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雨
【編者按】
每個人對童年的理解不同,每代人對童年的定義更不同。
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童年是被記憶篩選過的過往。而最能定義童年的,自然是正在經(jīng)歷童年的孩子們。我們找到了一群孩子,從六歲到十二歲,他們正經(jīng)歷童年不同的階段。我們試圖讓他們用畫筆,畫出他們心中童年的樣子。然后,就有了這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當然,還有作品背后一個個稚嫩卻讓人羨慕的笑臉。
/陳佳瀅/
我畫的是一座城堡,上面飄著漂亮的彩旗,一個摩天輪正在旋轉(zhuǎn),而我拿著一個冰淇淋正在路上奔跑,我的前面有一駕南瓜馬車,下面是五彩繽紛的花朵,上面則是金燦燦的小花,這就是我想象中的童年,有摩天輪,有城堡,有南瓜馬車,像我看到的童話里一樣。
/張舒涵/
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伙伴出去玩,他們有一只玩具小烏龜,我們比賽用水槍打小烏龜。我們分成兩隊,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無論在哪隊都會輸。當然,我依然玩得特別開心,要走的時候我還是想繼續(xù)在這玩,因為他們都沒有走。
/朱璽霖/
我的畫是四格漫畫,前兩格是我的童年,后兩格是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童年。我的愛好是畫畫和打籃球,當我郁悶的時候,打籃球會讓我的心情變得舒暢,畫畫也能讓我心情變好。爸爸媽媽小時候喜歡玩摔牌兒,爺爺奶奶小時候喜歡玩彈弓。這就是我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一樣的童年。
/韓子墨/
我畫的是我爸爸媽媽的童年,畫了一些他們的日常用品和他們小時候吃的零食。有縫紉機、碟片、老式電話之類的東西,還有跳跳糖和AD鈣奶,這就是我的爸爸媽媽的童年。
/寧藝涵/
畫兩邊是爸爸媽媽的童年,他們喜歡吃冰激凌、糖果,養(yǎng)小動物、種花。而中間是我們現(xiàn)在的童年,我喜歡哆啦A夢、棒棒糖,所以我把他們都畫到了我的童年小屋里。
/金梓桐/
爸爸那個年代和我們這個年代玩的東西不一樣。他們那個時候喜歡在草地上滾鐵環(huán)、跳繩、打籃球還有跳房子。我喜歡玩手機、畫畫還有跳舞。但未來,我還是更想當一名烘焙師,這樣,吃生日蛋糕就不用花錢了。
/汪沁沁/
這是我畫的我和我爸爸媽媽不一樣的童年。我用“和諧號”當作分界線。爸爸媽媽的童年里,他們的教學樓就是一座小平房。他們最喜歡玩的游戲是跳大繩和跳房子。他們小時候玩的是紙飛機;到了我的童年就是真正的飛機,教學樓也成了真正的高樓。這就是我和我爸爸媽媽不一樣的童年。
/馬惜墨/
在學校我最喜歡聽同學講故事,在家我最喜歡看電視,電視里有無盡的快樂,有我最愛的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當然,電視里也偶爾會出現(xiàn)爸爸媽媽的童年,它們是真知棒,是跳房子,也可能是上弦的小青蛙。
/馬浚淇/
這是我的畫,畫上畫的是我正在描繪我將來的夢想。我將來想成為一名醫(yī)生,去年疫情爆發(fā)時,多虧了白衣天使我們才能戰(zhàn)勝病毒,所以我要向他們學習,成為一名偉大的醫(yī)生。
/蘇震峰/
這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就是當飛行員。我把我的抽屜當作我開的飛機的駕駛室,我坐在抽屜里,開著我的飛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我每天都會這樣玩,這就是我快樂的飛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