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海
【內容摘要】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道路上,不僅需要對他們的智力方面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還需要從道德、體育和美術等方面給予充分的教學重視。尤其是學生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后,他們的意識觀念已經開始慢慢趨于成熟,在這時期應該重點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不僅在語文等主要教學科目中有所體現,在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是教師所著重凸顯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高中? 美術鑒賞? 人文素養(yǎng)? 教學實踐
引言
為了切實踐行好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要求,作為美術教師在給學生實施美術課程時,不僅僅要從美術學科的基礎性知識的講解和傳授開始給學生建立好美術學習的基礎能力,學習關于美術色彩和繪畫等理論化的知識,還需要從美術鑒賞的角度讓學生在課堂上去欣賞更多的藝術作品,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雙發(fā)現美和欣賞美的眼睛,更好地理解每一個藝術作品背后的價值和美學造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能夠從藝術作品賞析的過程中,獲知其創(chuàng)作背后的文化內涵,從而由表及里對于作品有更加深厚的共鳴和感悟。
一、人文素養(yǎng)的內涵
人文素養(yǎng)是一種普遍存在于文學學科中的,具有培養(yǎng)價值的學習能力和精神品質的展現,在文學、美學、政治、哲學等人文科目的學習中多有涉獵。而素養(yǎng)則更側重于指人對于以上這些學科的學習和認知程度,能否深入地掌握學科知識的重要內涵,此外還需要具備對于人文的感悟能力,能夠從表面化的角度探究出其所具備的精神內核。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之所以要提升他們在這些方面的素養(yǎng),既是教學的要求,也是學科教育中所體現出的終極價值。正如學習理科學科時學生應該具備科學精神一樣,人文素養(yǎng)在學科中的教學滲透也應該占據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美術這種抽象性和藝術性較強的科目中,學生對于每一個藝術作品的理解都需要經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才能夠發(fā)掘其中的藝術之美。
二、在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價值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科的重視性,掌握基礎美學知識
一直以來,高中階段都是學生學習和提升的重要時期,因為學生即將面對的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分水嶺,高考的嚴峻性使得學生的學習重點都放在主要學科的學習中,對于一些對于成績沒有幫助的學科的重視度必然會降低。尤其是像美術這樣的學科,在日常教學中的存在感較弱,本身也沒有一個嚴格的考核體系。但是學生卻需要這樣的學科來通過鑒賞大量的藝術作品,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這對于學生來說能夠間接加強對于美術科目的再認識和重視,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美學知識,這不僅能夠使他們在與人交談中收獲青睞,更能夠在一些具有創(chuàng)作性學習中,如寫作等版塊,發(fā)揮出更好的優(yōu)勢價值。
2.有利于從美術作品中汲取出藝術價值,提升學生品鑒能力
學生以往在美術課堂上在欣賞和學習作品時,對于其中的內涵沒有理解和掌握的情況下,學習就好像是一個走馬觀花的過程,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并沒有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有價值的內容。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需要對于學生的品鑒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需要從他們自身存在的基礎能力進行教學入手,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從藝術作品中發(fā)現不一樣的美學概念。美術鑒賞課程需要從細節(jié)之處給學生進行藝術價值的提取,有利于學生形成對于美術學習的主動性,在眾多的美術作品中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課堂濃厚的藝術氛圍,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賞析出更多作品中的內涵。
3.有利于促進美術教學理念的變革創(chuàng)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高中美術課程中重視對于課本內容的鑒賞,是為了能夠使學生對于作品中的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美術教學理念的革新和發(fā)展,相比于以前較為單調的教學課堂,教師只給學生介紹簡單的作品情況,剩下時間就讓學生們進行自行學習和理解,但是學生對于作品的了解程度是有限的,他們難以在有限的教學內容中進行作品賞析。因此,在專門的美術賞析課程中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鑒賞空間,在瀏覽作品的過程中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從而有利于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填充。
三、現階段美術鑒賞課堂中人文素養(yǎng)教學滲透中存在的問題
1.美術鑒賞教學范圍窄化,課堂視野局限在課本內容
在當前的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鑒賞教學的效果不明顯,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也逐漸趨于被忽視。這些都是由于教學范圍的窄化,教學的方向完全是根據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推進,但是教材中所呈現出來的美術作品畢竟是有限的,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還是需要經過長期的藝術文化氛圍的烘托和積累,才能夠具備更加廣闊的美術賞析思維。長期將學生限制在課本美術知識中,學生的鑒賞視野也會越來越窄化,不利于學生對于美術作品進行全新的詮釋和表達。
2.美術課程設置安排較少,用于藝術鑒賞的時間不足
在緊張的高中學習階段,多元學科的教育將學生的課程時間擠占和安排的非常滿,留給美術教學的時間可能一周只有寶貴的一節(jié)課程,這樣的課程安排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還是比較少的,不利于學生進行連貫性的學習。此外,對于美術作品進行鑒賞需要經過學生對于作品的觀賞和對于其背景知識的了解,這個階段需要一定的時間,可能難以在一節(jié)課程上全部地完成,需要通過幾節(jié)課時進行全面性的教學和鑒賞。較少的課程安排可能會對于教學的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學習的連貫性和課堂氛圍不足也會導致人文素養(yǎng)培育的效果不佳。
