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鶯鶯傳》和《李娃傳》是著名唐傳奇以男女愛情為主題的典型代表,可以說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才子佳人,但愛情故事的結局卻是一悲一喜截然不同。本論文將從這兩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文學性及兩部作品情感表達的文學性手法運用角度進行對比分析,感受兩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不同命運結局,讓人回味。
關鍵詞:鶯鶯傳;李娃傳;人物形象;文學手法
作者簡介:孫倩(1997-),女,漢族,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學日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8-0-02
《鶯鶯傳》主要講述的是貧寒書生張生與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崔鶯鶯相識相愛,但后來隨著張生去長安,崔鶯鶯的愛情就也沒有了后來,被張生無情拋棄,可以說是典型的“癡心女負心漢”的愛情故事。
《李娃傳》主要講述的是唐代長安擁有超高人氣的名妓李娃與常州刺史滎陽公的公子張生之間的相遇、別離等幾經(jīng)波折之后李娃與鄭生最終共度幸福一生,結局非常的美滿。在中國小說中有一席之地,反映了唐朝的思想非常的開放,對后代影響很大。
一、淺析人物形象的文學性
(一)《鶯鶯傳》中的女主人公崔鶯鶯是一個典型的大家閨秀,她貌美如花,能琴善賦。但她接受的是封建禮教的教育,受家庭封建禮教潛移默化的影響,時時刻刻都要壓抑自己的本性。在張生收到崔鶯鶯回信深夜翻墻來此相會時,穿戴整齊的崔鶯鶯表情卻十分的嚴肅,大數(shù)張生“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詞”,這一形象生動的語言描寫最能靈活而直接地展示給讀者崔鶯鶯心思縝密的人物性格,極力地想要掩飾自己已經(jīng)對張生動了情,所以傳詩之舉巧妙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釋”,這不僅可以繼續(xù)維持自己大家閨秀的莊重貞潔,而且崔氏家族的面子也沒有丟掉。聰明而又含蓄的崔鶯鶯,行為舉止都以傳統(tǒng)封建禮教為基準,但她的內心卻始終平靜不下來。通過“紅娘斂衾攜枕而至”對婢女攜被褥前往張生住處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動心了的崔鶯鶯最終沒按捺住,敢于沖破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的約束,大膽地與張生同居。在促進故事情節(jié)展開這一方面令人意想不到,極大地引起了讀者的興趣,形象生動,文筆細膩,也從側面描寫了崔鶯鶯她愛張生就敢于違抗封建禮教付出自己的全部。給我們展現(xiàn)了雖說崔鶯鶯知書達理,矜持莊重,但她敢于違抗封建禮教,不受傳統(tǒng)束縛這一女性形象。然而她又是冷靜和理性的,不會把自己變成以張生為中心的附屬品。她與張生從相見相戀直到分離分開,自始至終都是以兩人是平等的這樣的位置上。面對張生的拋棄,盡管她萬般的不舍,也不愿去挽留。忍受身體、感情的傷痛與內心的強烈的自我尊嚴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不向對方乞求哀憐,始終是崔鶯鶯的倔強,為我們展現(xiàn)了她擁有著完備的人格尊嚴的女性形象。
(二)《鶯鶯傳》中的男主人公張生容貌俊美,被人稱贊為正人君子。通過“性溫茂,美風容,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容順而已,終不能亂”、“未嘗近女色”對張生的外貌描寫及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抓住了張生非常的知書達理、不輕易近女色而又相當嚴謹?shù)娜宋镄愿裉攸c。正面描寫即是對其人物形象的直接描寫,給我們展現(xiàn)出張生很俊美,而且行為方面,一直合乎“禮”的要求,符合古人謙謙君子的要求這一男性形象。同時張生又多情。張生見了崔鶯鶯第一次面之后,心情就再也平靜不下來了,而且他靠紅娘傳送書信,在書信里大膽的不加掩飾的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為愛而“行忘止,食忘飽”,從側面描寫了張生癡情的人物形象特點。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巧妙結合運用,看似是構建人物形象,實則也是推動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可謂在情節(jié)中描寫人物,在人物中體現(xiàn)性格,一箭雙雕。然而在小說的結尾處他為了替自己的無恥行徑開脫,竟然污蔑鶯鶯為“妖孽”、“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從側面描寫中給我們展現(xiàn)了張生為了功名,將崔鶯鶯無情拋棄的人物形象,也突出表現(xiàn)了由最初的謙謙君子成為了令人唾棄的負心漢的人物形象特點,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更加飽滿。
(三)《李娃傳》中的女主人公李娃是一個風塵女子,出身于下層社會,在老鴇的精心調教下,詩詞歌賦為人禮儀樣樣精通。天生麗質的容貌稱為是傾國傾城一點也不為過?!坝型迲{一雙鬢青衣立,妖姿要妙,絕代未有……”通過外貌描寫為我們展現(xiàn)了婀娜多姿的李娃柔情似水的女性形象。既突出表現(xiàn)李娃容貌的俊美又交代了李娃的職業(yè)身份。“生忽見之,不覺停驂久之,徘徊不能去”,直接描寫了李娃傾國傾城的美貌與迷人的身姿讓鄭生一見傾心?!霸p墜鞭于地,候其從者,勒取之”,通過讓仆人撿鞭子來多看一會李娃,側面描寫再次烘托李娃的美麗容顏,可見鄭生對她特別喜愛。于是從事妓女多年感情豐富的李娃也以“回眸凝睇,情深相慕”給與了回應,為后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埋下伏筆。
