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柄凱
摘要:笙樂器的歷史悠久,表現(xiàn)技巧豐富。本文對笙樂器的結(jié)構(gòu)和演奏技巧做了簡單介紹,對笙演奏過程中需要的三種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做了詳細分析,并闡述了笙演奏中氣息運用的重要性和要點,以期對笙樂器的吹奏實踐有所貢獻。
關鍵詞:笙;呼吸;氣息;
前言
作為古老的中國吹奏樂器,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距今已經(jīng)有3000多年,在世界范圍內(nèi)笙還是最先使用自由簧的樂器。由于聲音柔和、清越,頗為高雅,多用來歌頌吟唱歌,民間色彩濃厚。本文對笙的結(jié)構(gòu)和演奏技巧做了簡單介紹,對笙演奏過程中需要的三種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做了詳細分析,并闡述了笙演奏中氣息運用的重要性和要點,以期對笙樂器的吹奏實踐有所貢獻。
一、笙的結(jié)構(gòu)和演奏技巧
笙是吹孔簧鳴類樂器,屬于簧片樂器族,鮮為人知的是,笙還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大多數(shù)簧片樂器的鼻祖。比如使用音色柔和的自由簧的管風琴,法國人制作的風琴以及德國人發(fā)明的口琴和手風琴,這些樂器的都來源于中國的笙。因此可以說,笙對西洋樂器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笙的結(jié)構(gòu)相對簡單,用蠟把簧片固定粘貼在位于笙管下方的笙腳上,然后插在笙斗里。在靠近笙斗的每根笙管下面,都可以看到一個指孔。在吹笙的時候,要用手指按住指孔,經(jīng)過嘴巴呼氣吸氣而鼓動簧片與管內(nèi)的氣體聯(lián)合震動發(fā)出聲音。鑲嵌的銀絲會在笙管上標注音高來幫助吹奏者取音。在所有吹奏樂器里,笙的演奏技巧可以說是最為豐富的,主要有:平吹、單吐、雙吐、三吐、碎吐、花舌、呼舌、頓音、倚音、跳音、顫音、打音、磨音、滑音、復調(diào)、多種和音等等,笙多樣的演奏技巧為管樂增添了更為豐富地表現(xiàn)力。
二、自然呼吸法與控制性呼吸法的區(qū)別
自然呼吸法是人的本能呼吸方法,不需要刻意的訓練,是人們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身體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由于男女生理不同和呼吸習慣不同,男子多用腹式呼吸,女子多用胸式呼吸。一般情況下,成人在自然狀態(tài)下呼吸一次間隔為6.4秒,呼、吸一次的氣體量大約為500毫升。而控制性呼吸法則不同,根據(jù)樂曲表現(xiàn)的需要,最短的呼吸間隔在一秒鐘左右,長的呼吸間隔則可達10多秒以上。人先用盡全力吸氣直到氣體不能再吸進來為止,接著再用盡全力呼氣直到氣體不能呼出去為止,而肺活量指的就是最終呼出的氣體總量。一般情況下,成人男子的肺活量在三千五到四千毫升,而成年女子的肺活量則在兩千五百毫升到三千五百毫升左右。如果想取得更好的笙演奏效果,肺活量最好在四千左右,這樣表演起來就會游刃有余。當然,較大的肺活量是可以在笙演奏的學習過程中和日常的體育鍛煉中獲得的。一些年紀較大的笙演奏者的肺活量比年輕小伙子的還要高,原因就在于此。
控制性呼吸法旨在控制,也就是強弱的控制。笙演奏中控制性長音與腹肌訓練尤為重要。笙演奏中,長音練習是掌握呼吸方法的基礎,有強弱之分。在練習強音時,音頭要有爆發(fā)力,氣息量大且平穩(wěn)。在練習弱音時,音頭要輕,氣流小且平穩(wěn)。同時,日常練習時也可根據(jù)自身能力,通過對氣息的控制坐出漸強、漸弱、突強、突弱等方面的訓練。然而,腹肌訓練更是重中之重。眾所周知,演奏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一定的體力,笙演奏自然也不例外。要想連續(xù)演奏多個曲目或者把樂曲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就必須加強對腹肌的訓練。腹肌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呼吸運用中控制就會自如到位,奏出的音樂也就干凈利落。
