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程性質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綜合教學平臺數據性、記錄性的顯著優(yōu)勢,開展基于云班課的翻轉課堂實踐研究,總結經驗教訓為更好的開展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翻轉課堂;計算機基礎課程;移動學習
一、移動學習的時代屬性
近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推進教育領域改革中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隨著無線移動技術和WAP?等技術日趨成熟,移動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融合,?一個全新的概念——移動學習在教育領域應運而生。移動學習是指依托于移動設備,如手機、平板等,開展的教師和學習者之間互通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被認為是未來教育領域的又一主戰(zhàn)場。
移動學習在教學中的作用體現為以下三點:第一、便利性。移動智能終端使得學習更自由,不再局限于有線連接,真正實現了“4A”學習,使得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學習成為可能。第二、普及性。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是移動學習成為教育寵兒的主要因素,也使得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域享受公平教育成為可能。第三、個性化。移動學習可以解決不同水平學生的求學需求。
二、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不僅要針對計算機專業(yè)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更要面向非計算機專業(yè)開設信息技術課程?!薄队嬎銠C基礎》是高校面向非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一門最為普遍的公共必修課,在高校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僅為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服務,同時也為訓練學生的職業(yè)崗位能力服務,還是學生通過CEAC(國家信息化計算機教育認證)考試的輔助課程。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表現出時間有限性和實踐高度性等特點,一方面,除計算機專業(yè)以外,計算機類課程僅作為輔修或公共基礎課程開設,課時安排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學生計算機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zhèn)鹘y(tǒng)的教學花費過多的時間在基礎知識的講授上,可供學生自主練習實踐提升的時間甚少?;谝陨蟽蓚€主要原因,我們迫切需要尋找基礎授課及實踐提升時間上的平衡和方式上的變革。
三、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翻轉課堂實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本質上而言翻轉的是知識講授和能力拓展的時間順序,學生在課外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知識初步吸收,將課堂內的時間分配合理化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課堂變成師生和生生互動的場所。移動學習的介入則是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推進到更有實踐意義的軌道。
在教育領域,我們今天所指的移動學習更多是依托專業(yè)軟件平臺開展的有組織、可管理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專業(yè)教學平臺最大優(yōu)勢是規(guī)范化管理,具體體現為過程的記錄性和反饋的數據性;記錄性指課程所涉及的資源、活動、案例、素材、作業(yè)等永久保存;同時可克隆到新的班級,循環(huán)使用。數據性體現在課程相關的所有數據綜合記錄,出勤、作業(yè)、互動、自主學習等按比例生成學情報告。
(一)實踐教學體會
以云班課為例,作為免費的移動學習APP,它強大的功能性及便捷的操作性為計算機基礎課程開展混合式線上線下翻轉課堂提供了可能。下面筆者將以“PPT動畫設置”為例,展現各環(huán)節(jié)師生的任務和活動。
我認為教學中要重點關注課堂外的教學戰(zhàn)場,有幾點體會:
1.資源豐富,定時放送
教師在準備教學資源時,除了考慮知識內容傳達以外,還應考慮資源的豐富性和微小性,豐富多彩的資源類型能夠更有效的吸引學生,短小精悍的視頻資源也能保證學習積極性,達成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有規(guī)律的資源放送,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物鐘和習慣。
2.實時交流,有問必答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課堂外師生空間上的分離,教師要盡可能滿足學生交流的需要,實時交流和互動能消除師生的物理距離,也能及時解決不同水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因此,相對固定的線上交流時間和時長是自主學習的有力保障,這樣也能很好的督促學生上線學習。
3.課前活動,簡單高效
實際教學中學生課外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時應考慮學生的參與時長,簡單快速的頭腦風暴和即時測驗是很好的選擇,除此之外課前活動與教學資源的匹配度要越高越好,學什么考什么,直接反饋學情。
(二)綜合應用優(yōu)勢
總結幾年的實踐教學經驗,我將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計算機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優(yōu)勢歸納為以下幾點:
1.資源查看實時監(jiān)督,讓自學更可控
教師將教學資源發(fā)布到資源庫,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學習,課堂內完成師生互動及能力提升,這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想狀態(tài)。但對高職學生而言,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相對欠缺,而自主學習成效直接影響課堂活動深度和廣度,所以學生活動的實時可監(jiān)督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合理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是自學成效的保障。云班課資源查看記錄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能清楚記錄學生資源查看情況,為教師即時掌握學生學習提供直觀反饋。
2.活動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讓教學更自如
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最主要表現為學生參與性與積極性,云班課具備小組任務、投票問卷、討論、測試、課堂表現等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能夠滿足各類問題互動的實際需求。如頭腦風暴,學生可暢所欲言,發(fā)表觀點;投票問卷方便快速收集學生觀點等。同時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也是移動學習一大特色,學生互評、小組互評等方式可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單向評價的片面性,讓學生跳出自我角度看問題,能做也能評,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解放了教師。
3.學習排名動態(tài)改變,讓學風更良性
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學習和互動轉瞬即逝,無法客觀準確量化學習成效,學生也無法全局觀察其他學習者的進度和結果?;趯W習平臺的移動教學集合資源查看、活動參與、課堂出勤、課堂表現、視頻學習等各類數據,綜合展示學習績點,班級排名隨時變化,能夠形成你爭我趕的勢頭,競爭關系更加良性。
4.課程總評大數據化,讓評價更高效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平時成績更多表現為教師印象打分,基于云班課的教學模式,智能化大數據分析,課程總評融合多方因素,公正有說服力,一鍵導出“班課匯總/明細數據”和“班課教學報告”,課程分析、教學反饋更高效。
四、結語
在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教學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但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新的考驗,教師對教學的安排和把控直接影響整個課程的實施,因此必須準確把握課程性質和定位,有效依托教學平臺,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組織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信息素養(yǎng)以順應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需求。
參考文獻:
[1]汪曉東,張晨婧仔.”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英語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8):11-16.
[2]羅冬梅.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以《網絡教育應用》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0,20(10):36-40.
[3]胡杰華,盛福深.以學生為主體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混合式教學探索[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9,12:207-209.
[4]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16(15):114.
[5]2019年中國高等教育年度熱點[J].中國高等教育,2020,2:4-13.
作者簡介:謝小琴(1988—??),女,漢族,江西贛州人,碩士,吉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學應用、教學資源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