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龍
【摘要】生活化教學是創(chuàng)新教學的表現,教師在生物學科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將生活體驗感受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結合,豐富生物課堂教學內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此,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應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導入新課、教學內容生活化、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課堂教學研究;初中生物
教師在生物學科教學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更多知識,而且要在生活實踐中應用更多知識。生物學科來源于生活,與生活聯(lián)系相當密切。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有利于將生物知識和生活有效結合,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生應用能力,提高自身教學質量。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科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生物知識應用能力。
1.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傳統(tǒng)生物學科教學中教師更注重給學生講解教材知識,課堂教學氛圍枯燥乏味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而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則可以將復雜抽象的生物知識與生活有效結合,使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積極性,使其形成良好的想象能力,強化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點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的理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2.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僅讓學生單純學習生物知識,學生沒有意識到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但自從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后學生掌握了基礎生活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如此,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引發(fā)對生命的思考,意識到生命的寶貴,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觀念,對其全面發(fā)展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3.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有利于將生物知識和學生生活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究,使其在學習形成敢于探究新事物的勇氣,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部分生物知識點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有利于學生掌握牢固的生物知識,為培養(yǎng)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ǎng)夯實基礎。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實踐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學以致用,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因此,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導入新課
生活化教學應用在生物學科教學,教師可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導入,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不少學生都是進入初中階段后才開始接觸生物學科,對該學科的知識點比較陌生,為了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點的理解,筆者結合生活知識創(chuàng)設了生活化的情景導入知識,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以教學“血液循環(huán)”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景:“我們日常生活照經常有人因為受創(chuàng)傷而出血,比如皮膚被擦破后滲出少量血液或者是情況嚴重是流出大量暗紅色血液,更嚴重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傷口噴射鮮紅色紅色血液的問題,請同學們思考這是因為什么?”在教學中筆者結合這一常見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產生興趣,為高效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結合生活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導入新知識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2.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內容,將生活中的素材應用到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生物這一小課堂變?yōu)榇笊睿箤W生意識到生活就是生物教學最好的教材,其與生物聯(lián)系相當密切。教師在教學中要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推動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可讓學生自主思考并解決存在的問題,之后進行實踐,使其從中掌握相關知識。以教學“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這部分內容為例,上課之前筆者先是給學生畫面提示,讓學生思考人主要通過何種方式排出廢物?在此之后同學們很容易就想到通過尿液排出。之后筆者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尿液中到底有什么物質,為何一定要將其排出體外?”在此之后筆者給學生提供了實驗器材,讓學生測定尿液的成分。同學們按照教師的要求取來一滴尿液將其放在載玻片上,點燃酒精燈后用鑷子夾住玻璃載片并將其放在酒精燈上烘烤,觀察烤干后觀察有什么現象,產生了哪些氣味,能不能推測其來自哪一種物質?學生在課堂上一步步按照要求操作并做好記錄,學生在實驗中了解到尿液中96%是水,2.5%是含氮廢物,主要成分為尿素、少量尿酸和肌酸酐,1.5%是鹽類,氯化鈉、鉀、氮等,加強了教材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
作業(yè)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要注意貼近生活,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完成作業(yè),避免學生為了完成任務而做作業(yè),要調動的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給學生布置了評價自身營養(yǎng)狀況的作業(yè),讓學生自主測量身高和體重,并按照“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計算,使學生自主對照評價指標計算自己屬于營養(yǎng)不良、正常還是營養(yǎng)過剩的。在此之后讓學生提出改善自身營養(yǎng)狀況的建議,讓其進一步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
總而言之,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讓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向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轉變,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使學生自主能動性不斷提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生物學科的深化改革起到有效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立足生活開展生活教學活動,加強生活與生物教學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6201)】
【參考文獻】
[1] 張愛民. 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 神州, 2018(7):126.
[2] 張琪. 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11):122-122.
[3] 張文科. 中學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J]. 考試周刊, 2020(28):139-140.
[4] 蘇哲. 淺談初中生物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3):78.
[5] 史經布. 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20(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