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凱政 李欣悅 張賽行 齊國輝 ,3,4 張雪梅 ,3 李 寒 ,3 郭素萍 ,3
(1河北農業(yè)大學林學院,保定 071000;2南京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南京 210095;3河北省核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臨城 054300;4國家北方山區(qū)農業(y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保定071000)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據FAO數據庫統計,2018年我國蘋果總產量為3 923.34萬t,收獲面積為207.15萬hm2,分別占世界蘋果總產量和收獲面積的45.54%和42.24%,均居世界第一[1]。
張博奇[2]、閆忠業(yè)[3]和王洪煜[4]等研究發(fā)現,我國中早熟蘋果品種多數存在果個小、成熟期不一致、著色差、口味淡、貯藏期短等問題。本研究對引進的10個國內外早中熟蘋果品種的果實品質進行了調查研究,以期為篩選適合太行山區(qū)的優(yōu)質早中熟蘋果提供參考。
試驗在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侯家莊鄉(xiāng)崗底村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蘋果種質資源圃(N37°19′32.41″N,東經 E114°05′49.09″E)進行,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的片麻巖山區(qū),海拔高518~1 134 m,年均降水量523 mm,年均氣溫11.6℃,年日照時數2 503.1 h,無霜期180 d,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土壤pH6.9。
供試材料為8年生的早、中熟蘋果樹,共10個品種,每個品種4株,分別為紅露、中秋王、津輕、芳明、赤根、世界一、水特、來特、B2003和綿蘋果。樹體生長結果正常。
在果實成熟期,每個品種、每株樹各采集10個果實,用于測定不同蘋果品種的果實品質。
2.3.1 果實品質測定 單果重用千分之一電子天平稱量,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的橫、縱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儀ATAGO進行測定,果實硬度用GY-1型果實硬度計進行測定,果實糖分采用鐵氰化鉀滴定法[5],果實中有機酸含量采用標準NaOH溶液中和滴定法[6]。
2.3.2 數據處理 運用Excel2010、DPS9.05等軟件統計分析數據,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對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比較。
蘋果的外在品質主要通過單果重、果形指數和果實著色等指標來評價。從表1知,不同品種單果重存在顯著差異,單果重最大的品種是世界一,為496.9 g,顯著高于其它品種;最小的是 B2003,為 164.9 g;紅露、中秋王和綿蘋果三者單果重262 g~277 g,差異不顯著,果個偏大;水特、津輕和赤根的單果重差異不顯著,果個中等。10個品種的果形指數集中在0.8左右,中秋王的果形指數最大,為0.93,顯著高于其它品種,為橢圓形或圓錐形,其余9個品種均在0.8~0.9,果形為圓形或近圓形。不同品種果實硬度存在顯著性差異,B2003硬度最大,為12.68 kg/cm2,世界一硬度最小,為4.02 kg/cm2。不同品種果柄長度存在顯著差異,津輕、中秋王和B2003的果柄長度顯著高于其它品種,紅露最短,為22.33 mm。
表1 10個品種蘋果樹果實的外觀品質
果實風味主要由糖、酸等物質形成。從表2知,各品種中,以綿蘋果果實的葡萄糖含量最高,為3.27%,與其它9個品種同時存在顯著差異;B2003果實葡萄糖含量僅為0.96%,在各品種中最低。各品種間果實的果糖含量來特最高,為7.11%,其次為B2003,含量為7.06%,世界一和芳明果實果糖含量分別為7.01%和6.86%,這4個品種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果糖含量最低的品種為綿蘋果,為2.98%。各品種間還原糖的含量以世界一9.33%為最高,以綿蘋果的含量6.31%最低。各品種間蔗糖的含量以紅露7.17%為最高,中秋王2.16%為最低。各品種間總糖含量以紅露14.77%為最高,顯著高于其它9個品種,以B2003 10.72%為最低。果實中的有機酸含量也影響果實的口感,各個品種之間的有機酸含量依次為世界一0.5%、津輕0.46%、來特0.42%、赤根 0.35%、B2003 0.33%、綿蘋果0.32%、水特0.31%、紅露0.26%、中秋王0.23%,世界一果實有機酸含量顯著高于除津輕和來特外的其它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反應果實甜度的重要指標之一,10個品種中以紅露的16.18%為最高,顯著高于其它9個品種,B2003最低,僅有12.73%。10個品種的糖酸比以紅露最大,為56.76,顯著高于除中秋王外的其他品種;津輕最低,為28.13。
表2 10個品種蘋果果實的內在品質
同樣栽培管理條件下,單位面積產量是反映品種是否優(yōu)良的重要指標之一,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從表3可知,各品種之間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為世界一,45 491.6 kg/hm2,其次是中秋王和紅露,分別為23 066.8 kg/hm2和22 744.8 kg/hm2,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B2003產量最低,為13 804.7 kg/hm2。
表3 10個蘋果品種產量
蘋果果實質量是評價品種是否優(yōu)良最為重要的指標,其中包括單果重、果形指數、果實硬度、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機酸含量、糖酸比[7-9]等。從蘋果果實的外觀指標來說,首先是果實的外形,本研究發(fā)現,這10個品種的果形指數差距不大,果實外形大都為圓形或近圓形。但果形指數也只能片面的反應果實的形狀,如B2003的果形指數0.82,為近圓形果實,但在實際的觀察中發(fā)現該品種果實果面尤其果的上端凹凸不平,外觀品質較差。中秋王的果形指數比紅露偏大,屬于橢圓形,與趙丹等人的研究一致[10],兩個品種的果實硬度均為中等偏上。有研究表明,中早熟蘋果品種總糖含量的差異取決于蔗糖的含量,對于蘋果糖酸組成的研究表明,泰山早霞、遼伏、貝拉等早熟蘋果品種的糖的主要組分為果糖,其次是蔗糖、葡萄糖,主要有機酸為蘋果酸[11]。蘋果甜酸風味既取決于糖、酸含量的絕對值,也取決于糖酸比[12]。王海波等人對中早熟蘋果品種果實的風味物質和風味品質進行研究,得出蘋果風味的優(yōu)劣與可滴定酸含量有很大的關系,高酸低糖的果實口感過酸,低酸高糖的果實口感淡薄,都不符合鮮食要求,蘋果風味品質主要取決于果實糖、酸含量及糖酸比,并認為蘋果品種果實風味佳,其糖酸比值在20~60[13]。津輕的總糖含量12.76%,為較高水平,但其有機酸的含量較高,為0.46%,糖酸比為28.13,風味偏酸;中秋王的總糖含量僅為10.88%,但其有機酸含量僅為0.23%,糖酸比為48.15,風味偏甜。果色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重要指標,紅色品種一直為人們所喜愛,在調查的10個品種中,果面充分著色后紅露和世界一果色表現為濃紅色,綿蘋果和津輕為紅色,水特和中秋王為淺紅色。
河北省內丘縣侯家莊鄉(xiāng)崗底村引進的10個國內外早中熟蘋果品種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總糖含量較高的品種有紅露、津輕和來特,產量較高的有世界一、中秋王和紅露。綜合分析,紅露和中秋王表現較好,可以在生態(tài)條件類似地區(qū)引種試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