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波
摘? 要:中國作為文化深厚的古國,民間藝術資源非常豐富,扎染作為一項獨特的民間染色工藝,技法多變,非常適合應用在幼兒園教學之中,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兒的審美水平,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關鍵詞:趣味扎染;幼兒園教育;手工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4-0065-02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n Tie-dye in Kindergarten
ZHANG Jinbo? (Dongpang Branch of Central Kindergarten,Niuzhuang Town,Dongying District,Dongying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As an ancient country with profound culture,China has very rich folk art resources. As a unique folk dyeing technique,tie-dyeing is very suitable for use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It can improve the aesthetic level of children and exercis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Keywords】Fun tie-dye;Kindergarten education;Manual practice
中國是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具有高度燦爛的民族文化,花樣繁多的手工藝術品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幼兒園教育中,引入更多手工藝術品,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還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而獨特的染色工藝,制作技巧繁多,暈色豐富多變,操作流程簡單,非常適合應用到啟蒙教育之中,本文論述了趣味扎染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法,希望可以對幼兒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1.趣味扎染在幼兒園開展的重要意義
重視民間文化的開發(fā),已經(jīng)成為當前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和優(yōu)秀,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因此,利用優(yōu)秀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開拓幼兒的視野,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是每一個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對于幼兒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趣味扎染也不例外。
扎染是一種古老的染色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通過線繩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后進行染色。其目的是對織物扎結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結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結部分均勻受染。從而形成深淺不均、層次豐富的色暈和皺印。扎染是一門結合民族文化和技藝性的藝術形式,在幼兒園開始趣味扎染的教學活動,主要有以下重要意義:
(1)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
3-6歲這個時期,幼兒對于外界事物非常敏感,探索欲望很強,手工活動可以成為幼兒理解事物的重要媒介。通過趣味扎染制作形成的作品,圖案變化豐富,色彩絢爛,視覺沖擊力很強,非常容易激發(fā)幼兒的探究熱情,能夠有效促進幼兒對不同事物的認知和想象能力。在趣味扎染的學習過程中,幼兒不僅可以對染料、織物、線繩等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還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對自己所完成作品中不同的形狀進行聯(lián)想,然后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想象力也得到了開拓。
(2)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園時期的兒童,動手能力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渴望嘗試制作新的東西??墒怯捎谏钏降奶岣?,許多家長幾乎包辦了孩子的一切,造成大多數(shù)幼兒動手能力嚴重缺乏。趣味扎染色彩豐富,圖案變化多,幼兒可以采用不同的扎法,這樣就會不斷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將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3)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
幼兒對美的感知是非常細膩的,廣泛接觸不同形式的藝術品,對于幼兒審美情趣的提升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趣味扎染手法的輕微不同,會造成圖案的差異,整體表現(xiàn)力非常豐富。例如,點染法形成的手帕,會呈現(xiàn)非常多元的形態(tài),非常適合幼兒去觀察體會,感受其中藝術的美感,同時幼兒還可以通過自己動作操作去創(chuàng)造這種美,也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4)提升幼兒園的教學水平
趣味扎染對于幼兒園的教學水平也有著一定促進作用。教師在藝術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查閱大量資料,不斷學習,掌握更多的扎染知識,在引導兒童發(fā)揮想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也在隨之提高。另外,在組織教學活動,協(xié)調(diào)各種資源的過程中,教師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鍛煉。
(5)提高家長的參與意識
教師可以讓幼兒和父母一起完成扎染作品,目前許多幼兒家長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讓幼兒和父母一起完成扎染作品,可以讓父母更加關注幼兒的成長,提高啟蒙教育的參與意識。
2.目前趣味扎染在幼兒園開展的主要問題
由于趣味扎染的諸多優(yōu)點,很多幼兒園都不同程度的開展了趣味扎染的教學活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1)課程設置沒有充分挖掘價值
很多幼兒園對于趣味扎染的藝術價值沒有進行充分挖掘,只是作為一項趣味活動,為了手工而手工,課程形式比較單一,很多時候幼兒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扎染的各個程序,教師沒有對扎染工藝的內(nèi)容進行形象生動的說明,焦點都放在具體操作手法上,沒有充分激發(fā)幼兒對扎染藝術的興趣。
