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佩嫦 陳彩蓉 況玉蘭 王秋香 趙曉英 李艷紅 陳婉樂
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過程中,卵巢低反應(POR)患者并不少見,且年齡與卵巢反應性呈負相關[1]。年輕患者的卵巢反應性較高齡患者好,但不是所有的年輕患者在IVF?ET過程中都能對超促排卵有良好反應,而對此類患者采用何種促排卵方案仍未有定論。本研究通過對前次IVF?ET 周期采用長方案失敗的年輕POR 患者在重復周期采用微刺激方案和卵泡期高孕激素狀態(tài)下促排卵(PPOS)方案臨床結局的比較,探討年輕POR 患者合適的促排卵方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1)納入標準:①20 歲≤女方年齡<35 歲,性生活正常,未避孕一年以上未妊娠者;②POR 的診斷參照博洛尼亞標準[2];③本取卵周期為第二周期,前一周期IVF?ET 助孕后未妊娠且沒有冷凍胚胎;④本次新鮮取卵周期取卵后取消移植,全胚冷凍,并在取卵后3 個月內行凍融胚胎移植。(2)排除標準:①IVF?ET 禁忌癥:高血壓、有臨床癥狀的心臟病、糖尿病、惡性腫瘤;②接受過單側或雙側輸卵管切除手術、卵巢手術及卵巢放療、化療;③合并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病變、宮腔粘連及子宮畸形;④男女雙方或其中一方有染色體核型異常(不包括染色體多態(tài)性);⑤患遺傳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⑥自然流產≥2 次;⑦反復種植失敗。選擇2015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清遠市人民醫(yī)院)生殖中心診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年輕POR 患者進行第二周期助孕時的臨床資料,按照重復周期助孕方案不同分為微刺激方案組(A 組,n=30)和PPOS 方案組(B 組,n=30)。
1.2 方法(1)促排卵方案。A組:月經周期第2 d給予枸櫞酸氯米芬片100 mg/d,口服;尿促性素150 U/d,肌肉注射,均持續(xù)至扳機日。B 組:月經周期第2 d 給予黃體酮軟膠囊400 mg/d,口服;尿促性素150-300 IU/d,肌肉注射,均持續(xù)至扳機日。兩組患者均根據血清雌二醇(E2)水平調整促性腺激素(Gn)用量,當1 個優(yōu)勢卵泡直徑≥19 mm,或2-3 個優(yōu)勢卵泡≥18 mm,血E2 達到平均每個優(yōu)勢卵泡(≥14 mm 卵泡)250-300 pg/ml 時,停用Gn,當晚注射絨促性素6000-10000 IU 扳機(當天作為扳機日),扳機后36 h 在超聲引導下經陰道穿刺取卵,常規(guī)行體外受精或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受精。兩組病人取卵后均取消新鮮移植,胚胎培養(yǎng)3d 后冷凍。(2)胚胎冷凍解凍。采用玻璃化冷凍方法。胚胎冷凍及解凍試劑、冷凍載體(Cryo?top)均購自日本加藤(Kitazato)公司,胚胎冷凍及解凍步驟按試劑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3)凍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宮內膜準備方案。①自然周期凍融胚胎移植:在自然月經周期第10 d 開始通過陰道B 超和血清黃體生成激素(LH)監(jiān)測排卵,至卵泡排出。排卵后第3 d 進行卵裂胚解凍移植。②人工周期凍融胚胎移植:適用于自然周期無排卵的患者,從月經或撤退性出血的第2-3 d 起,戊酸雌二醇2-8 mg/d,口服。8-14 d 后根據B 超監(jiān)測子宮內膜厚度,酌情調整戊酸雌二醇劑量;當子宮內膜≥8 mm 時,肌肉注射黃體酮注射劑40-60 mg/d,在添加黃體酮第4 d 移植D3 胚胎。(4)黃體支持方案。移植后每天給予黃體酮注射劑40-60 mg 肌肉注射,孕7-8 周減量,妊娠者維持至移植后8-10 周或者黃體酮陰道緩釋凝膠每天90 mg 陰道給藥,妊娠者維持至移植后8-10 周。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胚胎評分標準受精后第3d(D3)按照Peter卵裂期胚胎評分系統(tǒng)對卵裂期胚胎質量進行評估,本研究中D3 可用胚胎為6 細胞Ⅲ級以上胚胎,D3 優(yōu)質胚胎為正常受精且D3 為7-9 細胞Ⅰ-Ⅱ級胚胎。
