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馨予
摘要:原型范疇理論由英國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提出,它根據(jù)人類的認知,將客觀事物分成一個個范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典型的那個成員處在范疇的中心位置,稱為“原型”,而其它成員根據(jù)其自身特征的明顯與否,處在距離“原型”中心近或遠的位置。本文將以原型范疇理論探究日語動詞「ぬける」的原型義與各個擴展義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并將探索過程的思維方式用于指導日語教學實踐。
關(guān)鍵詞:日語教學 原型范疇理論 ぬける
在《大辭林》中查閱「ぬける」,可得到6項基本釋義。其中,某幾項釋義之下又有更為細致的劃分。將其整理歸納后,「ぬける」的所有含義可記為以下9項。①掉落、脫落;②氣體或液體從空間內(nèi)部到空間外部;③消失(特指人的力氣、疲勞、習慣),④遺漏、缺失;⑤離開、退出、逃離(某組織、場合);⑥通過、穿過;⑦遲鈍,智力低下;⑧透徹,清澈;⑨出色,優(yōu)秀
1 原型義
顯而易見「ぬける」的原型義為含義①“掉落、脫落”。以下將結(jié)合例句與圖示對此含義進行分析。(本文中所有例句均來自“少納言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
(1)健太郎は髪の毛が抜けてしまうことを……。(『健ちゃんの2500日に及ぶ戦い』重田 さゆり)
(2)法華僧の経力によって釘が抜けた。(『日本民俗文化資料集成』高重 義好)
(3)どうやら、首がぬけるのを……。(『お化けをよぶ百物語』千葉 幹夫)
例(1)中劃線部分意為“毛發(fā)脫落”;例(2)意為“原本釘好的釘子脫落了”;例(3)意為“人頭掉落”。若將含義①畫作圖示,則為下圖所示。
圖1、圖2中,A和B是不同的事物,且A的體積大于B;箭形符號表示掉落、脫落的方向。圖1表示B原本在A內(nèi)部(即A內(nèi)部包含了B),此時B從A內(nèi)部“脫落”出來。圖2表示B與A原本是同一個整體中的兩部分(在空間上有連接,但沒有包含關(guān)系),此時B與A分離開來,B從A上“掉落”。教師可先將此圖示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形成基本印象。
2 其它含義
「ぬける」的其它擴展義都是在其原型義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延伸擴展的。
2.1氣體從空間內(nèi)部到空間外部
(4)そして空気が抜けないように、……。(『祝祭の季節(jié)』パトリシア·コグリン)
(5)「……そのときおれは、気のぬけたビールのようになるんじゃないか、……?!梗ā豪疃扭螄恰磺鍖?卓行)
(6)ペンキの匂いがまだぬけない。(『スーパー大辭林3.0』)
例(4)意為“為了防止空氣栓中的空氣泄露,用手指堵住它”;例(5)意為“漏了氣的啤酒”;例(6)意為“油漆的味道還沒有消散”。若將表示此意的「ぬける」畫作圖示,則為圖3所示。
圖3中,B表示氣體,A表示某物理空間,且B在A的內(nèi)部;箭形符號表示B泄露、消散的方向。氣體、液體從某一空間內(nèi)部泄露,本質(zhì)上與圖1所示的物體B從物體A內(nèi)部“脫落”的現(xiàn)象是相同的,因此「ぬける」有“氣體或液體從空間內(nèi)部到空間外部”的含義便很好理解了。
2.2消失(特指人的力氣、疲勞、習慣)
(7)みんなはまた力がぬけるのを覚えたのである。(『花をうめる』新美 南吉)
(8)まだくせが抜けず、ブレーキをかけたときに、……。(『白血病との闘いの中で』安藤 莊吾/安藤 聖子)
(9)話す言葉もなまりがぬけて、きれいな標準語だった。(『同時代ノンフィクション選集(第10巻)』早瀬 圭一)
(10)「あんたはまだ旅の疲れが抜けきってないでしょう」。(『天界の馬』メアリー·スタントン/巖原 明子(訳))
通常,力氣、習慣、口音,都是人身上根深蒂固、難以分割的一部分。當它們從人身上消失,恰似根部生長在人身上毛發(fā)“脫落”一般。而疲憊作為一種精神或心理狀態(tài),也是不能與處在疲憊狀態(tài)中的人一分為二來看待的。我們常說某種心情、狀態(tài)“籠罩”著某個人,而當籠罩在人身上的心情、狀態(tài)消失,就像衣服從人身上脫下、掉落一般,因此,采用原本表示“掉落”的「ぬける」一詞來表示“疲憊消失”是十分合理的。
(11)ぼくは腰がぬけるほどびっくりした。(『てのひらのほくろ村』スズキ コージ)
表示“癱軟、嚇倒”的「腰がぬける」雖是慣用語,但為何是「ぬける」,而非其他詞呢?其原因還得歸結(jié)于「ぬける」的原型義。首先,腰是肉眼可見地長在人身上,是支撐人體的核心力量區(qū)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秆踏堡搿棺置嬉饬x為“腰掉了”,即支撐人體保持直立的核心部分“掉了”,此時人體因缺乏支撐,將無法直立,進入癱軟狀態(tài),與現(xiàn)實中因受到驚嚇等刺激而癱軟、嚇倒的樣子十分相似。因此,「腰がぬける」便由其字面意義“腰掉了”變?yōu)椤鞍c軟、嚇倒”的意思。換個角度,也可以把支撐人體的「腰」理解為核心力量,「腰がぬける」就可同例7的「力がぬける」一樣得到合理解釋。
2.3遺漏、缺失
(12)「おめえの名前が抜けてるってんだよ?!梗ā簯闀r下動物活用法』清水 義範)
(13)説明がぬけている。(『スーパー大辭林3.0』)
例(12)意為“名單里少了(漏了)某個名字”;例(13)意為“缺少說明”。表示此意的「ぬける」可畫作下圖4。
