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發(fā)動機搖臂式停缸系統(tǒng)研究

    2021-07-15 13:02:36施金彪任彥平
    柴油機設計與制造 2021年2期
    關鍵詞:油道升程凸輪軸

    施金彪,任彥平

    (1.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1208;2.綿陽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綿陽 621000)

    0 引言

    《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建議未來的Cafe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指標:2025年目標為4 L/100 km,2030年目標為3.2 L/100 km。傳統(tǒng)汽車發(fā)動機的油耗目標越來越具有挑戰(zhàn)性,各種降油耗的新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上得到了應用。發(fā)動機停缸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節(jié)能減排措施近年來受到各OEM的重視。

    在各類停缸技術中,有機械式的,也有液壓式的,有凸輪軸移動式的,有可變挺柱式的,也有可變搖臂式的。其中搖臂式停缸系統(tǒng)由于其成本低、布置方便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本文在某款發(fā)動機的缸蓋總成上進行了改造,布置搖臂式發(fā)動機停缸系統(tǒng)。通過設計、制造樣件、總成裝配、臺架測試和驗證,系統(tǒng)地介紹了搖臂式停缸系統(tǒng)的主要零部件及系統(tǒng)的各項性能,從系統(tǒng)角度較為全面地論述了整機應用的可行性。

    1 停缸系統(tǒng)設計

    1.1 發(fā)動機停缸系統(tǒng)原理

    在中低速小負荷工況下,節(jié)氣門接近關閉,每缸進氣壓力很小,導致泵氣損失很大。在這種工況下,停止一個缸或幾個缸的工作,可以大幅提高工作缸的進氣壓力,減少泵氣損失,增加有效功輸出,降低油耗。

    同時,同樣的工況下,工作缸進氣壓力提高,噴油增多,燃燒壓力和溫度升高,燃燒效率也得到提升,也可以降低油耗。

    搖臂式停缸系統(tǒng)主要包括電磁閥、停缸搖臂、挺柱三個關鍵部件,同時凸輪軸和缸蓋需要更改設計。電磁閥是普通的通斷電磁閥,控制油路的開關。

    其工作原理如下:

    當ECU監(jiān)控到發(fā)動機工況可進行停缸時,對停缸電磁閥通電,電磁閥將發(fā)動機油道和控制油道連通。發(fā)動機機油通過控制油道、挺柱進入停缸搖臂內,搖臂內鎖銷在機油壓力作用下回縮,使內、外搖臂脫離。凸輪驅動內搖臂空擺,外搖臂不動,實現(xiàn)氣門關閉。

    當ECU監(jiān)控到發(fā)動機負荷增加,需增加發(fā)動機功率輸出,對停缸電磁閥斷電,搖臂內鎖銷端油壓消失,在鎖銷彈簧力的作用下,鎖銷伸出,使內外搖臂卡合,實現(xiàn)正常的氣門開閉。

    1.2 缸蓋更改設計

    原發(fā)動機為三缸機,改為第二缸具備停缸功能。原缸蓋為普通液壓挺柱結構,進排氣側各有一根油道給液壓挺柱供油,本次開發(fā)的搖臂式停缸系統(tǒng)需要專門油道給搖臂提供油壓,考慮到油壓的穩(wěn)定性,決定把普通液壓挺柱替換為雙油道挺柱,這樣就需要另外一路機油提供給雙油道挺柱。為完成此功能,設計一個方型油道支架,安裝在缸蓋上,支架內設計電磁閥安裝孔、橫向油道和豎向油道,在臺架上專門安排一路機油進入橫向油道,通過電磁閥,再通過豎向油道進入缸蓋,缸蓋上設計4根斜油道,通到液壓挺柱的上部控制油道,具體方案見圖1。

