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香
摘 要:LNG接收站主要工藝閥門用來對LNG進行切斷和流量、壓力調(diào)節(jié),為保證生產(chǎn)期間尤其是預(yù)冷期間的安全,LNG接收站一些關(guān)鍵閥門需要達到5級甚至更高級別的泄漏等級。一般來說,施工單位對閥門泄漏測試方法主要是壓差法,該方法通常做法是閥前注入儀表風至閥門設(shè)計壓力,閥后保持微正壓,并安裝壓力表,通過檢測壓力表的變化來確定閥門是否泄漏,一般靜置24小時,壓力上升不超過10%為合格。該方法雖然操作簡單,但需要閥前壓力達到設(shè)計壓力,且在具體實施中存在偏差較大,科學性較差的缺陷。該方法檢測結(jié)果僅可作為參考,不為閥門廠家所承認。為此,在接收站開車前的閥門測漏過程中,按照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找到了一種計算閥門實際泄漏量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閥門測漏方法科學性較差、偏差太大的問題。為閥門設(shè)備廠家檢修閥門以及索賠提供了有說服力的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氣體狀態(tài)方程;測漏;應(yīng)用
利用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對閥門進行氣體泄漏測試,有間接壓差和直接測算兩種模式可供選擇。
1模式應(yīng)用
1.1間接壓差模式
該模式是閥前和閥后分別升壓,要求閥前與閥后壓差在0.35MPa。根據(jù)廠家提供的閥門最大泄漏量,計算閥后每小時壓力變化允許的最高值。以此為基準,如果實際測得閥后壓力升高超出這個最高值即可確認該閥門不合格。
應(yīng)用實例:
LNG 儲罐卸料上下進液閥門在罐底板預(yù)冷完成前必須保證上下進液關(guān)閉且無泄漏,以防止LNG直接進入儲罐。如該閥門泄漏將導(dǎo)致LNG噴濺到罐底板上,因為瞬間降溫將對罐底板造成重大損害。為此,必須保證儲罐上下進液的兩個閥門泄漏量不能超出標準。
測試分五步:
第一步:確定每小時最大泄漏氣體摩爾數(shù)N
按照廠家提供的該閥門的泄漏控制指標為小于1100個氣泡/分鐘,查相關(guān)標準知:每個氣泡為0.15毫升,故泄漏指標為165毫升/分,每小時允許泄漏為165*60=9900毫升=9.9升=0.442mol
第二步:測量閥后密閉管線的容積V
已知HV1003閥后管徑為DN1000,測得HV1003閥后距離進罐盲板處距離L為5米,計算閥后容積為V=0.785D2L=0.785*12*5=0.785*5立方米=3925升
第三步:閥前閥后升壓至壓差350 KPa并測得管線內(nèi)氣體溫度T
將閥前升壓至450KPa,閥后升壓至100KPa;
測得管線內(nèi)溫度為27℃,換算T=273+27=300K
第四步:計算閥后最大允許升壓值
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初始閥后至盲板處:
(1)初始:P1 V1 =N1RT1
P1= N1RT1/ V1
(2)1小時后:閥后壓力P2= N2RT2/ V2
1小時后閥后壓力增加值最大為△P= N2RT2/ V2-N1RT1/ V2
上式中:V2= V1=3925升
N2- N1=0.442mol(每小時允許泄漏摩爾數(shù))
T2=T1=300K(管線進行保冷,可以將管線內(nèi)溫度變化忽略不計,T2=T1)
R是常數(shù)8.314
所以:△P= N2RT2/ V2-N1RT1/ V1
=△NRT/V
=(0.442*8.314*300)/3925 =0.28 KPa
根據(jù)上述計算,該閥門每小時閥后升壓小于等于0.28 KPa為合格。
第五步:觀測閥后實際壓力增加值
9月19日下午19:00,閥門XV1007至HV1003閥之間壓力測得為450 KPa,HV1003閥后壓力測得為100 KPa,
20日上午10:20 測得HV1003閥后壓力為109 KPa。
經(jīng)過15.3小時,閥后升壓為9 KPa,每小時升壓為0.59 KPa大于每小時最大允許升壓值(0.28 KPa)的設(shè)計標準,故該閥門不合格。
1.2泄漏量直接測算模式
該模式該模式是閥前和閥后分別升壓,要求閥前與閥后壓差在0.35MPa,通過閥后精確壓力表的變化值計算單位時間的泄漏量,與閥門廠家提供的允許最大泄漏值進行比較。
超出允許泄漏值即為不合格。
