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慧
【摘要】德育是學校教育開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長久以來都被眾多的教育者所關注,隨著教學背景的逐漸變化,對于德育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在教育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需要提高注意力并探究有效的解決方法對問題進行妥當?shù)奶幚?,要充分地發(fā)揮德育教學的功能,讓學生能夠發(fā)展成為高素質人才。教師首先要明確德育管理的內涵,從各個途徑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來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本文將研究小學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德育管理,小學階段,問題對策
引言:德育管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其中所包含的內容十分的廣闊,需要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進行持續(xù)的探索與大膽的應用,同時不斷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管理方法并積累德育管理的經驗,精準地把握德育管理的內涵與結構,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來調整工作的方式。教師需要和班內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注重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將德育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
一、貼近實際生活,優(yōu)化德育效果
小學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德育的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如此一來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德育管理的學習中,能夠自覺地服從教師的教導而不至于因為年紀較小而產生叛逆的心理。實際生活與德育管理息息相關,其能夠讓學生得到正確價值觀的影響,進而從小便樹立良好的行為觀念。學生目前對于德育管理還沒有十分深刻的認知,因此教師在開展相關工作時需要盡可能地從生活當中挑選恰當且易懂的例子來具體闡述,讓學生都能很快的明白教師想要向他們說明的道理,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德育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比如說,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如果在生活中看到有人亂扔垃圾會怎么做,是會置之不理還是上前撿起并扔進垃圾桶。
教師要想辦法來對德育的效果進行優(yōu)化,可以采取諸如多媒體技術和希沃白板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為學生播放與德育管理相關的教學視頻,這樣一來能夠豐富德育管理的教育內容并讓學生有所收獲,能夠把教育的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教師要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實際的內心需求,并選擇一些名人名言等張貼到教室的空白墻面上,或者在班級空地放置書架,在其中放一些帶有精美插圖的德育書籍,呼吁學生在學習之余去翻閱。如此一來,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德育的效率并優(yōu)化其效果,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那榫胺諊?,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影響。與直接對學生灌輸?shù)掠碚撓啾龋伺e更加有效。
二、樹立學習榜樣,提升德育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年齡較小,很容易受到周圍事物和人的影響,并且他們的模仿意識極為強烈,對榜樣有著濃厚的崇拜之情,時常會幻想成為像榜樣一樣的人。小學教師在開展德育管理工作時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并發(fā)揮其帶頭示范作用,在班內設置流動紅旗,并向學生說明如果有學生在校園中見義勇為、拾金不昧或者幫助他人等行為就會獲得流動紅旗。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顯著進步進行表揚,以此來發(fā)揮言語激勵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德育管理的模式中,其效果并不能夠達到教師的預期,甚至其工作進展的過程極為緩慢,學生不配合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來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讓班內學生都能夠在其中實現(xiàn)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并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征得家長的配合,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與家庭環(huán)境,讓其能夠受到持續(xù)的德育教育的影響,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家校合作的效果。
三、轉變管理觀念,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
德育管理工作大多浮于表面的形式,無法讓其扎根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因而,教師需要切實提高對于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并轉變管理的觀念。教師要經常性的向其他優(yōu)秀教師取經,詢問其工作的方式并借鑒,將其靈活高效的運用到本班的德育管理中。除此之外,教師要讓本班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德育管理中,學生的地位與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
教師要自覺地創(chuàng)新德育管理的工作模式,不能只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shù)掠睦砟睿鴳撨M一步加強與學生的思想道德交流,比如說教師可以向學生列舉主題——老人摔倒該不該扶,讓學生圍繞主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老人摔倒會不會扶,并讓他們闡述自己的理由,接下來堅定地告訴學生尊老愛幼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美德,應當扶起摔倒的老人。
四、提供相應平臺,進行理論實踐
小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平臺,讓學生可以在其中鍛煉自身的能力并實現(xiàn)各方面素養(yǎng)的提高與發(fā)展。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建設美麗校園的活動,讓學生打掃班級以及學校衛(wèi)生,養(yǎng)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意識,初步建立職業(yè)平等觀念。
教師要不斷地完善德育管理的結構,讓他們能夠將自己在課上學到的有關德育管理的概念進行實踐,而不是讓其成為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唯有實踐出真知,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否在德育管理中得到了提升,其最終的檢驗標準是要看學生是否能夠很好的將理論轉化為行動,真正將其內化到自身的行為當中。
結束語:
小學教師在德育管理過程中深入地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調整工作的方式,提高對于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思考應該以何種對策來解決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學科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同時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周圍事情的是非對錯,進而形成正確的三觀,通過在教師的引導下糾正自身存在的錯誤觀念,將正確理念踐行在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喬桑杰.基于個性化的小學管理工作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0(14):74-75.
[2]賴淦元.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J].新課程,2020(16):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