    圖1 缸蓋更改設計圖

    1.3 凸輪軸更改設計

    對進排氣凸輪軸的第二缸凸輪進行更改,改成三凸輪結構,即原來的一個凸輪改成三個凸輪,圖1中凸輪軸一項,中間為高升程,兩邊為零升程,高升程與停缸搖臂的內搖臂配合,零升程與停缸搖臂的外搖臂配合,實現(xiàn)停缸功能。

    1.4 雙油道液壓挺柱設計

    把原普通液壓挺柱替換為雙油道液壓挺柱,增加一個油道,給停缸搖臂提供控制機油,安裝尺寸保持不變,見圖2。

    圖2 雙油道液壓挺柱剖面圖

    1.5 停缸搖臂設計

    停缸搖臂的主要結構和外形和普通搖臂相似,但搖臂體分成了內搖臂和外搖臂,內外搖臂通過鎖銷機構連接,實現(xiàn)鎖止和解鎖兩種狀態(tài),對應凸輪大升程和零升程。鎖銷機構由鎖銷、鎖銷彈簧、鎖銷彈簧座及外搖臂的鎖銷孔構成。內外搖臂在氣門端通過銷子連接,并通過復位彈簧使內搖臂在下行后能復位上行。見圖3。

    圖3 停缸搖臂剖面圖

    2 停缸系統(tǒng)測試

    2.1 停缸搖臂響應時間測試

    2.1.1 測試原理和臺架

    把被測搖臂放在臺架工裝上,激光位移傳感器對準鎖銷,在示波器上讀出鎖銷從開始運動到運動終了的時間,即為響應時間,見圖4。

    圖4 響應測試臺架

    2.1.2 響應時間標準確定

    確定Spec: t<=15 ms。計算方法如下:

    以3 000 r/min為停缸使用的最高轉速,即曲軸50 r/s,凸輪軸25 r/s,每轉40 ms。在鎖止動作時,當有升程時內搖臂下行,鎖銷不能伸出,是不能切換的。在解鎖動作時,當有升程時內搖臂壓在鎖銷上,壓力使鎖銷不能移動,即不能解鎖。因此切換必須在基圓上進行,基圓段約占一周2/3,40×2/3=27 ms, 根據(jù)上述計算和經驗,選取15 ms作為響應時間的上限,27/15=1.7,15 ms的spec安全系數(shù)為1.7,確保切換可以順利進行。

    2.1.3 響應時間測試結果(包含低溫和高溫)

    高溫測試結果和低溫測試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 中高溫響應時間測試結果

    表2 低溫響應時間測試結果

    油壓在1.2 bar以下,響應時間不能滿足要求。

    從測試結果可知,25℃以下,響應時間不能滿足要求。

    對于測試響應時間不合格的低溫低油壓區(qū)域,后續(xù)在發(fā)動機開發(fā)時需注意,不能在這些區(qū)域進入停缸模式工作,即標定時要避開。

    2.2 凸輪軸工作狀態(tài)測試

    2.2.1 氣門升程測試

    氣門升程測試是測試凸輪軸旋轉時氣門的開啟高度,評判標準是設計的理論氣門升程型線。正常狀態(tài)見圖5,實測最大氣門升程10 mm,與設計值吻合。停缸狀態(tài)見圖6,氣門升程理論值應為0,實測氣門升程±0.06,屬于測量誤差,實際氣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從實測升程可知,正常狀態(tài)和停缸狀態(tài)的氣門升程均滿足設計要求。

    圖5 正常狀態(tài)凸輪軸一周進氣門升程

    圖6 停缸狀態(tài)凸輪軸一周進氣門升程

    2.2.2 凸輪軸扭矩測試

    由實測凸輪軸扭矩可知,一缸和三缸的瞬態(tài)扭矩在停缸和不停缸狀態(tài)下基本一致,二缸不停缸時與一、三缸接近(見圖7),二缸在停缸時扭矩接近零(見圖8),說明二缸在停缸狀態(tài),凸輪只驅動內搖臂運動,外搖臂不動,氣門彈簧不動,體現(xiàn)在凸輪軸上扭矩為零,符合預期。

