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寫作是對學生的詞匯量、語法等英語知識運用能力進行綜合的考察。英語的寫作是綜合了學生的詞匯量,語法等英語的綜合知識和運用能力進行考察,但是大部分教師都認為難教,學生認為難寫,因此英語寫作就成了師生的一塊心病,但是英語寫作作為小學生英語考試的必考題型,老師學生無法逃避。所以老師要認真總結經驗,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實事求是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策略
【作者簡介】吳莉娟,江蘇省如皋市白蒲小學。
目前小學生對于英語的寫作通常表現如下,結構不扎實,單詞量不夠,層次不分明,結構單一沒有個性,導致內容很空洞,所以很難落筆,其主要原因是傳統的教學寫作的手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作文也不感興趣,沒有信心;甚至沒有相應的指導策略寫作,本身就作為文科教學的重點難點,如果沒有一定的方法策略,只會讓學生們學習作文難上加難。因此如果繼續(xù)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將會對英語的寫作更為恐懼,以至于沒法在英語寫作水平上得到提高,所以必須對英語教學寫作進行改進。
一、 小學生英語寫作的現狀
聽說讀寫,寫作為最后一步當然綜合了聽說讀才有一定的基礎能力達到寫的水平。寫作不僅是語言教學的重要成分,而且還能夠鞏固學生平時對于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結構的鞏固提升,因此學生們能夠通過寫作激活語言知識,發(fā)展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為止小學生對于英語作文學習只停留在模仿抄寫階段,并不能真正做到創(chuàng)作。老師更沒有進行系統性的指導。歸根究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學生方面,學生由于詞匯量貧瘠,對于普通的句型,語法的結構方面不能夠完全掌握,因此在寫作文的時候會錯漏百出,要不就是單詞錯,要不就是各種語法錯誤,很多學生因為受到母語的語法的干擾,認為英語和漢語的語法方式相同,因此在寫文章的時無法正確寫出一句話,或者即使寫出一句話,也會難以理解。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寫英語作文,無話可說,所以就照抄老師的范文,或者對老師的范文進行背誦,根本沒有創(chuàng)作的熱情,導致寫作很難進行下去。另一個是老師方面,由于課時和進度受限,因此老師不能針對寫作花大量的時間指導,認為花在時間寫作上不值得,成績不能立馬見效,投入和產出并不成正比,因此在學生犯語言語法錯誤的時候,不能夠及時給予指正,也不知道怎樣去教學生,對篇章的結構也沒有深入研究,因此索性不教。
二、怎樣對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進行訓練
1.詞匯語法的訓練。 要想開始一門語言的學習,詞匯必不可少,要擴大詞匯量,老師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們介紹單詞的構詞法和記憶方法,讓學生們除了傳統的記憶背誦,還可以更高效率地擴大詞匯量。讓學生對詞匯有整體的結構認識,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讓學生閱讀一些文章,難度適宜,在增強學生詞匯量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感,提升語法知識。經過這樣訓練,地道的英語句子,學生就自然而然能寫出來了。
比如用英語說:現在幾點鐘了?就可以說“What time is it, please?”可不是用漢語直接把句子翻譯成英語?!癢hat time is it now?”通常情況下now在英語中并不多用。因為你不可能問what time was it yesterday, 或者what time is it tomorrow?另一種說法是How are we doing for time,而這句話著重表示還有沒有時間夠不夠做某事。
2.思維轉換的訓練。因為英漢兩種語言存在差異,漢語的語言結構也讓學生主觀地認為英語也是由此構成,于是就把英語的寫作手法用中文的思維方式去實現,因此就會產生詞不達意和語法別扭的中式英語。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對中文和英文的差異性進行結構分析,讓學生能夠系統地知道漢語和英語構句的差異性。并且在講解英語的句子時候,可以根據英漢的表達不同著重講解其差異性。
比如根據作文描述介紹學校,你們的教室在哪里?你們的圖書館在哪里?老師的辦公室在哪里?要怎樣走到這個地方呢?這個時候就可以對校園的辦公室,圖書館操場等進行描寫,介紹這些地方的布局和地理位置。然后再運用一般現在時按要求進行書寫,主要用到的短語有welcome to...、on your right、go straight、on your left、in front of、next to、on the playground。因此在分析好寫作內容理好思路,就會很容易把作文寫出來。
3.用思維導圖提高寫作訓練。第一,思維導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傳統模式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是背英語模板,或者學習老師寫作文的老套路,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積極性并不高,并且對英語的寫作感到困惑。但是如果在課堂上適當地引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打破這種局限性,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用彩色的畫筆把單詞或句子連接起來,不僅降低了難度,而且還能提供良好的寫作氛圍,讓學生們集中注意力,啟發(fā)了學生的思考,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第二,突出重點和難點,以幫助理解和記憶。學生對于寫作的內容有一些困難,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這種難題。其符合了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程度,在一長段話中挑取幾個關鍵詞,把關鍵詞進行提煉。不僅方便了學生們的記憶,還激發(fā)學生興趣。比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5“ What is he like?”教學延伸部分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他們最喜歡的老師的作文,就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分析作文的內容及框架。
