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瑛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也是學生今后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對于學生的知識學習以及個人發(fā)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但是,小學數學知識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講,過于枯燥且困難,不愿主動開展知識的學習,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針對低年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結合起年齡、心理等多方面特征,聯系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案,融入趣味教學法,以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趣味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4-0127-02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esting Teaching Method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Lowe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CHEN Lanying? (Banqiao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Heshui County,Qingy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learn other knowledge in the future.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students' knowledge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However,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knowledge is too boring and difficult for the lower grade pupils,and they are unwilling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arry out knowledge learning,which affects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ow-grade pupils,teachers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e,psychology and other aspects,design teaching plans rationally in connection with teaching content,incorporate interesting teaching methods,and realize efficien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with students' favorite teaching methods,and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s Accomplishment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Lower grades;Fun teaching
在以前開展對小學生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總是運用較為單一的教學手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而且,也未能真正的達成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要以合適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趣味教學法滿足新時期對學生的教學要求,可以通過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活動最大程度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開展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有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
1.合理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
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正處于認知事物的初始時期,對于身邊的事物懷有一顆好奇之心。而且,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只要具有趣味的事物就能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但是,若是不注重對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積極性的有效調動,學生很難一直維持對數學學習的關注,教學成效自然不佳。教師需要認識到自己與學生思維存在的差異性,不能以自己的思維為標準去判斷學生的情況,不然將會影響教學質量,無法保證數學課堂的有序進行。在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喜好設計導入。只有這樣,才可吸引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深刻感受數學知識的獨特魅力。
例如,在探究《7的乘法口訣》時,教師為學生精心的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可推動學生更主動的學習知識。教師為學生呈現七巧板的圖案,并詳細的介紹七巧板,使學生認識到這是古代人發(fā)明的一種智力玩具。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七巧板拼成的各種美麗圖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以有趣的七巧板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學生的關注有效吸引。而且,也在無形之中將學生與知識之間的陌生感消除,促使學生更積極的探究有關于7的乘法口訣。教師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并填寫表格,促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講,活躍且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有著極佳的教學成效。感官沖擊可以促使學生更高質量的學習。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進行趣味教學空間的構建,學生會主動配合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內化理解。而且,運用此方式進行教學也可以激起學生知識探究的熱情,樂于開展對抽象數學內容的探析,真正的形成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依據教學內容適當的創(chuàng)建教學環(huán)境,可使學生愿意投入到數學活動中,也能充分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懼感與陌生感,樂于在數學課堂中開展對知識的深層次探究。
比如,在《分類與整理》這節(jié)知識的學習中,教師聯系教學內容與學生心理創(chuàng)設趣味化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主動開展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在教學中,教師結合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心理,利用教學課件與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建故事情境。在大森林中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現在,小動物們開展評選最整潔的房間,房間最干凈的小動物將會成為新一期大森林的形象代言人。同學們,今天我們就做一名評委,對小狗、小熊和小猴的家進行評選吧。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這三個小動物的家,使學生在強烈的對比中感受到小猴的家很亂,進而引導學生開展對本課知識的學習。合理的為學生構建學習的空間,可以充分的激起學生探究知識的動機,在有趣故事的引領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幫助學生獲得審美能力、思維能力等。
3.呈現直觀演示環(huán)節(jié)