三、笙演奏的呼吸方法
笙在吹奏的時候,要用手指按住指孔,經(jīng)過嘴巴呼氣吸氣而鼓動簧片與管內(nèi)的氣體聯(lián)合震動,才能發(fā)出聲音。有時候,為了表現(xiàn)一首樂曲,笙演奏者的肺部必須存儲和釋放大量的氣體,因此吹奏者的一呼一吸都決定著笙的演奏效果,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演奏效果必須掌握笙演奏的呼吸方法。笙演奏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顧名思義,這種方法主要用到胸部肌肉,利用胸部肌肉收縮后將肺部氣體擠壓出來進行吹奏,當肺部氣體剩下有限的時候,胸部肌肉一放松,氣體就被吸進肺部。胸式呼吸在演奏笙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到交替吹奏和吸奏,通常交替的時間都很短暫,很快就交替過來。利用這種胸式呼吸法不能大量地呼吸氣體,所以這種呼吸方法主要試用與中、短長度的樂句,而不適合較長句。
(二)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主要是在笙演奏的過程中,利用腹部肌肉來完成。在進行吸奏時,氣息會漸漸灌充到演奏者的腹部和腰部。通過下腹部肌肉稍微用力,而上腹要保證擴張后的狀態(tài),以勻速將氣體呼出,這樣的話腹部的肌肉就會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因為主要是利用腹肌和腹腔進行氣息控制,這種被稱為腹式呼吸法的演奏方法,相較于胸式呼吸法,可以讓呼吸的氣息在肺部實現(xiàn)一個更大的量值,因此可以用來演奏較長句,并且做出顫音來配合樂曲演奏。但是由于對腹肌的要求較高,需要吸入氣體量較大,用的過多會造成演奏者疲乏。
(三)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
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需要用到胸部和腹部的肌肉,相較于單純地利用胸部肌肉的胸式呼吸法和單純地利用腹部肌肉的呼吸法來說,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結(jié)合了前兩者的長處。一方面胸腹部的肌肉共同承擔氣息負擔,演奏者會節(jié)省很多氣力,不易疲乏;另一方面,通過胸腹的聯(lián)合作用,肺部可以吸入呼出更大量的氣息,并且能保證呼吸的深度適中,在演奏中顯得更加扎實有力,而且還可以實現(xiàn)顫音來滿足樂曲的表現(xiàn)需要。
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主要是通過位于胸部下端的肋肌往外擴張,從未引導著上腹也進行相應擴張,而小腹則反之,需要演奏者通過使力向內(nèi)收縮。笙演奏者吸奏時的氣息回匯聚丹田處,肋肌擴張,腹腔和腰肌也隨之變化。笙演奏者進行吹奏時,上腹腔和肋肌要保證擴張后的狀態(tài),以勻速將氣體呼出,這樣的話腹腔和肋肌就會恢復到正常的水平。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相較于上兩種方法更加科學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因此被應用的更為普遍。
綜上所述,上述三種笙演奏技巧各有所長,其應用應該結(jié)合著不同的樂曲和笙樂表達效果的需求,從而體現(xiàn)出笙樂之美,營造豐富多樣的音樂審美效果。這三種方法,對于初學者來說,都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也只有通過勤學苦練才能取得笙樂表演的進步。當然,由于笙樂作為吹奏樂器相對其他類樂器較為消耗體力,初學者在練習中需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
四、笙演奏的氣息運用
對于笙演奏的初學者來說,氣息是最基礎的,也是往往會被忽視的。他們經(jīng)常會在演奏技巧上發(fā)掘自身的不足,卻很少會想到氣息方面的問題。事實上,氣息對于演奏笙來說,其重要性一點都不屬于繁多的技巧。任何笙樂技巧的完美展現(xiàn)都需要氣息的配合運動,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對氣息的運動會直接影響笙演奏者的演奏效果。