(2)教學活動缺少互動
手工藝術活動往往需要很多人配合完成,在目前很多趣味扎染的教學活動中,主要都是教師單向輸出,幼兒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tài),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教師的教學設計也都是注重整體,對于幼兒的個體差異關注不夠,沒有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沒有達到幼兒互相配合、主導創(chuàng)作的理想效果。
(3)多媒體技術應用不足
幼兒對視頻的接受度很高,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另外,許多教師對于計算機知識掌握的不夠熟練,不能很好地尋找并利用大量的網(wǎng)上教學資料。
(4)相關活動組織的比較少
幼兒喜歡參與感強的環(huán)境,可以讓幼兒對趣味扎染的理解更加深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對課堂上的學習內(nèi)容記憶更深。目前,很多幼兒園對此沒有充分認識,對于趣味扎染,往往止步于課堂教學活動結束。
3.趣味扎染在幼兒園開展的主要方法
幼兒園在開展趣味扎染教學活動時,應該提高認識,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流程,完善各個細節(jié),達到比較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實施方法:
(1)注重課堂環(huán)境設計
在趣味扎染的課堂上,幼兒園應該精心營造符合民間工藝文化的濃厚氛圍,一個富有藝術感染力的適宜環(huán)境,對幼兒的吸引力更強,也會激發(fā)幼兒參加互動的熱情,讓幼兒可以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感受扎染藝術的影響。
(2)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趣味扎染教學主要展示傳統(tǒng)扎染的實際操作方法,但受限于幼兒園的課時和操作空間,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演示更加適合。教師可以精心準備教學視頻,向幼兒展示扎染技藝的各種技法以及染制效果,也可以直接形成課件,多次播放,加強學習效果,幼兒對扎染的認識也會更加全面,在自己動作操作之前就有了初步的領悟。
(3)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行互助學習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不同差異,進行分組教學。在互助學習過程中,幼兒可以互相配合,如果小組可以團結一心,保持溝通,互相幫助,扎染作品的質(zhì)量就會顯著提高。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還能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
(4)定期組織各種相關活動
幼兒園應該將趣味扎染教學活動常態(tài)化,成為手工課堂的常規(guī)選擇。不斷學習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扎染工藝的技法多樣,從易到難有很多種可供選擇,比較適合進行長期固定教學。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和扎染有關的主題活動,例如,讓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在跳蚤市場進行出售,還可以鼓勵幼兒和父母一起制作扎染作品。通過豐富多彩的相關活動,讓幼兒真正愛上扎染這項美麗的民間工藝。
(5)根據(jù)幼兒不同階段調(diào)整教學設計
幼兒園主要是3-6歲的兒童,這段時間幼兒的成長非常迅速,教師在進行趣味扎染的教學活動時,應該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兒,扎染教學應該以花手帕為主,織物比較小,便于幼兒掌握和攜帶。在技法上,教師應該主要以點染法、浸染法為主,操作起來更加簡單,幼兒更容易掌握。對于大班的幼兒,可以適當增加織物的種類,方法也可以增加,如更多的扎法和折法。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設計,可以帶給幼兒持續(xù)的新鮮感,也避免了難以掌握的方法打消幼兒的學習熱情。
(6)注重材料的安全以及課后的清潔
染料是趣味扎染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古代勞動人民主要采用蓼藍、板藍根等天然植物的溶液。今天,市場上主要是各種化學染料,幼兒園在選擇染料時,要注重安全,避免劣質(zhì)產(chǎn)品傷害幼兒的身體健康,要選擇純天然草木料等安全無害的染料。另外,在扎染教學開始前,為了保證扎染成品的效果,必須徹底清潔衛(wèi)生,保證操作桌的整潔,上課后教師要組織幼兒把所有物品沖洗干凈,物歸原位,養(yǎng)成幼兒們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習慣,也增強了動手能力,提高了幼兒維護課堂環(huán)境的責任心。
(7)結合情境添加豐富創(chuàng)作
情境添加在幼兒園扎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但是需注意,情境教學的開展必須以幼兒掌握扎染技巧為前提。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對幼兒扎染技巧掌握情況的分析,創(chuàng)設“我家茶館”教學情境,引導幼兒自主討論茶館中需布置什么,并收集相關參考。然后引導幼兒利用扎染的形式進行茶館布置。包括桌布、圍裙、手巾、坐墊等物件圖案的設計,都以扎染技巧為主。當然,在動手之前,教師應組織幼兒積極商討并確定扎染的圖案。而在實際活動中,有的幼兒嘗試利用雪花片進行花圖案的扎染,但是因作品中花太少,所以在操作過程中遇到難題。此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共同商議對策,如進行多次捆綁,并利用葉子進行花的點綴,以此提升作品圖案的美觀度。幼兒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所以對于同種扎染布技巧,在不同幼兒手中可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在幼兒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幼兒扎染的過程編織成兒歌,引導幼兒學習和演唱,進而幫助幼兒進行扎染技巧掌握的加深。最后,教師可進行幼兒作品的展示,對于呼聲最高的作品,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獎勵,以此增加幼兒對扎染技巧掌握的興趣,提升幼兒動手能力,并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不斷升華自身審美素養(yǎng),發(fā)揮出趣味扎染教學的作用與價值。
4.結語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民間藝術資源非常豐富,趣味扎染作為一項中國民間的獨特染色工藝,技法多變,作品具有無重現(xiàn)性,非常適合應用在幼兒園教學之中,對于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本文論述了趣味扎染在幼兒園開展的重要意義和實施辦法,希望可以給幼兒園教育工作者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R].1999
[2]項陽.指尖的智慧—幼兒手工活動開展的適宜性思考[J].早期教育(美術教育),2020(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