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STEM教學理念逐漸被應用于各個階段的教學當中,特別是在小學科學這種幫助學生探索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的學科中。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正確應用STEM教學理念,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诖?,本文將基于STEM教學理念,對小學科學的課程開發(fā)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STEM理念;小學科學;課程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2-0072-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TEM teaching concepts have gradually been applied to teaching at all stages, especially in the disciplines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hat help students explore the objective laws of nature. Therefore,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STEM teaching concepts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can well inspir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science knowledge,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conduct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EM teaching.
【Keywords】STEM concept;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是由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組成,簡言之就是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shù)學。這樣的教學理念涵蓋了多元化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客觀世界,并能將這些理解和認識實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十分強大的包容性和兼容性。因此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應用STEM教學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也需要教師加強對STEM教學理念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充分發(fā)揮STEM教學理念的優(yōu)勢,有效應用到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以STEM教學理念為基礎,構(gòu)建科學的教學情境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和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在不同階段的教學活動中,都要對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jié)合的模式。最重要的是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傳統(tǒng)教學觀念存在滯后性,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作為課堂的主導者,以單一的教學方法向?qū)W生機械地灌輸知識點。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師就可以以此為課程開展的前提,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多增加一些實踐課程,構(gòu)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其中STEM教學理念就能有效將教學情境與小學科學學科充分結(jié)合起來,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吸引到課堂上,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模仿并練習教師的操作流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和經(jīng)驗積累。
例如,教師在講解《校園的樹木》這一節(jié)課時,就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學校的操場上,學校操場中種植的樹木就是最好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觀察不同品種的樹木,再分別讓學生回答每一種樹由哪幾部分組成,教師進行補充,最后得出每一種樹木都是由樹干、樹冠、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分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并且樹的茁壯生長還需要一定的生存環(huán)境。這種由學生親自試驗的科學課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精神,并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
二、充實教學內(nèi)容,利用STEM教學理念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
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廣泛應用STEM教學理念可以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拓展,充實并豐富教學內(nèi)容。首先,在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涉及的知識環(huán)節(jié)是生活中的實物、現(xiàn)象和情景,會涉及許多生物、化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簡單抽象的描述無法讓學生直觀地融入課程的學習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在小學階段尚未發(fā)育成熟,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理解事物的主導,此時利用STEM教學理念就可以將一些教學資源整合到一起,對跨學科的知識進行整合和歸納,將抽象的知識變成形象的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其次,STEM教學理念的應用可以豐富并充實小學科學課程的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不再局限于表面的知識,而是可以將教材以外的拓展知識結(jié)合到教材中。這樣不僅可以使小學科學課程的課堂形式更豐富,還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知識面和眼界也變得更廣闊。
例如,教師在講解《種植我們的植物》這一課程的時候,涉及了許多生物知識,STEM教學理念能將生物知識跨學科地轉(zhuǎn)換到科學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簡單的種子結(jié)構(gòu)、培育方法等知識,還可以為學生拓展課外的知識,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在課下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實際種植一顆種子并記錄種子的成長過程,在種植和培育中遇見不懂的問題可以自主借助查閱書籍、上網(wǎng)瀏覽、詢問父母等方式來探尋問題的答案,還可以在課下與同學交流經(jīng)驗和心得。這個過程不僅鞏固了學生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還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的廣度,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心和耐心,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
三、加強教學實踐探究,利用STEM教學理念開闊學生的眼界
STEM教學理念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不僅表現(xiàn)在教學課堂中,還體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在小學科學課程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課程進度和學生的吸收程度布置一些教學實踐作業(yè)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學實踐的內(nèi)容在課程結(jié)束后利用信息技術補充課堂教學之外延展的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量,強化學習效果,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跟緊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腳步,明確科學發(fā)展觀的目標。
例如,教師在講解《云的觀測》這一課時,因為課程時間的局限性,教師很難在一節(jié)課內(nèi)讓學生用肉眼觀察云的變化,所以就可以在夏季雨水的多發(fā)期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對不同時期的云朵變化進行觀察,通過不同時期的云朵變化和對比,學生就可以初步地了解云量的多少決定了當天是陰天還是晴天,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根據(jù)云的變化來預測天氣。STEM教學理念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應用,能充分將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科學知識廣泛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保持對科學探究的熱情。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廣泛應用STEM教學理念是小學科學教育的必然需求,應用STEM教學理念不僅營造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構(gòu)建了立體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實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目標,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響應國家科學發(fā)展觀的意識,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和眼界的開闊,落實了國家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要求,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陸惠.基于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STEM項目的課程開發(fā)與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學生版),2020(05).
[2]劉順娟.STEM教育理念引領下的農(nóng)村小學科學實踐活動課程探索[J].文存閱刊,2019(06).
[3]王笑.淺析基于新基礎教育下的STEM課程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運用[J].好日子,2019(19).
[4]倪淵.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堂的實踐研究——淺談小學低年級工程思維培養(yǎng)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8(11).
[5]葉晉昆.小學科學課程中STEM教育資源的開發(fā)策略研究[J].新課程評論,2020(03).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