(一)控制與技巧是關鍵
在笙演奏過程中,對氣息的良好控制和對技巧的掌握尤為關鍵。在笙演奏時,通過感受氣息的運動不難發(fā)現(xiàn),要努力實現(xiàn)口唇和氣息二者間的氣力的平衡,這樣才能實現(xiàn)對呼吸量的控制,保證結(jié)實有質(zhì)感的音質(zhì)和平整有力的氣息。有的音的強弱程度和來去游走都需要演奏者對氣息的控制把握好,充分體會氣息控制和技巧對發(fā)音的強弱的影響,使演奏趨于更好的水準。這也需要笙樂學習者的長久練習才能實現(xiàn),只有勤學苦練才能自主掌握。
(二)肺活量是演奏基礎
肺活量是笙演奏的基礎。由于笙是靠呼吸發(fā)聲的演奏樂器,提到呼吸,就不能不提高對肺活量的重視程度。而且由于笙是和聲性樂器,每次按下去的音較多,所需要的氣息量較大。因此演奏更自然的當然是肺活量大的演奏者,如果肺活量小的話,就會很容易感覺疲累。因此演奏者要想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必須通過鍛煉改善肺活量,保證演奏平穩(wěn)和連貫自然,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演奏者可以經(jīng)常做做深呼吸、擴胸運動,或者多進行跑步、游泳等體育鍛煉。
(三)腹肌保證演奏連續(xù)
腹肌是笙演奏連續(xù)性的保證。根據(jù)上文對呼吸方法的論述,不難得出,四種呼吸方法中有兩種就需要腹部的配合,包括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因此腹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如果演奏者的腹肌發(fā)達,那么演奏起來集中有彈性、短促有力的音樂就變得很簡單,音樂自然清脆不粘連。這一點和肺活量一樣,都是對演奏者的體力提出的較高要求和更大的挑戰(zhàn)。如果想演奏的樂曲的完整性更強,演奏效果更好,就需要眾多因素的合理配合,這都需要演奏者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改善。
(四)放松保持演奏自然
在笙演奏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做到松緊有度,一張一弛。笙演奏是一種肌肉運動下氣息作用的結(jié)果。只有身心放松才會獲得自然流暢的樂曲表現(xiàn)。而如果身心過于緊繃,就會造成肌肉過于僵硬、演奏困難等,以至演奏的失敗。身心放松,身體個部位之間的配合會更加協(xié)調(diào),演奏的效果相對于腕部肌肉緊張時肯定會更好,演奏者也會迎來一個更好的演奏狀態(tài),因此可以說演奏者身心放松肯定會對表演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jié)語
本文對笙樂器的結(jié)構(gòu)和演奏技巧做了簡單介紹,對笙演奏過程中需要的三種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做了詳細分析,并闡述了笙演奏中氣息運用的重要性和要點,以期對笙樂器的吹奏實踐有所貢獻。總而言之,笙演奏并不單純是技巧性的東西,需要演奏者對呼吸方法和氣息運用上多加練習,才能獲得演奏水平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躍進:論笙吐奏中唇、舌、氣三者的有機結(jié)合,器樂藝術,2000.3。
[2]謝庭峰:笙演奏及氣息運用淺談,神舟民俗,2013年205期。
[3]牟善平 徐超銘 肖江:笙練習曲選,2003.2。
[4]祝盾:管樂器演奏的呼吸與音色,中央音樂學院報,1996.4。
[5]張之良:笙演奏中的氣息控制,民族樂器,2000.3。
[6]朱曉進:民族樂器的影響與時代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馬?。好褡迤鳂放c文學藝術筆談[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
(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人民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