3.師資力量存在一定缺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升
在一些學校中,由于對于美術課程的重視度不足,導致在配備相應的師資力量的儲備明顯不足,美術鑒賞課程需要教室里面能夠有新媒體的教學應用來實現更好的教學內容展示。因為美術教學的特殊性,所涉及的畫面較多,因此需要運用投影儀或其他電子設備對于作品進行展示,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美術作品中的細節(jié)性要素。此外,高中美術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也是需要重點考查的一個點,教師要給學生傳授鑒賞能力,自身就必須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能夠發(fā)現作品中的美學要素,才能引導學生擁有一雙欣賞美的眼睛。
四、在美術鑒賞課程教學過程中踐行提好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
1.深入探尋作品背后故事,發(fā)掘有價值的思想表達
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從這些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進行了解,才能夠從其所呈現出來的色彩和畫筆中更好地理解畫家的構思和美學邏輯。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上需要教師引領者學生對作品背景加以詳細地學習和了解,能夠使學生在掌握這些基礎性信息的情況下,更好地發(fā)掘其中有價值的內容,并且能夠合理地利用這些價值點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對于古今中外眾多美術作品所所蘊含的人文思想和情感表達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美術必修時,對于“象外之境——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賞析作品《富春山居圖》來增強對于山水畫內涵的感悟,可以讓學生們先觀看富春江的自然景觀圖片以及其地理背景等,在賞析其中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人文情懷,能夠從中獲悉中國古代畫作中對于山水的重視和精神寄托。
2.充分重視賞析教學實踐,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空間
美術賞析教學需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學習和實踐過程,親自去觀賞每一幅畫作中的特點,通過自己的思維進行總結,能夠用眼睛和心靈去發(fā)現其中的每一處繪畫的絕妙之處,由此來體現出作品的藝術價值。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是在這些生動且豐富的賞析過程中更好地培育出來的。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上,教師一般為了節(jié)省教學的時間,都是直接給學生呈現出鑒賞的結果,學生只需要接受教師的指導就可以了。但是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強化,需要學生參與到鑒賞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并且能夠通過自身的發(fā)散性思維去發(fā)掘每一個美術作品中的特點,這樣給予了學生極大的思考空間,能夠任由他們通過理解來展現出不同的人文素養(yǎng)的差距化,有利于教師進行差異化教育,著重培養(yǎng)那些人文感悟能力較弱的學生。例如,在“凝神造像——中國傳統(tǒng)雕塑”一課中,學生通過了解“昭陵六駿石雕”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代對于馬的重視,可以通過雕塑的特點和細節(jié)來體現出馬的體態(tài)和氣勢,運用線描技法來增強雕塑的神韻。
3.賞析中融合多學科知識,提升素養(yǎng)綜合運用能力
在美術賞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美術相關的知識,還需要結合具體的作品的特點、時代和風格,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的聯動性學習,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鑒賞思路,能夠通過多學科知識的融合來獲取更多關于作品本身的人文要素,從而使學生在素養(yǎng)提升的過程中汲取精化知識用于賞析。例如,在學習“文藝復興美術”時,學生就需要去查閱和搜集歷史背景中關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材,結合歷史課本中對于一些歷史事件的了解,更好地感知文藝復興期間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和人文精神內涵。
結束語
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體現在美術課堂上就是要從鑒賞能力的培育開始著手展開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藝術鑒賞空間和思維發(fā)散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通過欣賞不同的美學藝術作品來強化自身的人文美學感悟。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該重視鑒賞教學模式的完善和革新,給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藝術賞析和人文素養(yǎng)培育的靈感。
【參考文獻】
[1] 王萬娟. 關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分析[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257-257.
[2] 張琰. 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思考[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0):97.
[3] 包文婧. 淺論如何提升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效果[J]. 中學英語之友: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1):264-264.
[4] 孟凡玲. 淺析如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J]. 作家天地,2019(19):169-169+174.
[5] 張琰. 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思考[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0):97.
[6] 楊潔. “基于議題式”美術教育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實踐探索[D]. 天水師范學院,2019.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紫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