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璇
文體主要指的是文章的體裁樣式,不同的文章因結(jié)構(gòu)形式、表達方式和語言運用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文體。由于文體不同,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方法與模式。教師針對不同的文體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深入挖掘不同的讀寫結(jié)合點,有效拓展寫作的寬度和深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力。在文體視角下,通過讀與寫的巧妙融合,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一、詩詞讀寫,提高鑒賞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詩詞所占據(jù)的比例相對較大,且隨著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不斷更新與完善,詩歌的篇幅也明顯增加。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具有高度凝練的語言,能夠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且有鮮明的節(jié)奏以及和諧的音韻,詩歌的誦讀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步驟,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提高對詩詞的鑒賞與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詩詞的感悟,在不斷地積累與沉淀中增強對詩詞的理解,為對后續(xù)的寫作積累大量鮮活的素材。
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長相思》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主要講述的是作者雖然人在征途,但卻心系故園的思鄉(xiāng)之苦。在讀寫融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這首詞進行賞析,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欣賞古人對語言的巧妙運用。由于這首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距較遠,教師可以借助圖片以及視頻帶領學生理解課本內(nèi)容的真正含義,感悟詩人的思想情感,尋找讀寫的角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通過這首詞,你能夠讀出作者目前是身在哪里呢?你是從哪些字中看出來的?”“你覺得作者的心在哪里呢?你從作者的詞中讀出了什么?”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整首詞的脈絡,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注重這首詞的寫法:“雖然這首詞只有短短幾句,但是卻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請你認真誦讀,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重疊和對比的寫作手法的?你能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呢?”引導學生紛紛尋找上闋“山一程,水一程”和下闋“風一更,雪一更”的重疊寫作手法,以及“榆關”和“故園”對比寫作手法,并鼓勵學生進行寫作:“請你仔細回憶你所學過的知識,想一想你見過類似的文章或者是語句嗎?請你學習這篇詞的寫法,思考一下你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自己嘗試來寫一寫,并誦讀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痹谧x寫的幫助下,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詩詞的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讀與寫是緊密相連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通過閱讀感受文學知識的特點與樣式,積極尋找讀與寫之間的結(jié)合點,不要僅僅停留在淺層閱讀中,而是帶領學生通過閱讀嘗試去寫作,在詩詞賞析中尋找寫作的機遇,點亮學生的讀寫道路。
二、人物讀寫,感悟生活真諦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文章,不僅能夠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點,而且還能夠通過真實的生活提高學生的感悟,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在很多文章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文本,挖掘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以及心理活動,通過讀寫結(jié)合訓練,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在人文理解的基礎上填充空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讀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窮人》,這是一篇短篇小說,通過對人物的生動描寫,刻畫出了“窮人”的美好品質(zhì)。在讀寫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刻畫出人物形象。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品讀關鍵句子,感受文本的核心內(nèi)容:“文章主要是圍繞窮字而展開的,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窮在哪里呢?”“作者是如何描寫出桑娜擔憂、不安、緊張和自責的心理呢?”等等,通過閱讀學生能夠重點感受到人物的心理變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補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鼓勵學生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造學會如何進行遷移和運用,如“漁夫皺起了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他想:_______?!苯處熆梢越o予學生一定的提示:“漁夫回來后聽到鄰居西蒙病故的不幸消息后,你覺得他心里會怎么想呢?如果你是漁夫,你又會怎樣想呢?”等等。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閱讀互動:“通過閱讀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人呢?你又有什么感受呢?”鼓勵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促使讀寫更加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
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剖析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從閱讀中汲取更多的寫作元素,通過不斷的積累實現(xiàn)讀寫的有機結(jié)合,并將自己的真情實感,用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展現(xiàn)出讀寫教學的真正魅力。
