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拼讀”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普遍使用的識字方法。所謂“自然拼讀”,指的是根據(jù)英文字母和發(fā)音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看詞會讀、聽詞會拼,更好地掌握單詞的奧秘。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自然拼讀
【作者簡介】丁楊,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蓮花學校。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自然拼讀”是一種既高效、又實用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符合人類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能夠讓小學生接觸英語時不再畏懼,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詞匯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如果教師可以運用自然拼讀法引導學生學習詞匯,將大幅度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
一、注重自主拼讀,提升學習效果
對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而言,音標是其入門的重要方法。但是音標有不同的版本,主要分為國際音標、美式音標以及英式音標三大類型,再加上音標分為元音和輔音,而元音又分為雙元音和單元音,輔音又分為濁輔音和清輔音,這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而言,學習難度很大。而自然拼讀教學完全不受音標的影響,可謂是小學生學習詞匯的最佳方式。為了提高自然拼讀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拼讀,讓學生觀察詞匯的形與義,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 Unit 8“ At Christmas”中的“Christmas”這個單詞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試著觀察一下這個單詞,看看它有什么特點,再試著讀一讀它,看能否讀出這個單詞的發(fā)音。果不其然,學生無法準確讀出這個單詞,更記不住它的具體拼寫。接下來,教師采取自然拼讀的方式展開詞匯教學。首先,針對“Christmas”這個單詞中有一個字母“i”,教師可用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進行指代,讓學生對單詞形成形象化認知。然后讀一讀“Christmas”,并讓學生試著判斷這個單詞包含幾個讀音,同時運用自然拼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字母“r、i、s、m”。然后,教師將“Christmas”劃分為“christ”“mas”兩個部分,并讓學生分別朗讀。有了字母發(fā)音的基礎,學生很快讀出了這兩個部分。最后,教師將這兩個部分合二為一,讓學生再次自主拼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學會了“Christmas”的讀音,也深入體會到“音”和“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比起音標,自然拼讀更適合小學生學習詞匯。但是,在應用自然拼讀展開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是應當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拼讀、自主學習,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借助信息媒體,“玩轉”自然拼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逐漸躋身為教育界的新寵,并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為了提高自然拼讀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媒體“玩轉”英語課堂。因為自然拼讀教學的實質(zhì)是引導學生從單詞的形、音入手,讓學生在探究其中的關聯(lián)時, 做到聽音會寫、看形會讀。但是,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模式很難發(fā)揮自然拼讀的奇效,通過運用多媒體輔助工具,將能增強自然拼讀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有利于學生進行鞏固和記憶。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時,涉及眾多動物單詞,教師在運用自然拼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比如,在學習“duck”這個單詞時,教師首先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鴨子的圖片,并為學生播放鴨子的叫聲,讓學生從圖片和聲音的角度形成對單詞的初步感知。接著,教師從自然拼讀的角度,為學生拆分“duck”這個單詞,變成“du”“ck”兩部分,其中“du”的發(fā)音近似于漢語拼音的“da”,“ck”的發(fā)音近似于拼音中的“ke”。此外,教師還可以從“duck”這個單詞展開聯(lián)想,幫助學生記住單詞的拼寫。其中,“du”就像中文中“堵”字的讀音,而“ck”是中文詞匯“刺客”的拼音首字母組合,連起來就是“鴨子堵住了刺客”。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這樣一幅畫面,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記憶。
自然拼讀過程中,教師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聯(lián)想,讓學生對單詞的音、形、義展開想象、整合,而多媒體恰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自然拼讀效果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三、開展趣味活動,吸引學生參與
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受到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方面相對弱勢,這意味著學生在學習單詞、記憶單詞時往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其遺忘速度遠遠快于其記憶速度,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很難得到真正的提升。但是在另一方面,小學生充滿了好奇心,也更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鑒于此,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以實際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在運用自然拼讀教學的過程中,試著穿插一些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保障自然拼讀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時,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在教學“spring”這個單詞時,教師首先基于自然拼讀的角度,將其拆分為“spr”“ing”兩個部分,然后引導學生各個擊破。