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煜
【摘要】根據(jù)新時代教育要求,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進一步加大了學生對閱讀量的要求。要求學生要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健康讀物,對于初中生來說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并且每學年還要閱讀兩三部名著。但事實上,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面太窄”“名著讀得太少,就像一個營養(yǎng)不良的人”等現(xiàn)象筆者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閱讀“營養(yǎng)不良”的現(xiàn)象,唯有海量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健詞】新課程標準;擴大閱讀量;閱讀興趣;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F(xiàn)在學校對中學生都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并且鼓勵中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內(nèi)容進行閱讀。課堂內(nèi)外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想方設法開展各種課內(nèi)外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都愛讀書的良好閱讀氛圍。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也提到,必須教會少年閱讀。著名學者余秋雨說提出,健康生命的質(zhì)量需要鍛鑄,而閱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huán)。由此可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何等的重要。!現(xiàn)將自己近年來在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上的嘗試作以下探討。
一、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為海量閱讀提供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新時代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也非常強調(diào)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而其前提就是培養(yǎng)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在平時學生晨讀中,每次習慣帶一本課外書進入教室,利用晨讀時間和學生一起品讀他(她)們感興趣的故事,如此一來,學生聽得很是專注。然而,僅僅抽晨讀時間是很難講完一個故事的,但學生卻希望繼續(xù)聽下去。此時,我就會建議學生自己也買一本好好地讀,此時,學生慢慢有了閱讀期待,我也順勢為學生推薦好書,一舉兩得。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覺得可從以下兩方面考慮:首先,教師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求知欲,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其次,要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享受,是無可替代的精神食糧。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盡量淡化語文分數(shù)論,應讓學生多去品味文質(zhì)兼美的好文章,領(lǐng)略其中的奇思妙想,感悟其中的深刻內(nèi)涵,而不是將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味同嚼蠟。
二、想方設法推薦美文,為擴大閱讀量營造氛圍
在平時的教學中,不管是課堂內(nèi)還是課堂外,我都會有意識地向?qū)W生推薦一些美文,引導學生去品讀一些美文,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閱讀心得。推薦的美文有的幽默風趣,如《我是世界上最幽默的人》;有的蘊含深刻哲理,如《盡力而為還不夠》《蒼鷹精神》;有的感人至深,如《洪戰(zhàn)輝:帶著妹妹上學》;有的充滿異國風情,如《日本:潔凈之邦》《巴黎:鮮花、美女與狗屎》。時間一長,學生感受到了“閱讀是一種享受”,于是,班上逐漸掀起了讀書熱,以致后來,推薦美文的主角由我變成了學生自己。學生潛移默化地沉浸在閱讀的精神享受中,既擴大了閱讀視野,又積累了豐富的語文寫作的素材,還提高了學生的感悟能力,給予學生高尚人格的熏陶。
三、把握語文課堂閱讀,為擴大閱讀量保駕護航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總結(jié),把握語文課堂閱讀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實踐。
1.語文課堂讀起來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睙o庸置疑,語文教材上有相當一批文章文質(zhì)兼美,讀來瑯瑯上口,對于這些美文,我要求學生多去朗讀,多去感悟。對其中的古詩詞和現(xiàn)代文的一些名篇名段,我要求學生都能流利背出,我會通過朗誦比賽、演講比賽、默寫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美文、詩詞的印象,豐富知識的積累,靈活運用名言警句,時刻提醒學生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新時代中學生。
2.把握好讀書課堂
第一,課時的保證是讀書課最基本的保證,因此,每周我都利用兩節(jié)課安排學生自由閱讀。書的來源一般有三個渠道:一方面我指導學生選購好書籍,引導學生挑選健康優(yōu)秀書籍,保證學生閱讀的都是好書,從而遠離膚淺和庸俗書籍。另一方面提倡學生捐獻書籍到班級,分享好書。由班級圖書管理員進行分類整理、管理和調(diào)控,供學生互相借閱。三是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和網(wǎng)絡進行閱讀。
第二,做好課外閱讀小記錄。讀書課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學會運用,學會感悟,并通過課外閱讀筆記,將這些內(nèi)容記錄下來,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第三,實施延伸閱讀教學。一是從作品上實施延伸。如我在七年級課文中,重點選擇了以下幾個重要作家的作品作延伸閱讀:由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延伸到《駱駝祥子》;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延伸到《賣火柴的小女孩》;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延伸到《朝花夕拾》、《野草》中的一些文章如《狗、貓、鼠》,《風箏》等。二是從文體上實施延伸。如當學生學到記敘文可以延伸到記敘文,學到小說可以延伸到小說,學到寓言可以延伸到《伊索寓言》,學到童話延可以伸到安徒生、格林童話,學到余光中的詩歌《鄉(xiāng)愁》可以延伸到余光中的《白玉苦瓜》等詩歌,學到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可以延伸到《哈利波特》。
四、開展形式多樣閱讀活動,為擴大閱讀量推波助瀾
在平時的教學中適當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在趣味中更能激起學生的讀書熱情。
1.掀起名著熱
在平時的教學特別是讀書課活動中,我會有意識地提到有關(guān)名著的話題,讓學生復述精彩情節(jié),慢慢地,班上逐漸形成“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閱讀氛圍。
2.舉行知識搶答賽
我班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知識搶答比賽。答題中有意識地增加一些文學作品方面的知識,比如四大名著中有關(guān)的人物、情節(jié)、典故或歇后語。同時要求學生復述書中的故事,讓閱讀面廣的學生盡展才華,從而樹立榜樣,激發(fā)更多學生的讀書興趣,學生讀書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面自然就擴大了。
3.舉行新作品發(fā)布會及熱點討論會
讓學生講述文壇近期的新作及動向,定期舉行新作品發(fā)布會,讓一些愛好文學有一定文學素養(yǎng)的同學帶動起越來越多的同學關(guān)心文學,關(guān)注課外閱讀。我還會將閱讀過程中的熱點問題與學生共同討論交流,在討論交流中學生的人格得到了凈化和升華。
4.結(jié)合影視對比閱讀,從而進行評價鑒賞
隨著信息化的迅猛發(fā)展,有很多名著都配有影視作品,比如四大名著、外國名著等,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網(wǎng)絡平臺,播放影視精彩片段甚至整部影片,引導學生將影視作品與原著相對比,比較其中的異同,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求知欲,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評價鑒賞能力。如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十九頁“名著推薦與閱讀”專題為《湯姆·索亞歷險記》的閱讀中,我引導學生首先節(jié)選好閱讀內(nèi)容,接著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對湯姆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播放《湯姆·索亞歷險記》的視頻影片,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我引導學生閱讀原著,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心靈,并要求在當天的日記中寫一篇讀后感,對人物進行全面評價。學生們興致勃勃,認真對待,那次日記普遍完成得較好。
實踐證明,中學生的海量閱讀,對其今后的人生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不能僅僅為了教學而教學,而應采用多種手段,通過各種渠道調(diào)動學生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擴大閱讀量,讓學生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