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平
摘? 要:小學語文預習教學引導中存在一些問題,間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基于課前預習問題剖析,提出相應的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需合理引導學生開展預習,為課堂教學奠定一定基礎。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有效性的問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習引導;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4-0143-02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view in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ZHAO Xiaoping? (Lanwei hope primary school in Gansu Province,china)
【Absrt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guidance of Chinese preview in primary school,which a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indirec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view problems before class,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innovation path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reasonably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preview and lay a certain foundation for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view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preview guidance;teaching analysis
1.課前預習分析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間接影響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為實現(xiàn)新課標教學目標,教師需合理指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在課前預習學習階段,所有內(nèi)容知識點,都需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而新內(nèi)容可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以促進學生高效完成課前預習。在長時間的課前預習學習環(huán)境影響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增強,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2)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
課前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基石,學生若課前沒有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主動預習,學生則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沒有更多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可以理解教師講解、緊跟教學節(jié)奏,則可以保證課堂學習質(zhì)量。而學生不能快速理解教師講解內(nèi)容時,學生的課堂學習壓力則非常大,部分學生由于不能緊跟教師教學進度,出現(xiàn)思想拋錨問題,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堂語文學習質(zhì)量。
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則可以對教材內(nèi)容有基本了解,同時,學生課前學習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基于問題與基礎了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課堂綜合學習效果。
(3)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質(zhì)量與效果?;谡n前預習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索求知。但仍有一部分問題學生無法自主解決。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在不解問題的驅(qū)動下,可以主動參與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與教師開展有效互動交流,快速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了學生語文整體學習效率。由此可見,課前預習指導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預習有效性探討
(1)課前預習意識啟蒙
大多數(shù)小學生進行語文課程學習時,沒有課前預習的思維意識,降低學生語文課堂的學習效果。為很好提高小學語文預習有效性,教師需啟蒙學生的課前預習意識,確保學生對語文內(nèi)容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
通過對小學生語文預習調(diào)研分析發(fā)現(xiàn),由于教師預習指導方案的趣味性與有效性不高,沒有充分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課前預習的主動性。如部分教師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時,并沒有設計科學嚴謹?shù)念A習指導方案,而是通過口頭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課前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預習。
由于教師預習任務的籠統(tǒng)、無明確預習目標,因此學生在開展預習學習時,也是“應付差事”的開展預習,沒有充分的發(fā)揮出預習學習價值,為學生課堂學習造成一定影響。為此,教師可以基于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開展問題驅(qū)動預習指導模式,即通過具體的預習問題,驅(qū)動學生開展預習學習。同時,為突出學生預習學習主體性,教師基于小學生語文學習差異性,設計難度不同的預習問題,如基礎預習問題驅(qū)動、簡單預習問題、中等難度預習目標要求、復雜預習目標設計、自主發(fā)散探索問題驅(qū)動等。
小學生在課前預習問題驅(qū)動下,基于自己的語文實際學習能力,主動開展課前預習,以達到相應的課前預習目標。在長期的問題驅(qū)動課前預習學習氛圍下,小學生的課前預習意識得到很好啟蒙,且在每一次預習過程中進行強化,引導學生形成課前自主預習的學習習慣。隨著,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形成,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效果不斷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對教師設計的輔助預習目標也可以完成,在預習中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開展自主探索,很好的挖掘了學生學習潛能,提高了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質(zhì)量。
(2)制定明確的預習目標
只有正確的目標才能產(chǎn)生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觀念才能驅(qū)使學生產(chǎn)生正確的行為,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制定明確的預習目標,確保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完成基礎學習任務,教師在課堂上再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制定預習目標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遵循新課改的指導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為學生制定明確的預習目標,使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能夠?qū)酉聛淼膶W習活動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預習時間,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初始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身心發(fā)展不平衡性的特點,不同的學生在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方面有所不同,這要求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學生才能通過預習有效掌握知識。