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師也可為學生構建富有趣味的演示環(huán)節(jié)。當前演示法已成為教學實踐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在演示環(huán)節(jié)中,可分為實物演示、多媒體演示以及學生表演三類。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實況選擇適合的演示方法,進而提升教育效果。實物演示這一方式是教師利用相關教學工具對相應知識點進行分析與講解,通過實際的物品使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較為抽象的知識。多媒體演示法充分的借助于信息技術,通過視頻、動畫等直接將數學知識為學生直觀演示,充分吸引學生探索數學知識。學生表演相較于以上兩種演示方式更為生動,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實現知識點的呈現。通過演示這一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營造的輕松環(huán)境中理解知識,在深入探究中加強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中,為加強低年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應適當的將數學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直觀刺激中深化理解。在指導學生畫角的環(huán)節(jié)中,若是教師將此部分知識為學生講解,學生會感到較為無趣,無法集中注意。而且,語言的描述也不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學生學習的質量不高。針對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教師提前制作課件,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畫角的方法,有效吸引學生的關注,也正確指導學生畫角?;诖?,教師組織學生動手操作畫角,學生的主動性高,也在此過程中將剛剛感官體會到的知識內化,增強學生的學習成效。
4.適當聯系現實生活
人們對于數學學科總是有一種固有的觀念,認為數學知識是距離較遠的。但是,這種思想是對數學知識的錯誤認知。就本質而言,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是緊密的。在實際開展的教學中,教師在知識的講解中要善于聯系真實世界,將數學知識內容與生活結合,實現趣味性生活教學的開展。在數學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能夠使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親近感與熟悉感,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情緒。同時,在數學知識的應用方面,教師要適當的拓展到生活之中,讓學生在現實世界中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運用,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進而使學生今后更為積極的探究數學知識內容。
例如,在《克和千克》的學習中,想要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真實生活,在親身體會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認識克的學習中,教師引領學生將口香糖、花茶等現實生活中的物品用手掂一掂,真實的感受以克做單位的物品到底有多重。同樣,在千克的學習中,通過一箱蘋果、一袋洗衣液等引領學生感知千克的重量。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組織學生自己親身的體會,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枯燥感受。而且,在構建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中,為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教師會帶領學生親自體會,感受每一個單位實際的重量,可加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感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
5.組織游戲教學模式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更多的進行數字的認識、比較等內容的探析。而這些數學內容,小學生在學習中總是會感到過于枯燥,不愿主動開展學習。游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谛W生的真正需求,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可以適當的融入游戲環(huán)節(jié),構建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推動學生更愿意學習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具有的好勝心理,在班級中開展小競賽、闖關挑戰(zhàn)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共同開展游戲,在一起參與中探究數學知識的奧秘。以游戲組織課堂教學,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空間,在愉快的游戲中深化數學知識。
例如,在開展《找規(guī)律》的學習中,由于小學生最喜愛游戲,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數學游戲,使學生飽含熱情的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以課件分步驟呈現不同的動作,引領學生一起做。在與學生共同完成3組后,讓學生猜一猜下一個動作是什么。并且,詳細的說說這些動作的排列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中適當的加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有利于學生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鞏固,深化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加強學生的學習質量。
6.引領實踐操作活動
小學生由于年齡、心理等元素的制約,自控能力不足。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總會遇到不可控元素,影響數學教學效果的增強。所以,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動腦思考以及動手操作,引領學生開展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發(fā)散自己的思維,自主開展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實現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以《表內除法(1)》為例,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際的操作,為學生布置小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相互交流與配合中達成對數學知識的有效理解。教師引導,二年一班的學生去郊游,準備將18個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可以分到幾個呢?同學們可利用小棒代替橘子,小組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在分配方案的討論中重點研究每份同樣多。并且,學生要動手實踐,親自感受分橘子的方法。同時,選出本小組的代表,上講臺為大家演示自己小組的劃分方法。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性操作,可以滿足學生自我探索的情感需要,也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效鍛煉,感受平均分的不同方式,深化對平均分概念的認知。
趣味教學法是新時期倡導的教學模式,將其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不僅能夠推動學生樂于探究數學知識,也可實現教學質量的明顯提升。在實際開展的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情況全面分析,對于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等元素進行考量,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趣味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主動的探析知識,也在快樂的學習中達成對數學知識的高效掌握以及思維、合作等能力的增長,促進學生綜合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林.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08
[2]王廷在.媒體教學手段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法的策略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227
[3]秦紅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策略[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45
[4]吳茉莉.“生”動有“趣”—談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1):74
[5]朱曉.試論如何實施小學低年級趣味數學教學[J].才智,2016(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