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娟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26-0070-02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讓他們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在很多情況下,需要提供充分且準確的感性材料。數學游戲是指利用游戲將感性材料組織成任務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促進他們在活動中感知和理解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思維。審視當下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上的游戲,在設計上存在單調空洞、脫離學生認知等問題,從而導致課上場面熱熱鬧鬧、課下學生迷迷糊糊的問題??偨Y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教師在設計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數學游戲要充滿“數學味”。
數學游戲要具有“數學味”。教師設計數學游戲時,要注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且與其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素材,在游戲中滲透數學的概念、結論,體現(xiàn)數學的思想、方法,助推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概念,培養(yǎng)數學思維。
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中的數量關系是低年級學生理解的難點。于是,筆者設計了一節(jié)不一樣的“繪畫課”,其核心數學游戲為“你畫我猜”。同桌合作,甲根據教師提供的“密信”,用自己的方式畫出對象之間的數量關系(除了對象的名稱,不可以出現(xiàn)其他任何文字提醒),并標出問題,乙猜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解決甲標出的問題。通過“你畫我猜”的數學游戲,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量關系躍于紙上,形象生動,促進學生在游戲積分的過程中逐漸理解“比多少”的數量關系,同時滲透運用畫圖法解決問題的思想。
2.數學游戲要立足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人的認知水平從“現(xiàn)有水平”到“最近發(fā)展區(qū)”最終達到“可能發(fā)展水平”,循環(huán)往復,不斷轉化,最終實現(xiàn)螺旋式上升。數學游戲的設計若停留在“現(xiàn)有水平”(過易),抑或是直接至“可能發(fā)展水平”(過難),都會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影響其智力的提高、思維的拓展。因此,著眼于學生現(xiàn)有的智力、經驗和心理發(fā)展特點來設計數學游戲,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認可度和求知欲,從而更好地推動其超越現(xiàn)在到達未來。
如教學蘇教版二下 “有余數的除法”,教師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平均分入手,創(chuàng)設“分蘋果”的數學游戲:把9個“蘋果”(圓片)放在“盤子”(紙模型)里,由學生自己決定每盤放幾個“蘋果”,但每個盤子里放的“蘋果”個數要一樣多。學生動手開始數學游戲,交流反饋中出現(xiàn)了以下一些分法:(1)每盤分3個,分3盤;(2)每盤分1個,分9盤;(3)每盤分9個,分1盤。三種情況均是學生的“已知區(qū)”,完全平均分,沒有剩余。此時,教師追問:每盤分2個,分到最后會怎樣?學生動手分,邊分邊觀察。交流:每盤分2個,分了4盤,還多1個。教師繼續(xù)追問:如果每盤分4個、5個、6個……呢?學生反饋:每盤分4個,分了2盤,還多1個;每盤分5個,分了1盤,還多4個;每盤分6個,分了1盤,還多3個。教師出示要求:對比前三種分法與后幾種分法,有什么不同?上述教學,教師讓學生在開放性的“分蘋果”游戲中利用舊知充分操作,并適時“加任務”,讓學生在新任務中自然過渡到平均分的新問題——“分到最后還有蘋果剩下,且剩下的蘋果不夠分一盤”,從而啟發(fā)學生思考“有剩余的平均分該怎么用除法表示”。學生正是在這樣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中摸索,在激發(fā)認知沖突的平均分游戲中積累足夠的感性認識,經過對比分析、綜合比較,順利地補充對平均分含義的認識,理解余數和有余數的除法的概念,從而導向學生的“可能發(fā)展水平”。
3.數學游戲要具有趣味性與游戲性。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有趣的形式、富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內容會不斷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而這正好滿足了學生好勝、好贏的心理。只有當學生感興趣地玩起來時,他們才會感受到數學游戲中所指引的數學知識、數學原理的神奇與精妙,才會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趣味性與游戲性是設計數學游戲的基礎標準。
如“幾個幾相加”是認識乘法的基礎,學生時常會混淆“幾個幾”,如蘇教版二上第22頁“想想做做”第2題“每堆擺3個,擺4堆”“每堆擺4個,擺3堆”這組對比,學生常會混淆這里的“4個3”和“3個4”。因此,筆者在學生認識乘法之后,設計了“比眼力·大家來找茬”的游戲。將學生在課前收集的“生活中的乘法”圖片形成圖片庫,讓學生分組組隊進行賽前了解、統(tǒng)一認識。課件抽取相似圖片組成一組,并出示讓學生“找茬”(如哪一張可以用乘法表示、哪一張是5個3、哪一張是4個5等),各組進行搶答。賽后集體小結“什么是乘法”“如何分清幾個幾”。在這有趣的快速對比中,學生享受到了游戲帶來的樂趣,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體驗到了數學的魅力,于無形中鞏固了對乘法的認識,分清了幾個幾相加,提高了學習效率。
總之,數學游戲的教育價值,在于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求知氛圍,有助于他們獲取知識,培育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數學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寓游戲于其中,合理地設計數學游戲,充分發(fā)揮數學游戲的優(yōu)勢,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好玩、更容易親近和理解。
(作者單位:南京市溧水區(qū)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