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同課異構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還能真正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穩(wěn)步提高。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靈活運用同課異構的教學方式,編寫更加恰當?shù)慕虒W方案,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體育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和身體素質。
關鍵詞:同課異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教學質量
在同課異構過程中,學校應當組建教師組,還應當選出小組長。小組長要帶領全體教師圍繞著教學內(nèi)容展開探討,發(fā)表各自的觀點和想法;集思廣益設計教學法方案,并選出代表實行教學方案;進行總結和歸納、反思與總結,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同課異構的內(nèi)涵
同課異構指的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果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可選擇不同的教師進行教學。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教師采用的不同教學方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方面的內(nèi)容,展開全面且深入的分析與比較,增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穩(wěn)步提高。同課異構的方式可以逐漸消除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使更多的教師圍繞著教學內(nèi)容展開探討和交流,還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同課異構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一)各抒己見,精選課例
要想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學校就應當組建教師組,將體育教師結合起來,圍繞著教學內(nèi)容展開討論和交流。教師組應當選擇組長,組長帶領組員搜集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教學資料,匯報自己的備課情況,進行溝通和交流,從多個方面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教師需要分享各自選擇的經(jīng)典案例,介紹這些案例的優(yōu)勢和作用,分享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經(jīng)驗,為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奠定良好基礎。
(二)集體討論,形成初案
教師在教學前必須要精心備課,結合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1]。在完成教案的設計后,教師組需要進行激烈的討論,豐富和完善教學內(nèi)容,形成初案。在實際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組長需先帶領教師分析教材內(nèi)容,了解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的情況確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探討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教師主要討論的問題有以下幾點:(1)如何按照步驟進行教學操作,從學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出發(fā),分析和了解可能會出現(xiàn)的教學問題;(2)認真分析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了解可能取得的教學效果;(3)分析教學方法,檢查其是否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否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重視;(4)教學的方法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是否符合學生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運動技能等;(5)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發(fā)表各自獨特的想法和觀點。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一個較為完美、完善的教學方案應運而生。
(三)教學示范,交流經(jīng)驗
在完成教學方案的設計后,教師組就需選出代表實行教學方案,了解教學效果[2]。例如,在教學“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按照之前設計的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在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先帶領學生運用“串糖葫蘆”的方式進行熱身。采用游戲熱身的方式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契合教學內(nèi)容,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充足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熱身活動中,讓學生的膝、髖、踝等得到充足的活動,實現(xiàn)較好的熱身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需嚴格按照教學方案以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一,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了解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第二,頻道學生獨立分析和探索。學生需要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自主學習,聯(lián)系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第三,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時,教師需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遵從“組間相同,組內(nèi)存異”的原則,將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需要認真學習動作,而教師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進行個別輔導;第四,教師需要進行示范和講解,學生需要認真觀察,進行模仿,適當調整和優(yōu)化。教師需要明確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即翻腕、伸臂以及撥球等。教師需要進行多次的示范和講解,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該知識;第五,開展有趣的技能訓練。在完成知識點的講解和示范后,教師就可開展有趣的技能訓練,運用四人正方形傳接球、三人三角形傳接球以及五角星傳接球等方式,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表現(xiàn)出較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踴躍參與到訓練活動中,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第六,進行效果的展示。在完成動作的學習和訓練后,教師就可讓學生以三人為一組、兩人為一組進行學習成果的演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了解學生的聯(lián)系情況,還能讓學生觀察正確的動作,真正享受動作的美感。
為了更好地展開教學,教師應當運用十字接力的方式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利用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保證學生上下肢的協(xié)調,還能符合學生的生理運動符合。在完成知識點的教學后,教師就可帶領學生參與到放松性舞蹈《小紙船的夢》中,放松學生的身體。在完成教學后,體育教師需要圍繞著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第一,教學的語速是否過快,語言藝術水平是否應當提高,在教學時是否應當停頓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第二,是否應當提高課堂調控能力,如何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第三,是否應當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四)同課多輪,反思提高
在完成初次教學嘗試后,教師組需要圍繞著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二次設計,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反復的嘗試與實踐。在每次完成教學后都應當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提高教學效果[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集中所有教師的想法和建議,集思廣益,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完成教學方案的設計后,就應當選出代表實行方案,同時還需進行總結和歸納,解決教學存在的問題,最終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潔.同課異構促進成長——思考教研活動的多樣性[J].科學咨詢,2019,000(002):70.
[2]王潔.同課異構促進成長——思考教研活動的多樣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21(01):76.
[3]劉明歡.基于寓教于樂背景下分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C]//2020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0.
作者簡介: 趙琴( 1977 年2 月), 籍貫:江蘇常熟,性別 : 女? 最高學歷:本科 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 職務: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