1.4 觀察指標Gn 總量,Gn 天數,扳機日雌二醇(E2)值、獲卵數、成熟卵子數、受精率、D3 可用胚胎數、D3 優(yōu)質胚胎數、臨床妊娠率、胚胎種植率、繼續(xù)妊娠率、活產率新生兒出生體質量。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及Fisher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30,例(%)]
2.2 兩組患者促排卵中后期實驗室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促排卵周期實驗室指標比較(n=30)
2.3 兩組患者凍融胚胎移植周期的臨床妊娠結局比較A 組中有7 例無可用胚胎移植,B 組中有6 例無可用胚胎移植,兩組患者臨床妊娠結局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凍融胚胎移植周期的臨床結局比較
POR 是卵巢對Gn 刺激反應不良的病理狀態(tài),主要臨床表現為卵巢刺激周期中Gn 用量多、發(fā)育成熟的卵泡少、扳機日血E2 低、獲卵數少、周期取消率高及臨床妊娠率低[3]。2016年POSEIDON工作組將低預后人群按年齡、卵巢儲備、既往超促排卵周期中卵巢不同反應分為4 組,其中年齡≤35 歲預期低反應人群為G3組[4],此類年輕POR患者在IVF助孕過程中應當采用哪種助孕方案目前仍未有定論。GnRHa 激動劑長方案因卵泡發(fā)育同步性好而廣泛應用于IVF/ICSI中,但POR患者應用GnRHa激動劑長方案容易出現垂體抑制過深,導致Gn 用量增加、用藥時間長,獲卵數低及周期取消率高等情況[5,6]。有報道PPOS方案可改善正常反應人群重復周期的卵母細胞和胚胎的質量,獲得良好的臨床結局[7]。然而,年輕卵巢低反應人群長方案降調節(jié)失敗后采用PPOS方案能否獲益還有待研究。
對卵巢正常反應人群而言,Gn 劑量與獲卵數呈正相關。對POR 患者來說,為增加獲卵數,有學者嘗試了增加Gn 劑量的方法,然而增加Gn 劑量非但不能顯著增加獲卵數,還可能引起卵母細胞的代謝異常、核/質成熟不同步、微管混亂等,導致卵母細胞質量受損。有研究指出在預期POR 患者中,微刺激方案能夠在獲得與常規(guī)促排卵周期相似的卵母細胞數目的同時提高正常受精率,提示微刺激方案能獲得相對質量更好的卵母細胞[8]。但POR 患者應用微刺激方案促排卵過程中容易出現早發(fā)LH 峰,導致周期取消率升高。PPOS 方案,即卵泡期給予外源性的孕激素類藥物,模擬黃體期高孕激素的生理狀態(tài),通過下丘腦前腹側室旁核與弓狀核的孕激素受體介導,抑制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脈沖性分泌,進而抑制內源性LH 峰的出現,并獲得較好的臨床妊娠結局[9]。然而,對年輕POR患者GnRH激動劑長方案失敗后的重復IVF周期中,微刺激方案和PPOS 方案兩種方案治療效果的對比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微刺激方案相比,PPOS 方案可明顯提高獲卵數、D3 可用胚胎數和D3 優(yōu)胚數,也提高臨床妊娠率及胚胎種植率,雖活產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但PPOS組呈現升高趨勢,提示PPOS方案略顯優(yōu)勢。
綜上所述,年輕的POR 患者在IVF 助孕過程中期望值高,在常規(guī)方案嘗試失敗后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與微刺激方案相比,POR 患者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重復周期中卵泡期高孕激素狀態(tài)下促排卵方案可提高獲卵數、D3 可用胚胎數和D3優(yōu)胚數、臨床妊娠率及胚胎種植率,但不能改善其助孕結局。由于本研究樣本數少,且為回顧性分析,確切的結論有待大樣本、多中心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