    圖7 正常狀態(tài)進氣凸輪軸扭矩

    圖8 停缸狀態(tài)進氣凸輪軸扭矩

    2.3 耐久試驗

    耐久試驗做三種狀態(tài)(大升程、零升程、切換耐久),在耐久試驗臺架上進行,見圖9。

    圖9 耐久試驗臺架

    2.3.1 大升程耐久試驗

    大升程耐久試驗就是保持不停缸狀態(tài),即保持停缸搖臂處于鎖止狀態(tài),二缸一直處于高升程,按耐久規(guī)范運行300 h。

    試驗后檢查零件狀態(tài),搖臂無異常磨損或斷裂失效,檢測搖臂關鍵指標參數(shù),均滿足圖紙要求。試驗結果合格,達到應用要求。

    2.3.2 零升程耐久試驗

    零升程耐久試驗就是保持在停缸狀態(tài),即保持停缸搖臂處于解鎖狀態(tài),二缸一直處于零升程,按耐久規(guī)范運行300 h。

    試驗后檢查零件狀態(tài),搖臂無異常磨損或斷裂失效,檢測搖臂關鍵指標參數(shù),均滿足圖紙要求。試驗結果合格,達到應用要求。

    2.3.3 切換耐久試驗

    切換耐久試驗是通過電磁閥控制停缸搖臂,使凸輪在這一圈是高升程,下一圈是零升程,如此循環(huán),完成300萬次循環(huán)。記錄電磁閥的通電次數(shù)和接近開關采集的搖臂切換次數(shù)。實測數(shù)據(jù)顯示,通電次數(shù)和切換次數(shù)一致,試驗結果合格,見圖10。

    圖10 切換試驗臺架和設備

    3 結論

    (1)通過設計、制造搖臂式停缸系統(tǒng),實現(xiàn)該系統(tǒng)能夠工作,可以進行大升程和零升程的來回切換。

    (2)通過停缸搖臂響應試驗,初步掌握響應時間和油壓、溫度的關系,為將來建立復雜的控制模型打下初步基礎。

    (3)通過測量獲取大升程狀態(tài)和停缸狀態(tài)凸輪軸扭矩數(shù)據(jù)、正常狀態(tài)和停缸狀態(tài)的氣門升程數(shù)據(jù),總體正常,可作為將來凸輪軸結構優(yōu)化參考。

    (4)通過大升程耐久試驗、零升程耐久試驗和切換耐久試驗,證明該機構的耐久性和切換可靠性合格,已達到應用要求。

    猜你喜歡
    油道升程凸輪軸
    活塞波浪形內冷油道位置的工業(yè)CT測量
    無損檢測(2022年8期)2022-08-24 03:07:20
    旋轉擠壓縮小鋁合金壓鑄件油道孔徑的工藝
    機械制造(2022年4期)2022-05-10 12:10:36
    油道撐條整列機構及對齊粘接工藝
    兩級可變式氣門升程系統(tǒng)試驗研究
    油道復雜汽車件工藝開發(fā)及改進
    寶馬可變氣門升程系統(tǒng)簡介
    EGR閥升程規(guī)律對重型柴油機瞬態(tài)工況排放特性的影響
    凸輪軸高速數(shù)控磨削在位測量技術
    凸輪軸孔軸線與止推面垂直度超差問題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21
    Delphi公司的新型電動凸輪軸相位調節(jié)器
    南城县| 闽清县| 民勤县| 大同县| 镇沅| 寿阳县| 普兰店市| 福州市| 乌海市| 清原| 天台县| 孝感市| 清河县| 四平市| 卓尼县| 安阳县| 吉隆县| 津市市| 保亭| 拉萨市| 姚安县| 抚顺市| 财经| 衡阳县| 来宾市| 宁远县| 甘孜县| 临邑县| 仁怀市| 和平县| 宜宾县| 红安县| 沈丘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兰坪| 宜宾市| 德阳市| 姜堰市| 富裕县| 噶尔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