李娃作為一個文學典型,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李娃的性格也發(fā)生了變化。李娃作為妓女,其職業(yè)習慣及多年的風塵生活在鄭生擁有大量金銀財寶時,每天與鄭生恩恩愛愛,在鄭生錢財耗盡時,李娃與鴇母自導自演了一場舍棄鄭生的大戲,可看出李娃的精明、清醒與實際的一面。而后來看到奄奄一息處境艱難淪落成乞丐的鄭生,她不惜冒著與鴇母決裂的風險贖身,后又無微不至的幫助鄭生調養(yǎng)身體,繼而勸他恢復求舉學業(yè),自己花錢為鄭生購書,陪伴他復習功課,通過考試使其走出困境,這一前一后對比的手法突出表現(xiàn)了聰明的李娃擁有堅定的意志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李娃這一人物形象最特別之處是她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是敢于追求人格尊嚴,敢于追求獨立地位的妓女第一人。不計回報的“陪讀夫人”李娃讓鄭生功成名就,被授予成都府參軍,重新回到了榮華富貴的上層社會。但她這時卻選擇離開鄭生,可得知她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不把自己寄托在男人身上,展現(xiàn)了強烈的女性獨立意識。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氣,一種獨特的魅力,一種對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對抗。這也是李娃形象最大的迷人之處,她鮮明的人物性格特點被放大,被人所周知,令人欽佩。李娃這一文學人物形象也為后代眾多文學作品提供了借鑒。
(四)《李娃傳》中的男主人公鄭生出身于上流社會,家境殷實,在嬌寵的環(huán)境下長大,從小到大衣食無憂,所以他不諳世事,純真、樸實,不同于負了崔鶯鶯的張生。細節(jié)描寫他柔弱且缺少主見的性格,也為后文被李娃掌握于手中做了鋪墊?!盎呕蟀l(fā)狂,罔知所措”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鄭生在娼家受騙,錢財蕩盡,但他毫無辦法,不知所措的行為。鄭生初見李娃時“徘徊不能去”這一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鄭生對李娃一見鐘情。而因李娃與鴇母的設計使鄭生一無所有,以致為生計唱挽歌最終淪落為乞丐,再次見到李娃時也只是“憤懣絕倒,頷頤而已”,可見鄭生還是深愛著李娃的。這一前一后的描寫也從側面表現(xiàn)出鄭生的深情與專一。文章最后,李娃看到鄭生功成名就選擇要離開時,鄭生卻哭著說道“子若棄我,當自剄以就死”,這一語言描寫再一次印證了鄭生對李娃的感情忠貞不二。在封建社會像鄭生這樣敢于追求自由、美好愛情的男主人公是不多見的,這一人物形象及文學性讓人深思。
二、淺析兩部作品情感
《鶯鶯傳》與《李娃傳》有所不同,《鶯鶯傳》以凄婉的情感基調從開始描寫崔鶯鶯與張生相見、相愛之喜,發(fā)展到崔鶯鶯被張生絕情拋棄的結局之悲,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愛情悲劇。她富含深刻社會內涵的性格被刻畫的生動形象,一個為了愛情敢于獻身、敢于對抗傳統(tǒng)封建倫理綱常的女性被生動地描述了出來。一邊是受封建禮教束縛的強大自尊一邊是春心蕩漾的內心,極其矛盾的崔鶯鶯該如何面對情與禮呢?封建禮教與真實的內心想法相沖突相撞的全過程也被細致地描繪出來。最后,她拒絕見張生這一細節(jié)描寫,內心敏感柔弱的崔鶯鶯向剛強的一面的轉變被鮮活地刻畫了出來。既單純又豐富。崔鶯鶯的悲劇愛情結局在眾多愛情故事里面非常具有獨特性,可以說對后代無數(shù)的作品具有開創(chuàng)的意義。
《李娃傳》作為唐代傳奇小說,深受讀者喜愛,流傳很廣。原因之一,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再加上極具戲劇性,單單這一特點就是以往任何一個小說都所達不到的。敘述手法這方面宛轉波折而有十分的清晰明了,結構層次完整,描寫細膩,引人入勝。其二,文中女主人公李娃的性格特征也比以往任何的傳奇作品更具有獨特性。李娃作為一個妓女,在鄭生錢財蕩盡時,清醒而有現(xiàn)實的她,鎮(zhèn)定自如地與鴇母自導自演了一場舍棄鄭生的大戲,巧妙地將鄭生拋棄,這與她的妓女身份有著很大的關系;但后來當她看到鄭生淪落成乞丐時,果斷地與鴇母發(fā)生決裂也要照顧鄭生,這顯露出她善良的一面。在這一過程中,她的性格特征與之前相比有所承接又有所變化,顯得豐富,給人一深刻的印象。其三,其獨特的風格,在形象塑造及敘事構建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運用各種手法為我們展示出一種生活氣息。
三、結語
通過《鶯鶯傳》與《李娃傳》這部作品,我們看到了當時的封建傳統(tǒng)社會的不同階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的特點。深刻鮮明的人物特點描寫、千變萬化的敘述風格的文學手法,這些都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在唐傳奇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兩部作品是同一時空下逆行的兩篇杰作,展示了在思想開放的唐代,男女愛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各種因素影響結局而不同的具體形式,在今天也值得我們仔細品讀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劉艷.略論唐代三大愛情傳奇[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3).
[2]李宗為.《唐人傳奇》.中華書局.1985年版.
[3]王丹.探因《鶯鶯傳》與《李娃傳》愛情結局的不同--以崔鶯鶯、李娃兩位女性為例. 時代文學. 2010-04.
[4]程毅中. 唐代小說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5]全寅初. 唐傳奇愛情三部曲--對《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愛情樣式的現(xiàn)代理解 [J].中國文學研究.2008-01.
[6]唐異明. 讀《霍小玉傳》,兼論《鶯鶯傳》與《李娃傳》[J].文學遺產(chǎn).19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