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步軍
參與校園足球的隊員、教練員、裁判員、家長和觀眾等在校園足球運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tài)、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有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guī)范。在校園足球訓練中,加強學生的體育禮儀教育是提高未來足球運動員、國民素質的重要舉措。[1]足球隊員知禮、懂禮、重禮,不僅能夠體現個人修養(yǎng),增加個人魅力,更能贏得觀眾和競爭對手的認同和尊重,同時也有利于弘揚與傳播足球運動精神。筆者從校園足球禮儀的教育價值這一角度進行探討,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發(fā)揮校園足球禮儀的德育價值
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指導思想為:“把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為提升人口素質、推動足球事業(yè)發(fā)展、振奮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撐?!盵2]在開展足球課的過程中,足球教師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重視學生德行、品行和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把尊重人、尊重規(guī)則、尊重約定俗成作為禮儀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足球教師應把“學球先學禮”作為足球課的重點內容之一。足球課的第一課應是禮儀課,足球教師應告訴學生在校園足球運動中要“知敬畏”,敬畏規(guī)則、敬畏教師(教練員)、敬畏生命與健康;要讓學生“知感恩”,感恩祖國、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教練員)、感恩隊友、感恩觀眾等;要讓學生“知協(xié)作”,足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團隊協(xié)作的運動,學生要與同伴團結協(xié)作,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和精神,要與隊友和對手和諧相處,要有包容大度之心。筆者在進行足球課與足球訓練時,曾制訂了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規(guī)范學生和隊員的行為、品行。如,在“知敬畏”方面,對于在足球訓練和比賽中做出危險動作的隊員,要給予抄寫、背誦規(guī)則制度和訓練后加跑10000米跑的額外任務;對于故意使對方受到傷害的隊員,要讓其承擔全部責任;對于在球場上爆粗口的隊員,要求其在訓練結束(或者課后)增加1次5000米跑,且必須向對方真誠地道歉,并得到對方原諒。
同時,足球也是競技體育運動項目,足球教師應讓隊員明白:比賽有輸有贏,要贏得開心,輸得有尊嚴,在訓練中要不怕苦不怕累,要為了目標永不言棄。因此,在第一節(jié)課上,既要讓學生學習校園足球禮儀規(guī)則,也要制訂禮儀規(guī)矩,并約束學生們共同執(zhí)行和遵守。此外,在適當時候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向校園足球禮儀宣誓,誓要做一名遵守禮儀規(guī)則的勇敢足球人。當然,更重要的是在日常足球課、訓練課、比賽以及生活中,足球教師應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在這方面,筆者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足球精神、足球禮儀規(guī)范自身,切實做到“規(guī)則面前人人平等”。
二、發(fā)揮校園足球禮儀的智育價值
智育價值是價值形態(tài)的一種,所要討論的是“智育能夠做什么?”的問題。從價值關系的層面來看,智育價值的內涵是智育價值客體(人或事物)能滿足智育價值主體(人)的智力需要(如,觀察、記憶、想象、思維、創(chuàng)造等)而形成的某種關系,這種特定關系通過教育(化)活動實現。智育價值客體所要滿足的是智育價值主體精神層級上的需求,并非物質層次的需求。從價值目標的層面來看,智育所要培養(yǎng)的是非功利的好奇心、生活興趣、探索與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享受快樂的能力。智育是獲得人生幸福與實現個人價值的基礎。[3]
學生要懂禮儀、重禮儀、尊禮儀,首先得學習禮儀。因此,足球教師教學生們學習足球禮儀的過程,也是學習并提升文化素養(yǎng)的過程。基于此,在校園足球禮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禮儀禮節(jié),以突顯“禮”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在開展足球訓練過程中,應對隊員的文化課成績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隊員在文化課成績達到某一個水平時,才可以繼續(xù)參加足球訓練或者比賽,以此激發(fā)隊員的學習動力。此外,在制訂校園足球禮儀時,足球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完成作業(yè)情況、行為習慣等作為參與校園足球訓練的行為標準的一部分,要求所有隊員都遵守此標準,這也有助于隊員進一步提升文化知識水平。因此,筆者在選拔足球隊員時,對隊員的成績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以近期的某一次正式測試的成績作為入隊前的基礎成績,要求隊員寫一份成績提升或者“保底”計劃,并按此計劃執(zhí)行。在訓練期間成績沒有按計劃提升甚至下降的隊員,將被停訓或者從“主力隊員”降為“一般隊員”,直至無法繼續(xù)在球隊內訓練。在訓練期間成績有明顯提升的隊員,將給予破格成為“主力隊員”或者“減少訓練量”的獎勵。此方式既保證了隊員們的文化課成績不下滑,又能激發(fā)隊員們比拼文化課成績、趕超文化課成績的好風氣,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球隊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
參考文獻:
[1]侯學華,薛立,陳亞中,等.校園足球文化內涵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06.06.
[2]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教體藝〔2015〕6號)[EB/OL].(2015-7-22)[2015-07-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1508/t20150811_199309.html.
[3]張宗登,張紅穎.論民間工藝美術的智育價值——以產品設計課程教學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