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微微
(江蘇省中醫(yī)院腎內科,江蘇 南京 210029)
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種由于多種原因誘發(fā)的腎臟實質性受損的且呈現持續(xù)性惡化的疾病,常見腎臟顯著縮小,無法保持基本生理功能,最終導致機體代謝物沉積無法排出人體,累及多系統(tǒng)多臟腑[1]。惡心嘔吐是CRF患者甚為常見的臨床癥狀,當前西醫(yī)治療主要有抑酸護胃、對癥治療、反復透析等治法,這些療法確有臨床療效,但是也有些許不足之處,例如起效較為緩慢,副作用大等[2]。惡心嘔吐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起居,也會影響患者情緒,容易使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我科采用了隔姜灸治療CRF患者惡心嘔吐癥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經驗分享如下。
本研究共納入40例CRF患者,均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蘇省中醫(yī)院腎內科住院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4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n=20例)和對照組(n=2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西醫(yī)標準:采用美國腎臟病基金會公布的《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中相關CRF診斷標準及臨床腎功能分期標準[3]。
中醫(yī)標準:采用我國衛(wèi)生部門頒布的《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993版)中相關標準[4]。
①符合CRF西醫(yī)診斷標準;②符合CRF中醫(yī)診斷標準;③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試驗過程中收回知情同意書者;②存在較為明顯的外感癥狀、重度感染或體質過于虛弱者;③明確為過敏性體質者;④有嚴重的精神疾??;⑤全身電解質、酸堿度嚴重不平衡者;⑥施術部位有嚴重皮膚潰爛或潰瘍;⑦患有嚴重的消化道潰瘍、腫瘤、出血者。
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擅自脫離試驗,且聯系無果等。
1.6.1 隔姜灸
觀察組患者予以中脘穴、神闕穴實施隔姜灸治療,取3-5毫米厚度的鮮姜片,用細長針刺數個孔,置于中脘穴與神闕穴皮膚上,用手揉搓除大約紅棗核大小的艾柱放在姜片上,在艾柱尖部開始點燃,一直到患者感到皮膚微微發(fā)燙之時,易柱續(xù)灸,一直到皮膚潮紅,每次施術時間大約為30min。注意事項:當遇對熱感較為敏感的患者時,可適當將姜片厚度增加2-3毫米,或者在施術過程中將姜片稍稍抬起片刻再重新放在皮膚上,繼續(xù)治療?;颊呓邮苤委熎陂g需要保持房間內適當空氣流通,避免過渡吸入燒灼之氣,也要保持不可過度通風,防止風量過大吹倒艾柱,致使患者燙傷?;颊呓邮苤委熎陂g還需要護理人員陪同,時常詢問患者皮膚溫度感受,注意關注患者施術皮膚顏色,在施術結束后需要為患者及時蓋上被子,保持腹部保暖狀態(tài),讓療效更為持久[5]。隔姜灸每日實施1次,療程共14d。
續(xù)表4
1.6.2 對照組
對照組予以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10mg,每日1次,療程14天。
(1)惡心嘔吐癥狀評定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惡心評定:①無惡心;②輕度惡心為每日犯惡心1-2次;中度惡心為3-4次左右;重度惡心為頻頻犯惡心,每日5次以上。嘔吐評定:①無嘔吐;②輕度嘔吐為每日嘔吐1-2次;中度嘔吐為3-4次左右;重度嘔吐為頻頻嘔吐,每日5次以上。規(guī)定惡心嘔吐兩個主要癥狀改善兩個等級或者完全消失為顯效,改善1個級別為有效,兩個癥狀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則判定為無效。
(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飲食狀況,依照患者飲食欲望、飲食量、進食次數分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很差,依次計作4、3、2、1、0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7]。
(3)參照健康調查簡表SF-36 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活力、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和總體健康8個指標。每個指標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態(tài)以及生活質量越好。
(4)觀察并記錄試驗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的皮膚破潰、疼痛難忍等不良反應。
本試驗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23.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情況經秩和檢驗后發(fā)現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35)。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達到95%,對照組為90%,而總體療效等級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兩組飲食情況評分經t檢驗后發(fā)現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進食情況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飲食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表3 兩組飲食情況評分比較例(%)
組間比較中,治療前兩組患者SF-36各項得分以及總分都不具備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兩組各自組內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除活力、社會功能、軀體疼痛三項,其余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均較前有顯著提升,差異也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本試驗納入的40例患者均完成所有療程的治療,期間未發(fā)生任何嚴重不良反應。
不少現代研究均證明艾灸具有緩解疼痛、促進微循環(huán)、改善機體代謝、增強免疫力等功效,能夠起到系統(tǒng)調和臟腑的作用。隔姜灸將生姜與艾灸的溫熱之力相結合,將生姜溫陽止嘔之力通過艾灸的熱力透入皮膚,進入穴位,使得藥效循行經絡,直抵病所。因此隔姜灸是一種增強療效的綜合療法[8]。
以上結果表明,我科采用的隔姜灸的干預手段能夠顯著改善CRF患者出現的惡心嘔吐癥狀,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飲食,對改善患者生活功能和質量具有顯著作用。另外,隔姜灸是綠色、安全的中醫(yī)護理措施,成本低廉,對減輕患者醫(yī)療經濟負擔大有裨益,臨床推廣的意義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