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偉
(遼寧省遼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藥劑科,遼寧 遼陽 111000)
消化性潰瘍?yōu)橐环N常見的疾病,其多發(fā)生在胃部及十二指腸,是一種慢性潰瘍。幽門螺桿菌為導致感染性消化性潰瘍的一個主要因素,且不根除Hp感染,不能有效的治愈此疾 病[1-2]。而藥物經(jīng)濟學為綜合了經(jīng)濟學、生物統(tǒng)計學及流行病學的學科,是針對同一個診斷的疾病的不同治療方案,觀察其成本、效果及收益之間的關系,進而全面分析藥物治療的合理性及安全性。藥物經(jīng)濟學能夠在臨床醫(yī)師在選擇藥物時起到指導作用,醫(yī)師不僅需要考慮藥物效果能否可以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而且還需要盡可能的減少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而在本次研究中,運用藥物經(jīng)濟學分析方法,將其作用于本院胃鏡檢查結果確診的Hp感染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當中,分析不同治療方案的成本效果,以期為臨床合理選擇治療藥物提供參考,并提醒醫(yī)師在選擇治療方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理的治療方案,減少藥物資源浪費[3]。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共篩選180例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胃鏡檢查確診,其中男性124例,女性56例。年齡在 20~80歲。所有患者的診療方案均完整,且療效評估指標清晰明確。
1.2 方治療法
1.2.1 第1組 本組共60例患者,藥物治療方案:奧美拉唑膠囊20 mg,每日1次;枸櫞酸鉍鉀膠囊2粒,每日3次;阿莫西林片0.5 g,每日1次;甲硝唑片每日3次,每次0.2 g。4周為1個療程。
1.2.2 第2組 本組共60例患者,治療方案包括法莫替丁片2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片0.5 g,每日3次;枸櫞酸鉍鉀膠囊2粒,每日3次;甲硝唑片0.2 g,每日3次。共治療6周。
1.2.3 第3組 本組共60例患者,使用藥物包括枸櫞酸鉍雷尼替丁片0.4 g,每日2次;硫糖鋁片0.75 g,每日3次;硫酸慶大霉素緩釋片8萬U,每日3次,甲硝唑片0.2 g,每日3次。共治療12周。
1.3 分析方法
1.3.1 成本-效果分析 同種疾病采用不同方案治療后,達到一定治療效果時所消耗的成本進行比較[4]。其中成本低的治療方案則為最優(yōu)的治療方案[5]。但是如果不同治療方案的成本相近,而治療效果較好的方案為最佳的治療方案。在成本效果分析中,就是將不適用貨幣來表示的衛(wèi)生服務結果,用較為合理的方式來表示,并將各個方案的成本、效果進行比較和分析。在臨床常規(guī)治療過程中,大部分臨床方案均是以治療效果作為一個衡量標準,但是由于治療效果不能用數(shù)字表示,因此用療程結束時的Hp清除效果作為一個衡量標準。而成本則為一個療程結束時,所能夠達到衡量指標時,所花費的總費用,即為成本-效果。
1.3.2 成本確定 成本確定是指患者治療期間藥物治療費用及檢查費用的總和。由于隨機抽取的病例均為門診患者,因此總和不包含護理費及床位費。見表1。
表1 3種方案的治療費用
1.3.3 效果的確定 在不同治療方案結束以后,若患者Hp培養(yǎng)基尿素酶試驗結果顯示為陰性,則為Hp全部清除[6]。在治療半年后,采取Hp檢查,結果顯示為陰性的患者為根除。
通過對比結果,3組患者的Hp清除率、根除率及潰瘍的愈合情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3種方案的治療結果
醫(yī)護人員在3組患者療程結束后對其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第1組患者中,40例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當中,出現(xiàn)了8例復發(fā),復發(fā)率達到20%;第2組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 36例,其中有4例復發(fā),復發(fā)率達到11.11%;第3組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30例,共6例復發(fā),復發(fā)率達到20%。3組患者的復發(fā)率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且第1組患者治療后無明顯不良反應,第2組出現(xiàn)1例惡心,使用多潘立酮片后好轉,第3組出現(xiàn)1例惡心嘔吐,使用多潘立酮片后好轉。3組患者無其他不良反應,且經(jīng)復查,其腎功能均正常。
對患者進行成本-效果分析,其目的在于尋找同一個治療效果所消耗的成本最低的治療方案[7]。成本-效果比(C/E)是在單位治療效果所消耗的成本,在使用不同的臨床治療方案的過程中,有的方案治療成本很高,所達到的效果也較好。這時就需要增加一個效果單位所用的成本,也就是增量成本效果比(△C/△E)[8],此指標說明一個治療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與另一個治療方案相比得到的結果。將3種方案從高到低進行排列,并以方案三為參照,其他兩種方案與第3種方案對比結果顯示為△C/△E。見表3。
表3 成本-效果分析
3.1 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選擇最為合適的治療方案 從本次研究的表2可以看出,3組療效并不存在明顯差異,但是從表3來看,患者所支付的治療費用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根據(jù)平均費用來計算,每對一個Hp感染患者進行治療,其第3種治療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最低,因此患者最為滿意。在臨床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由于廣告的投放及藥店銷售對藥物的促銷,患者更愿意接受第一種治療方案,盡管其效果較好,但是成本也有所增加。因此作為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人員,需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以科學為依據(jù),為患者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案。即在治療過程中優(yōu)先選擇第3種治療方案,若第3種治療方案無效,再選擇第一種和第二種治療方案。
3.2 合理使用藥物 隨著社會及醫(yī)療衛(wèi)生的發(fā)展,目前人們對醫(yī)療的需求逐漸增多,且需求更高[9-10]。因此臨床醫(yī)師的職責就是要選擇療效更好、成本更低的藥物,這也是所有患者、國家、醫(yī)療單位等所關心的問題。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國家用于全民醫(yī)療保健的費用也在增加,這就需要醫(yī)師及護士從自身做起,為患者選擇最經(jīng)濟合理的治療方案,控制好成本,減少醫(yī)療資源的浪費,在明確診斷后,遵從合理、有效且經(jīng)濟的原則,用最低的成本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進而更合理的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