三、景色讀寫,體驗自然之美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描寫景色的散文,這些類型的文章能夠拉近學生與自然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感受自然之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感受自然的風光與特點,并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展開多樣的朗讀,掌握景色描寫的特點,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展開適當?shù)木毠P,寫作能力必將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例如:在閱讀《草原》的課文內(nèi)容時,大部分學生對草原并不熟悉,也沒有見過真實的草原,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zhì)的讀寫情境,帶領學生親眼去感受草原的美麗之處:“草原之美體驗在哪里?請一邊閱讀一邊畫出你覺得能夠體驗草原之美的詞句,并將自己的感受批注在詞句旁邊?!苯處熞笇W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討論與交流,創(chuàng)設話題:“你覺得一碧千里是什么畫面?”“這種境界指的是什么?”“文章中是用哪些手法來描寫的呢?”等等。還可以引導學生總結(jié)寫作經(jīng)驗:“當你在描寫景色時,你從今天的學習中,學到了什么?”學生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語言要豐富!”“比喻要恰當!”“要體現(xiàn)出語言之美!”等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一同去尋找身邊的景色,可以是園中的樹木或花草,也可以引導學生與家長在課外時間共同去欣賞更多的美麗景色,鼓勵學生在課本閱讀習慣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充分體驗大自然的美麗之處。
閱讀是學生寫作的基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是閱讀與寫作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在閱讀中增強學生的感受與體驗,不能僅僅將所閱讀的文字停留在腦海中,而是強調(diào)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寫作去嘗試表達,為寫作積累更多鮮活的素材。
四、游記讀寫,指引寫作思路
游記類文章在小學階段也是比較常見的文體類型之一,在寫作過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掌握文章的寫作規(guī)律,抓住過渡語句進行訓練,注意景點與景點之間的有效銜接,才能促使文章更加通順和連貫。在閱讀過程中要抓住重點,指引學生從閱讀中體會寫作思路,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閱讀《記金華的雙龍洞》的課本內(nèi)容時,這篇文章屬于日記體游記,主要描寫的是作者在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找出作者的寫作順序:“請仔細閱讀這篇游記,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睂W生們通過閱讀,紛紛找出了游覽順序,分別是:“路上景色—洞口外貌—外洞—孔隙—內(nèi)洞”。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這篇文章的重點,孔隙和內(nèi)洞是學生要學習的重要景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反復閱讀,抓住關鍵字,按照順序認真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展開仿寫訓練,讓學生以一名小小導游的身份,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寫一篇小小的游記,介紹自己的游歷過程,并通過導游的角色向大家介紹。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寫作方法,還能形成更加清晰的寫作思路,從而有效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寫作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點內(nèi)容,很多學生因不善于閱讀,無法從課本內(nèi)容中找到更多有效的寫作方向,導致在寫作過程中無從下手。在讀寫融合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從閱讀中感受寫作的方法,在寫作過程中才會真正懂得如何去寫,為學生指引更多的寫作思路。
五、情感讀寫,喚醒學生心靈
讀寫融合是依附于閱讀的寫作過程,在寫作過程中不僅僅是單純寫的簡單過程,而是在閱讀的幫助下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呼喚學生心靈深處的思想觀點,真正使學生逐漸愛上閱讀,并樂于寫作,通過寫作轉(zhuǎn)換自身的角色,發(fā)展學生的書面語言。
例如:在閱讀《慈母情深》和《父愛之舟》的課本內(nèi)容時,由于現(xiàn)階段很多小學生年齡較小,長期受到家庭的溺愛,缺少對親人的理解與感恩,此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從中尋找重點內(nèi)容:“母親和父親的愛體現(xiàn)在哪里?你通過閱讀找到相應的詞句,說一說你的理解?!痹谧x中讓學生體會其精妙之處,再適時進行練筆,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切實得到提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用寫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情感。學生能夠從真實的生活中感受來自于家人的關愛與呵護,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寫作活動,以“我想對您說”為寫作主題,鼓勵學生通過文字的方式寫出自己想對親人說的一些話語。讀寫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結(jié)合,教師要以學生為核心,搜集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帶領學生敢于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讀出來,并寫出來,有效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
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今天,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的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平臺,學生也可以采取實名或者是匿名的方式,用寫的方式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透過閱讀表達更多的情感,提升閱讀寫作能力。
總之,在文體視角的背景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讀寫課堂的高校構(gòu)建,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真正實現(xiàn)讀寫融合,并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需求,在不斷優(yōu)化與調(diào)整中促使學生讀與寫的高效開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充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教材,在文體的視角下建立靈活豐富的寫作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需求,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從多角度入手,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實現(xiàn)小學語文讀寫融合教學的高效開展。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0年開放課題《“整”讀·“聚”思·“通”達———STEAM理念下小學全科閱讀項目整合實踐研究》(KCX2020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