第三,對孩子們的想象力和開拓性思維進行開發(fā)。思維導圖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不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改變了死記硬背的套路。引進思維導圖,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學生的寫作框架進行搭建,讓學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間,激勵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第四,理清寫作思路,豐富寫作的內容和素材。給孩子們制定好思維導圖,讓孩子們梳理好寫作的思路。讓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在腦中發(fā)現作文的框架結構,理清作文的脈絡,然后經過一定的訓練,學生從無從下筆到得心應手。
第五,培養(yǎng)寫作策略,達到有意義學習。思維導圖,大學生新學的知識和以前學的知識相互聯系。讓學生能夠構建出屬于自己的主體。在構建的過程中,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也做的策略,理清寫作的脈絡,還能夠讓他們意識到寫作的意義。
第六,可以滿足需要促進個性的發(fā)展。思維導圖可以在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學生寫作的需求。每個學生的經驗都不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和生活實驗相聯系,思維導圖兼顧了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可以寫出自己的個性作文,提高作文的品質,讓不同能力,不同差異的學生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三、老師如何做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1.豐富作文批改。(1)先改再批,這個過程先通過學生本人和小組之間一起互相批改,給出意見,然后再各自修改,最后交于老師批閱,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通過相互批改來完善自己的作文,而且還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流,討論學習其他學生的寫作長處,相互激勵,共同進步。
(2)批改訂正結合。老師在進行批改作文的時候,由于學生們自己沒有能力自行修改,難以在自己寫完的作文中找到錯誤。這時候老師就可以進行批改,用符號作為標記,提示學生怎樣修改,學生訂正后,老師進行二次批改,這樣通過學生自己改正后,對這個知識點會有更深的印象,出錯率就會大大降低。
2.及時反饋和講評。對于學生寫作要及時地作出反饋和評價,這樣學生就可以及時發(fā)現作文中存在的單詞語法錯誤,也可以在老師傳授新的知識的時候,清掃路上的攔路虎,縮小同學們之間的寫作水平的差異。并且在進行作文講評的時候,老師可以將學生寫得好的段落投影到屏幕上,讓全班學生一起欣賞,或者在全班內宣讀,將語法錯誤或者優(yōu)秀的文章一起評改鑒賞。
3.提供學生展示的機會。老師可以對于作文優(yōu)秀的同學提出表揚,并且可以讓他們在班上朗讀,或者進行班級傳閱點評。還可以把作文公布到教師的公布欄中,由同學們一起學習。讓班級的同學彼此借鑒,共同進步,也可以在班級內舉行作文比賽,比如老師可以給出關鍵詞,然后讓同學們自由發(fā)揮,在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交出作文,然后由老師們認真評選出優(yōu)勝者給予獎勵,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讓作文出色的學生擁有自豪感,還能激發(fā)他們再接再厲,而成績一般的學生學習寫法,共同進步。
4.作文題目貼合生活。一些貼合生活實際的作文會讓學生比較感興趣,對于身邊的故事,他們就會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因此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去描述周圍的生活。漸漸的學生就會感覺英語寫作是一件簡單又實用的事情,從而會逐漸喜歡上寫作。
5.先進行模仿再進行創(chuàng)作,對于剛開始寫作文的學生來說,總是感覺作文很難無從下手,這時候老師就可以針對作文進行講解,讓學生們仿寫對話,仿寫短文。在模仿的同時不僅可以增強詞匯和語法知識學習,而且還能累積大量的寫作技巧。這種模仿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片段,整篇文章也可以,這樣學生們仿寫多了,自然而然也就能寫出文章了。因此模仿也是初學者有效的訓練方法之一。另外在家長或者老師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仿寫時,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課文,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練習部分,難易適中,很適合孩子的模仿。
6.鼓勵學生進行抄寫。在學生們進行剛開始寫作的時候,為了增強單詞量和語法知識,可以讓學生進行文章抄寫,在抄寫的過程中,對文章中的大小寫,標點符號,句式等也都要進行規(guī)范。對于抄寫的內容可以選擇圖片或者故事,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氛圍中抄寫熟悉的內容。比如可以同時提供單詞和圖片,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單詞后填寫在圖片旁邊的橫線上。再比如提供一篇小短文,讓同學們讀完之后找出問題所在,然后再填寫到橫線上等等。
總之,思維導圖的引入應用,讓傳統的英語寫作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不僅對寫作產生了興趣,而且還能夠更容易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提高記憶力和寫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采取有效的培訓是很重要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改進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宋玲玲.英語分級讀物在小學英語寫作啟蒙中的運用[J].讀寫算,2020(31):105+107.
[2]張荀.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評價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天津教育,2020(30):165-166.
[3]張莉.小學英語寫作版塊的教學與思考[J].家長,2020(30):79+81.
[4]顧潔.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形成性評價的意義和標準[J].課程·教材·教學(小教研究),2020(Z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