圖4中,A表示某整體,B表示原本應在此整體中,卻缺少、遺漏了的某部分,此時B在A外部。斜線部分表示B原本應在的位置。例(12)中,A為「名簿」,B為「名前」。例(13)中,A或為“某產(chǎn)品+說明”這一整體,此時B為「說明」;A也或為“某段晦澀的文字+說明”這一整體,此時B同樣為「說明」。這種“整體中缺少一部分”的情況,換個角度即是“部分從整體中缺失”,與“毛發(fā)從人體上掉落”有著相同的底層邏輯。因此用「ぬける」來表示“遺漏、缺失”也合乎邏輯。
2.4離開、退出、逃離(某組織、場合)
(14)フクオカくんもグループを抜けた。(『本気で君を信じたい』吉川 水貴)
(15)大學に來るため職場をぬけるのに、……。(『歳月は流水の如く』井上 理津子)
例(14)意為“離開小組”,例(15)意為“離開工作崗位”。可理解為“(某組織、場合)缺少了(主體)”,可借用上圖4來表示。
2.5通過、穿過
(16)ただ「ちくわの穴をぬける」と思うなかれ。(『國司』眞/犬丸 りん)
(17)黃泥川トンネルをぬけると、……。(『日本植民地探訪』大江 志乃夫)
(18)森をぬけると今度は涸れ山……。(『瞳の中の大河』沢村 凜)
以上三句中,「ぬける」都表示“通過、穿過”。理解它之前,先回到原型義“脫落、掉落”?!懊撀洹卑l(fā)生前,B包含在A內(nèi)(參考圖1);發(fā)生時,B從A內(nèi)部逐漸掙脫;發(fā)生后,B和A完全分離。同樣,“通過”前,B在A內(nèi)部(接近入口處),“通過”時,B逐漸從A內(nèi)部到達外部,“通過”后,B和A分離。例(16)(17)(18)中,A分別是「ちくわの穴」、「トンネル」、「森」,B則是三個未指明的主體。因此,用「ぬける」來“穿過、通過”,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在中文版的日語詞典中,“通過、穿過”后面通常會標注通過的地方比較“狹窄”。筆者認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空間越窄,“通過”這個動作就越有一種“掙脫”感,與原型義“脫落”也就更加貼近了。由此導致人們通常會不自覺地將「ぬける」用于通過一些狹窄的場所。
許多由「ぬける」組成的復合動詞,例如「駆けぬける」「突きぬける」「通りぬける」「吹きぬける」「擦りぬける」「潛りぬける」等等,皆可用上述思維方式去引導學生理解記憶。
2.6其它含義
「ぬける」所包含的第⑦-⑨項含義分別都是特定的用法,學生理解起來應該相對容易。以下例句中,例(19)、(20)、(21)依次表示「ぬける」的第⑦、⑧、⑨項含義。
(19)……知恵がたりないだとか、「ちょっと抜けている男」などと表現(xiàn)される……。(『人體ことわざ集』橫江 康夫)
(20) そのぬけるような白さが、わずかにブライトの動揺を誘った。(『水に映った月』かわい 有美子)
(21)この分野では、彼の業(yè)績が抜けている。(『スーパー大辭林3.0』)
例(19)將人看作一個整體,智慧看作人的一部分。智慧一旦“掉落、脫落”、“缺失”,人便會變得愚蠢、遲鈍。此用法的「ぬける」通常以た形和ている形出現(xiàn),形容人“遲鈍、智力低下”。
例(20)表示其它任何雜質(zhì)都從中“脫落、掉落”的白色,那一定是比尋常更加白凈透亮的白色。此用法的「ぬける」之后通常會跟隨「ような」,「ぬけるような」后面常搭配「青空」「白い肌」「聲」,表示后者非常通透、純粹,沒有一絲雜質(zhì)。講述「ぬける」的“透徹,清澈”之意時,即可將上述思維方式傳遞給學生,加深其理解。
例(21)中「ぬける」表示“優(yōu)秀”。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講解。1.“雜質(zhì)”置于人,可理解為“缺點、不完美的地方”。缺點全都“脫落、掉落”了的人,便可稱作“優(yōu)秀”。2.一個優(yōu)秀的人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猶如一根毛發(fā)從眾多毛發(fā)中“脫離”出來,二者有相似的邏輯。因此,可讓學生如此去體會、理解「ぬける」的“優(yōu)秀、出色”之意。
3 結(jié)語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日語中許多多義詞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這是因為沒有把握好每個意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在教授多義詞時,日語教師可借助原型范疇理論,讓學生把每個意義都與原型義聯(lián)系起來,以此加深理解,便更容易記憶。本文基于原型范疇理論,借助圖示和例句分析,以動詞「ぬける」舉例分析,闡釋了應如何引導學生用更好的思維方式去記憶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對日語教學有一定程度的啟發(f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張婭萍,日語動詞「つける」的原型義和擴展義的潛在關(guān)聯(lián)——試用認知語言學中的換喻思維來分析.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8(2):第88-90頁.
[2].劉莉,趙偉秋與朱婷婷,認知語言學視角下多義動詞「つける」的語義擴展機制.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4):第417-420頁.
[3].張婭萍,多義動詞「つける」意象圖式與語義網(wǎng)絡的認知語義分析.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2(3):第104-108頁.
[4].呂文輝,關(guān)于復合動詞「つける」——分類與前項動詞的語義特征.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03):第31-38頁.
[5].スーパー大辭林3.0(ip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