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潮 周穎 覃毅 譚思婷 車青青
初冬時節(jié),同學們迎來了“獨秀之夜——校園里的詩朗誦晚會”。在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讀寫能力提升工程”建設活動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傳播優(yōu)秀的新詩作品,讓同學們身臨其境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文化生機與精神活力,增強對詩歌藝術魅力的體驗效果,營造書香和詩意的校園文藝生活氛圍,2020年11月10日,由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桂學研究院、廣西師大文學院新詩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心、望道記錄社共同策劃、聯(lián)袂舉辦的“獨秀之夜——校園里的詩朗誦晚會”,在廣西師范大學雁山校區(qū)獨秀書房如期舉行。望道記錄社社長劉紅、副社長霍東升出席了此次活動。本次晚會由郭蓉蓉、吳璐、陳瑜主持,文學院19級選修詩歌創(chuàng)作課程的100多位同學既是組織者、朗誦者,又是熱心觀眾。
伴隨著悠揚的開場樂聲和主持人的熱情介紹,詩歌朗誦晚會緩緩拉開序幕,朗誦表演在第一組同學聲情并茂的《我欠你一個偉大的啞巴入門》朗讀聲中展開,他們以柔中帶剛的語調,渲染了全場的氣氛,恰如其分地演繹了著名詩人臧棣穩(wěn)健而又睿智的詩意內涵,讓現(xiàn)場觀眾不自覺地步入詩歌的藝術殿堂。該詩曾獲“2018年度人民文學獎”的詩歌獎,也收錄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尖銳的信任叢書》中,詩人臧棣在他的系列詩作中,對當代人生硬地從工具理性的立場出發(fā),簡單粗暴地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忽略感性和溫暖地同天地萬物和諧共處的行為方式進行深刻反思。這也正是“獨秀之夜”選擇在獨秀書房舉行的一個主要原因,即通過朗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一些詩集章節(jié),增強同學們對詩意地棲居這一文化主旨的感受和體驗,以發(fā)自肺腑的詩歌朗誦形式,去抵制工業(yè)社會與消費主義時代對人的異化,力求獲取一種智慧生活的精神力量。
第一組表演完畢,穿插了一首《獻給黃昏的星》的獨誦,感傷而又堅強的誦讀語調撥動了全場觀眾的心弦。隨后,第二組同學登場,一首聲情并茂的《一片槐樹葉》讓觀眾深切感受到海外游子對故鄉(xiāng)、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詩中深沉和真摯的情思透露出詩作者紀弦的心靈顫動與心潮波瀾。緊接著是以粵語與國語交織朗誦的《當你老了》一詩,別開生面的演繹方式,在混合殊言別語的朗誦聲中充滿了深情厚誼,藝術再現(xiàn)了那種忠貞不渝的愛戀。第三組以及之后各組同學依次上臺進行朗誦表演,全場觀眾靜靜地感受會場內詩歌營造的精神氛圍,大家共同在三毛的《如果有來生》中感受一份難忘的心緒,一份未了的情緣;在聞一多的《祈禱》中體會對現(xiàn)實的反思,對光輝燦爛的人文歷史的歌頌;在艾青的《生命》中思索生命的活力和永恒;在羅伯特·弗羅斯特的《The Road Not Taken》中探尋人生道路的選擇。
晚會的藝術演繹形式還不止于此,中場時趙健男的竹笛獨奏《沂河歡歌》歡暢悠揚,余音繞梁。而各種表演風格也令人眼花繚亂。節(jié)目《我喜歡你是寂靜的》用歌聲吟唱詩人渴望得到愛人回應的看似溫和實則熾熱的強烈情感。隨著視頻的穿插播放,觀眾跟隨詩人西川的節(jié)奏,走進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空間。西川的《虛構的家譜》《眺望》《開花》這三首詩作讓觀眾深切感受到他時而冷靜深沉,時而激情澎湃的詩情脈搏。詩朗誦《蟲豸的夢想》為晚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朗讀者用特別的音色詮釋了“蟲豸”的理想與現(xiàn)實、精神與生存的矛盾沖突,并在晚會的尾聲中娓娓道出希望通過詩歌的視角“看到另一種真實”,“看到自己的圓滿自由”的期盼。
表演者以一首首詩朗誦,將觀眾帶到詩歌世界中,與詩情畫意融會貫通。一字一句潛入心底,一語一調充滿深情厚誼,臺上聲情并茂,臺下掌聲陣陣,朗讀者與觀眾一起共饗聽覺美、視覺美的文藝盛宴。
詩歌朗誦完畢,詩歌創(chuàng)作課程班11個小組的全體同學依次上臺合影留念,用影像記錄這個燈火通明而又格外溫暖的詩意之夜?!蔼毿阒埂@里的詩朗誦晚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圓滿落下帷幕,大家相信與生命同行的詩歌旅程仍將繼續(xù)前進,一往無前。
現(xiàn)場觀眾秦嘉藝同學深切感受到詩歌作品所帶來的審美效應:“朗誦晚會的氛圍非常好,讓人感受到大家對詩歌的熱情和喜愛,同學們的朗誦表演都很好,有些同學聲情并茂的朗誦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晚會組織者之一韋思怡同學在現(xiàn)場氛圍的感染下深有感觸,她說:“我們所做的這場活動,離不開桂學研究院、新詩中心的老師的指導,老師很用心地給出專業(yè)性的建議,同學們也積極參加。也很感謝各個小組的同學精心準備的精彩節(jié)目,今晚演出的成功是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結果。”
桂學研究院副院長、新詩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心主任梁潮老師參與本次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他深有體會地表示:“詩歌創(chuàng)作這門課程,應該做成一門強調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現(xiàn)在老師、同學們將它從教室的課堂延伸到充滿人文精神氛圍的獨秀書房,正好符合獨秀書房作為‘人文實驗室的特征。我覺得大學校園里的詩朗誦晚會這種活動形式應該繼續(xù)開展下去,將詩歌的課堂教學延展成為校園的文化行為,將詩歌教學延伸到詩朗誦與詩創(chuàng)作的實訓活動之中,通過詩朗誦等操作方式,為進一步開展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作鋪墊,切實提升同學們的詩歌鑒賞能力與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希望大家一起為培養(yǎng)更有人文情懷的師大學子、營造一個更具藝術魅力和文學溫情的校園文化氛圍多做一點點事情。”
秋收冬藏,愿大家在望道記錄社、詩歌創(chuàng)作課堂、桂學文化氛圍和獨秀書房的環(huán)境中,一起共同分享這份溫馨和美好,泡一壺清茶,燃一炷清香,品一些好詩。愿詩意讓你三冬溫暖,愿你一路有詩相伴而行,抬頭仰望星空,走向春天與遠方……
梁潮,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詩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心主任,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桂學研究院副院長。出版著作多部,發(fā)表論文多篇,曾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發(fā)表詩歌、小說、攝影、篆刻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