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齋藤孝
最近我開始學習大提琴。雖然我早已放棄演奏樂器,但如今年近半百,重拾樂器反而別有一番樂趣。我是那種嫌去教室上課麻煩的人,于是索性請老師上門教學,而且三周才上一次。比起想馬上見到效果,我首先要保證自己能游刃有余地堅持下去。
學完最基礎的知識后,老師問我:“你是想慢慢學習,還是想盡快學會演奏曲子呢?”我馬上回答:“我想盡快學會演奏自己喜歡的曲目?!庇捎谛r候練習拜厄的曲子受挫,我對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非常抵觸,最怕一點點地從基礎練習做起。那種必須按順序把枯燥無味的練習曲逐一彈熟的學習方式讓我很痛苦。我曾經(jīng)因為在家提不起興趣練習,所以上課時經(jīng)常被老師要求重練。就這樣,在發(fā)現(xiàn)彈鋼琴的樂趣之前,我因為討厭上課而打了退堂鼓。
從那時起,我一直認為只有耐得住枯燥練習的人才能在演奏樂器這個獨特的領域中生存下去,然而在這次的嘗試中,“興之所至”取代了“一成不變”。我不需要每天一絲不茍地練習,只要抽空練習就好;不需要機械地重復無聊的基礎訓練,只要練自己喜歡的曲目就好。因為方式靈活,所以我上課完全沒有壓力,老師還夸獎我:“你進步很快呢,已經(jīng)可以讀譜了?!边@讓我非常高興,即使按弦的指尖已經(jīng)有些刺痛,我還是堅持練習,不,是快樂地練習,然后翹首以待下一次上課。
其實仔細想想,曾讓我感到害怕與痛苦的是練習方法,而非彈鋼琴本身。我不是不適合彈鋼琴,而是不適合練習拜厄的曲子,如果當年的學習方法能有所不同,也許我會喜歡上彈鋼琴。
(秋水長天摘自江西人民出版社《學會學習:從認知自我到高效學習》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