很能動人。
張斌最擅長的當是提按法,凝成“站立”的線條,細若金針,粗如柱石,對比精微,頗具藝術張力,這一點是從陸先生學來的心法,常聽到“高手寫字用提按”“筆尖拎得高高的”等表述,想必他已深諳,接下來又是六七年的整固和提升。
篆隸是基礎,陸先生反復強調“不可以繞過去”。很多初學者會覺得篆書用不上,隸書不好看,草書又看不懂,于是采取“回避策略”。殊不知,行草要好,篆隸得牢。從篆到隸有八百余年的“隸變”,它們像視頻一樣保存于簡牘帛書。規(guī)范化勒石則為整飭的漢碑隸書,而手寫墨跡則花開三朵,直接草化、楷化和行化,“取法乎上”,學習者應從這些珍貴的墨跡中獲得營養(yǎng)。
再看“當代草圣”林散之,據(jù)上海成大予老師講述,在每日寫草書后,林先生會靜靜地臨寫《乙瑛碑》兩百余字,以收斂心神,他重視隸書,以尋根草書之胎息。所以,對于書體,不應執(zhí)著于形,而應打通理解。書體和點畫皆為臨時表象,筆法(動作揮運)才是固定內核——也即“用筆千古不易”之“古法”。
藝外求書,貴在學養(yǎng)
尊師,得言傳身教,悟道,走正確路徑;然后就是投入時間,付出那99%的汗水。張斌是陸先生眾多學生中“最認真的一位”,他勤奮黽勉,對書法的線條、結構和圖形,充滿了熱愛,法帖經(jīng)典,過目不忘,因為用心、定心,再化為己用,自出機杼。
學養(yǎng)方面主要靠讀書、行路和思考,講究的是字外功,需廣泛涉獵東西方文史哲學,精研國學,關注最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學養(yǎng)和技術,不是孰先孰后的問題,而是互為滋養(yǎng)的共生。邱振中教授指出,優(yōu)秀的作品如五指并攏,而偉大的作品,是一個小指分開一點點,就那么一點點,極小,卻給人以極大的震撼。書法家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來提升感覺、智識與境界。張斌的技術日臻純熟,接下來需要慢慢“養(yǎng)”,以成就那一點點的偉大。
張斌五體兼?zhèn)洌芰?,代表著江蘇青年書法家的水平和風貌,師友們寄厚望于他,愿他能繼續(xù)精進,朝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為中國書法的傳承與傳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