應(yīng)用實例:
LNG卸船碼頭卸料支管的切斷閥要求泄漏等級達到5級,如果超出泄漏要求等級,在不卸料的狀態(tài)碼頭保冷循環(huán)的LNG將從該閥門泄漏至卸料臂雙球閥處,遇到雷電極易引發(fā)火災(zāi)爆炸,為此需將該閥門進行側(cè)漏。
測試分五步:
第一步:確定閥門允許最大泄漏量
與該閥門廠家對接,出廠泄露等級為5級,最大泄漏量為4.7*管徑(管徑為英寸),該閥門為24英寸閥門,其最大泄漏量為:4.7*24=112.8毫升/分鐘
第二步:閥前閥后升壓至壓差350 KPa并測得管線內(nèi)氣體溫度T
將閥前升壓至360KPa,閥后升壓至10KPa;
測得管線內(nèi)溫度為27℃,換算T=273+27=300K
第三步:計算閥后密閉管線容積
已知閥后管徑為DN600,測得閥后距離卸料臂盲板處距離L為9米,計算閥后容積為V=0.785D2L=0.785*0.62*9=2.54立方米=2540升
第四步:觀測閥后一定時間內(nèi)的升壓值(一般取24小時)
10月15日15:00測得閥后壓力為10 KPa,10月16日15:30測得閥后壓力為25KPa。
第五步:計算泄漏量
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初始閥后氣體摩爾數(shù):
N1 = P1 V1/ RT1
24.5小時后,閥后氣體摩爾數(shù):
N2= P2 V2/ RT2
泄漏摩爾數(shù)△N= N2-N1= V2 P2/RT2-V1 P1 / R T1
上式中:
V2= V1=V=2540升,P2=25KPa,P1=10 KPa
T2 =T1=T=300K ,R是常數(shù)8.314
代入上式:
△N=(P2-P1)V/RT=(25-10)*2540/8.314*300
=15.27mol=342升=342000毫升
每分鐘平均泄漏量為:
342000/(24.5*60)=232.7毫升/分鐘
與第一步確定的閥門允許最大泄漏量112.8毫升/分鐘相比較:
232.7毫升/分鐘>112.8毫升/分鐘
故判斷該閥門泄漏量超出標準,不合格。
2主要創(chuàng)新點
該方法利用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有效避免由于下游管線容積不同而帶來的測量偏差,提高了閥門泄漏量測試的準確性。
該方法在下游管線安裝有壓力變送器的情況下,可以連續(xù)、精確地測量出閥門在單位時間的泄漏量。
該方法解決了傳統(tǒng)側(cè)漏方法偏重定性無法定量的難題,實現(xiàn)了定量檢測,保證了科學性。
該方法有效利用了測試氣體在壓強不太大、溫度不太低的條件下非常接近理想氣體的性質(zhì),減少了偏差,簡化了計算過程。
3效果和推廣
利用上述方法對LNG接收站23個閥門進行了檢測,共發(fā)現(xiàn)7個閥門存在泄漏超標的問題。經(jīng)閥門廠家現(xiàn)場打開閥門檢修孔進行檢查,確定7個閥門密封面損壞。從一個側(cè)面驗證了上述方法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更換密封面后,利用上述方法再次檢測,閥門均一次合格。但是該方法也存在一個需要改進的方面,那就是測試氣體(壓縮空氣)盡管接近理想氣體,但事實上與理想氣體有偏差,尤其是在測得泄漏量與最大允許泄漏量比較接近時,如何判斷閥門是否符合標準還存在不確定性。而氦氣與理想氣體更為接近,今后可以考慮利用氦氣進行側(cè)漏或者在利用壓縮空氣進行側(cè)漏時對泄漏量增加一個修正系數(shù),這需要在今后長期的實踐中來驗證。
對LNG低溫閥門來說,關(guān)鍵位置的閥門泄漏將帶來嚴重后果。利用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對閥門進行泄漏檢測,可以比較準確、快捷地判斷閥門泄漏是否符合標準,從而采取措施避免閥門內(nèi)漏導(dǎo)致的事故,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該方法的科學性也為企業(yè)索賠提供了可靠依據(jù)。該方法可以依靠計算機建立快捷計算公式,方法可復(fù)制,具有良好的應(yīng)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陶國慶,宋忠榮,余宏兵,等.LNG 工程用超低溫閥門的設(shè)計研究[J].流體機械,2015,(10).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