以小學語文課文祖父的園子為例,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時,為學生制定了明確的預習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會認識本節(jié)課的8個生字。勾畫生字新詞,畫下來你覺得印象深刻的句子,分享這些句子為什么使你印象深刻。作者在描寫祖父的園子時寫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通過這樣的明確目標,學生在預習活動中才能有的放矢。
(3)分層次進行預習
正如上文所說,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不平衡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差異,一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強,能夠在預習活動中有效學習基礎知識,針對這一部分學生而言,他們更希望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一些深度知識的講解,幫助自己更加深入的學習課文內(nèi)容。反之,也有一些學生學習能力一般,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針對教師提出的較難的問題無法深入理解,需要教師進行引導。這樣的現(xiàn)狀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預習時,要結(ji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分層預習策略,在指導學生分層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層次劃分,一般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高水平層次、中等水平層次、一般水平層次,在預習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預習任務,進行針對性的引導,才能有效提高預習效果。
以小學語文古詩詞《題西林壁》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通過預習學會“壁、側(cè)、緣”三個字,能夠誦讀古詩文。針對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則讓學生在通讀古詩文,并且知道古詩文的大意,學會三個生字的基礎上,區(qū)分“璧、測、喙”三個字。而對高水平層次的學生,教師讓學生在前兩項任務的基礎上,談一談自己讀完古詩詞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相應程度的提高。
(4)拓展預習活動的形式
在傳統(tǒng)的預習活動中通常是教師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然后教師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講解。這樣的預習形勢使得學生對課前學習產(chǎn)生枯燥無味的印象,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進行預習,預習的效率和質(zhì)量難以提高。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可以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預習,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并且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對內(nèi)容進行深入探究同時促進自身思維的發(fā)展。另外,小組合作的預習方式還能夠形成相互帶動的學習機制,使學生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促進能力的提升。不僅如此,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可以充分運用學生這樣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在預習活動中引入競賽機制,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比賽,看哪些小組能夠又好又快的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預習氛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僅使學生有效獲取知識,更能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自主性。
(5)預習方法的適當引導
為保證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教師應當給予學生適當?shù)念A習方法引導。因為,在以往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活動開展時,教師主要是設計計劃,讓學生基于任務驅(qū)動開展預習。
小學生通過大量的預習經(jīng)驗總結(jié),才形成了一套自我的預習體系,但該體系仍舊存在不足,需學生不斷進行完善優(yōu)化,以提升自我的課前預習效果。基于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教師不僅需設計課前問題,同時,需要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預習方式引導。通過對小學生的預習引導,則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課前預習效果顯著提升。
教師的課前預習指導,僅代表教師總結(jié)的一部分課前預習經(jīng)驗,具體的課前預習方法融會貫通,需學生開展自主探索總結(jié)。但為加快學生總結(jié)的效率,教師則引導小學生開展課前預習交流活動,通過學生之間對課前預習方式的分享交流,則可以實現(xiàn)學生課前預習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提高學生語文課前預習質(zhì)量。
(6)適當?shù)念A習檢查
課前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先導計劃,學生對該計劃完成的質(zhì)量與效果如何,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zhì)量。為此,教師需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適當檢查,基于學生的課前預習質(zhì)量,調(diào)整課堂教學計劃,保證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銜接效果。在預習檢查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教學評價,通過教學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預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以及存在的不足。為此,教師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讓學生自主評價、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教師對學生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在預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以及存在的不足。另外,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內(nèi)容,將各項指標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使學生的評價更加科學合理。同時,教師還要注重過程性的評價,將預習評價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除此之外,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還要通過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這樣學生才能通過預習不斷提高學習的效果,維持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熱情。
3.結(jié)束語
基于小學語文教學基本要求,為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重視課前預習指導,為學生設計合理的課前預習指導方案,引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方式分享溝通,不斷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綜合效果。
參考文獻
[1]耿麗英.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53
[2]馬海蘭.如何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62-63
[3]王梅娟.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7(1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