針對“spr”部分,由于字母“s”的外形像一條蛇。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開展了一次模擬活動,鼓勵學生模仿小蛇的形態(tài)。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了“蛇—s—s”,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很快記住了這個字母的音和形。之后,教師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p”和“r”兩個字母,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spr”和“ing”的讀音,并在此基礎上過渡到“r-ing、p-ring、pring、s-p-ring”的學習中,詞匯教學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自然拼讀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妨引入一些趣味盎然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學會單詞。
四、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提升拼讀效果
任何一種游戲,小學生都能玩得不亦樂乎、格外投入,那是因為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釋放自己,并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愉快。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為了提高自然拼讀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妨借鑒游戲的運行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戲般的情境,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學習單詞。在游戲的加持下,詞匯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自然拼讀教學模式,并按照自然拼讀的引導掌握單詞。
例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單元核心單詞有 bed、breakfast、dinner 、lunch、eleven、twelve等。在教學詞匯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運用了自然拼寫的教學模式,還增加了一些充滿趣味的游戲。比如,教師隨機邀請4個學生在臺上扮演四個“鬧鐘”,學生的兩條胳膊就是“時針”和“分針”。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會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英文短語及其配套圖片,然后,學生用兩只手模擬出具體的時刻。比如,大屏幕上展示的短語是eat breakfast,學生只要做出7:00~7:30的時刻都是正確的。與此同時,針對這些短語中的核心單詞,教師采取自然拼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以“breakfast”這個單詞為例。首先,教師根據(jù)音節(jié)將單詞初步劃分為兩個部分,即“break”+“fast”。接著,教師繼續(xù)將“break”劃分為“br”“ea”“k”三個音素,并將“fast”劃分為“fa”“s”“t”三個音素。然后,教師向?qū)W生示范該單詞的音節(jié)以及音素的讀法,并給臺上的學生分配任務,讓他們進行領讀。
自然拼讀教學是學生學習詞匯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然有學生不喜歡自然拼讀。鑒于此,教師不妨設計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氛圍中接受自然拼讀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借助趣味故事,強化拼讀教學
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雖然每個詞匯都有單獨的意思,但當這些詞匯并列在一起,往往是無序的,沒有任何實際聯(lián)系。在這樣的條件下引導學生學習單詞,勢必困難重重。尤其在運用自然拼讀教學模式時,仍然存在一定的枯燥性,這是因為單詞和單詞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是,如果教師借助故事教學法,將這些單詞以故事的方式進行串聯(lián),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運用自然拼讀教學模式,不僅能增添教學的生動性,還能提高自然拼讀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時,“farm”這個單詞的詞義是“農(nóng)場”,而本單元的內(nèi)容和農(nóng)場有關,因此,教師編創(chuàng)了一個發(fā)生在農(nóng)場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教師還可以穿插一些和動物相關的名稱,如duck、cow、pig等,并將這些動物設計為具體的故事角色。接下來,教師將故事制作成對應的課件,并以幻燈片的方式進行展示。比如,在第一張幻燈片里,展示的是一個非常干凈、整潔的農(nóng)場,故事也由此展開:“This is a beautiful farm. There are so many animals in there...”然后,教師用這樣的方式依次呈現(xiàn)幻燈片,同時將故事繼續(xù)講下去。在講每一頁的故事時,遇到本單元的核心單詞,就可以運用自然拼讀的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遇到“chicken”這個單詞,教師首先引導學生猜一猜,這個單詞有幾個音節(jié)。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教師可以為學生讀一下這個單詞,然后讓學生進行音節(jié)劃分。通過教師的朗讀,學生意識到這個單詞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chick”+“en”。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對“chick”這個音節(jié)進一步劃分,并提煉出具體的音素。最后,讓學生將其串聯(lián)拼讀。通過故事教學的方式,既讓學生記住了本單元的核心單詞,也實現(xiàn)了自然拼讀的教學目標。
故事教學是非常有用的教學方法。尤其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通過故事教學法,教師將為單元內(nèi)的所有單詞構建一個有趣的語境。與此同時,教師結合自然拼讀教學模式,對單詞進行逐個擊破,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單詞。
總之,自然拼讀作為小學生學習詞匯的重要方式,應當引起教育者的警惕和重視。本文從五個角度提出了自然拼讀的運用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讓學生愛上英語,愛上詞匯學習。
參考文獻:
[1]殷文科.讓自然拼讀助力英語詞匯教學[J].教育革新,2020(6):45.
[2]王金山.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 2020(2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