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數感是人們對于數和運算的理解,即人們在各個方面熟練利用相應方法對數學加以判定,并為解決相應難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在新課程改革下,將小學數學教學作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數感,可讓學生掌握用數字表達數量關系的綜合能力,通過分析與判定相應的數學問題,選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計算,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故此,基于新課改研究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數感的培養(yǎng)方法,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新穎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數感
數感作為小學數學新課改中重申的重要概念,主要為數量關系、計算結果估算方面的感悟與思維。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師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奧妙,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數學學習中。另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數感,教授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方法,強化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加強教學引導,提高學習體驗感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進一步提升,強調小學數學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與促進作用,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身邊事物聯系起來[1],并積極展開相應的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豐富、趣味的實踐活動中,自主化解相應難題,體會到數學的作用與價值,提高學生的數感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表內除法”這一課時,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對于“素數”“合數”“奇數”“偶數”等基本概念存在記憶混淆的問題?;诖?,小學數學教師可為學生精心設計“猜號碼”的趣味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讓學生投入課堂活動中。譬如“小明家的電話號碼首位數字是最小的合數,第二位數字是自然數最小的數字,第三位數字既不是偶數也不是素數,第四位、第五位與第六位相同,都是最小的整數,第七位是最大的一位數減去最小偶數的差,第八位是最小的素數加上最小合數的和,你們能告訴我小明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學生在此種趣味數學問題的帶動下,積極投入課堂實踐活動中,增強了數學體驗感,使學生熟練掌握素數、合數、奇數、偶數的基本概念,提高了學生的數感。通過此種教學方式,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靈活性進一步增強,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感,促進其數學能力的養(yǎng)成。
二、豐富教學方法,重視數感培養(yǎng)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如若習慣運用說教式教學模式,難以調動起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意識,影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2]。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在自主實踐過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數感能力。這就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元的實踐互動機會,刺激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11~20各數的認識”時,由于此年齡段的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喜愛模仿、形象思維顯著的特征,教師要牢牢把握學生的這一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擺一擺”“數一數”“分一分”等方式投入課堂活動中。教師事先讓學生準備好數學工具,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參加“數數小木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以10個為一捆,進行小木棒捆綁活動,逐步滲透十進制的數學方法,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轉變成具有立體形象性特點的知識,讓學生養(yǎng)成數感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通過利用此種教學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得到良好激活,學生在數學探究實踐中,更好地感受“數”的內在本質含義,加深學生對11~20各數的認知與感悟。
三、結合實踐探索,提高數感能力
在理解數感的概念意義方面,很多方式都是基于基礎層面,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數學學習信息庫,促進學生數感的形成[3]?;谛抡n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融合,讓學生將所掌握的數學知識有效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強化學生的數感思維,提高學生的數感,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講解“長方形和正方形”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周長的概念,教師讓學生通過“摸”周長的方式,感悟周長的概念與意義,隨即教師將釘子板拿出,在釘子板中拼成不同的長方形與正方形,使學生在直觀觀察中,指出圍成圖形的周長。隨后,教師將教學回歸于課文,讓學生解決相應的“求周長”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獨立探究的能力,使抽象復雜的周長問題變成直觀形象的內容,增強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數感意識。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學生的數感能力得以進一步強化,克服數學學習難題,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
綜上所述,數感的養(yǎng)成并非能在朝夕之間完成,需要循序漸進,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培養(yǎng),使學生在感悟、體驗、感受之中構建良好的數感意識。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期間,全面了解與掌握數學教材內容,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數感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實踐探索中領悟到數感的本質概念,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數感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程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數感的培養(yǎng)策略[J].速讀(中旬),2019(1):201.
[2]馬翠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數感的培養(yǎng)策略[J].學苑教育,2018(12):49.
[3]喻小娟.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數感的策略探討[J].科技資訊,2020,18(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