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二祥,王一如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19)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咳痰、喘息、咳嗽等。該病的病程較長,病情易反復發(fā)作,可破壞患者的氣道壁,降低其氣道的彈性,引起肺氣腫,甚至可形成阻塞性通氣障礙,引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對癥支持治療的方式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進行治療,但療效不夠理想。厚樸麻黃湯是臨床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經(jīng)典方劑。本研究主要是探討用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的臨床療效。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間在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江蘇省中醫(yī)院進行治療的74 例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內(nèi)科學》(第七版)中關(guān)于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的診斷標準。2)其病情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guān)于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的診斷標準。3)具有咳嗽、喘息、咳痰等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4)對其進行胸部X 線片檢查可見其存在肺氣腫的征象。5)臨床資料完整。6)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造血系統(tǒng)疾病。2)合并有心、腎、肺等器官的原發(fā)性疾病。3)合并有精神疾病。將這74 例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7 例患者中有男性21 例,女性16 例;其年齡為53 ~73 歲,平均年齡(64.94±4.34)歲;其病程為2 ~14 年,平均病程(8.78±2.03)年。對照組37 例患者中有男性19 例,女性18 例;其年齡為52 ~74 歲,平均年齡(65.52±4.17)歲;其病程為3 ~14 年,平均病程(8.65±2.12)年。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用左氧氟沙星片(生產(chǎn)企業(yè):第一三共制藥北京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091)、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生產(chǎn)企業(yè):上海信誼金朱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7982)、氨茶堿片(生產(chǎn)企業(yè):上海信誼天平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1799)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左氧氟沙星片的用法為:每次服0.5 g,一次/d。氨茶堿片的用法為:每次服0.1 g,每日服3 次。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的用法為:每次服60 mg,每日服3 次。在此基礎上,用厚樸麻黃湯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該方的藥物組成及用法為:石膏10 g,麻黃、厚樸、杏仁、半夏各9 g,細辛、甘草各6 g,干姜5 g。對于風熱犯肺型患者,可在上述的基礎方中酌加蘆根和桑葉。對于風寒束肺型患者,可在上述的基礎方中酌加百部和紫苑。對于痰濕壅肺型患者,可在上述的基礎方中酌加云茯苓。對于氣虛型患者,可在上述的基礎方中酌加黃芪。水煎服,每日服1 劑,分早、晚2 次溫服。兩組患者均以治療15 d 為1 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 個療程。
治療2 個療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包括惡心、頭痛、進行尿常規(guī)檢查的結(jié)果異常等)的發(fā)生情況,觀察治療前后其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情況。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臨床控制、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臨床控制:經(jīng)治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基本消失,其肺功能相關(guān)的指標基本恢復正常。顯效:經(jīng)治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減輕,其肺功能相關(guān)的指標明顯改善。有效:經(jīng)治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有所緩解,其肺功能相關(guān)的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經(jīng)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肺功能相關(guān)的指標均未發(fā)生改變,其病情趨于嚴重。總有效率=(臨床控制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治療前后,分別取兩組患者3 mL 的空腹肘靜脈血,對血液標本進行抗凝處理及離心處理后,獲得血清標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的水平。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兩組患者肺功能相關(guān)的指標,包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FR)。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59%,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8.38%,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37 例患者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為5.41%。其中,有2 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對照組37 例患者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為24.32%。其中,有4 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有3 例患者出現(xiàn)頭痛,有2 例患者的尿常規(guī)檢查結(jié)果異常。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較低,χ2=5.23,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TNF-α 及IL-6 的水平相比,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 及IL-6 的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其中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 及IL-6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對比(± 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shù) TNF-α(pg/mL)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7 36.56±5.45 15.02±1.97 89.90±5.96 44.52±4.34對照組 37 37.02±6.06 18.85±2.03 88.86±7.02 50.51±5.15 t 值 0.343 8.236 0.687 5.410 P 值 >0.05 <0.05 >0.05 <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EV1、FEV1% 及MMFR 相比,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EV1均大于治療前,其FEV1% 均高于治療前,其MMFR 均快于治療前,其中觀察組患者的FEV1大于對照組患者,其FEV1%高于對照組患者,其MMFR 快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相關(guān)指標的對比(± 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相關(guān)指標的對比(± s)
?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的發(fā)生與理化因素、氣候刺激、患者發(fā)生過敏、感染及遺傳因素等因素均具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隨著該病患者病情的進展,其發(fā)生炎癥反應的程度可不斷加重,使其終末細支氣管過度充氣、氣管壁不斷膨脹,并發(fā)生破裂,最終可引發(fā)肺氣腫[1]。對于合并有肺氣腫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上主要采用祛痰平喘、控制感染等方法對其進行治療。
中醫(yī)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屬于“喘證”、“痰飲”、“咳嗽”的范疇。該病屬虛實夾雜之證,其病機為外邪犯肺,肺氣虛弱,痰濁內(nèi)阻,肺氣上逆,引發(fā)喘息[2]。因此,應以祛痰止咳、扶正補虛為原則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厚樸麻黃湯主治痰濕咳喘。該方中的厚樸可宣肺利氣、祛濕化痰,杏仁可平喘降逆,麻黃可開宣肺氣,三者共為君藥。細辛可祛風、溫肺、化飲,石膏可清肺熱,小麥可補腎清熱,三者共為臣藥[3]。干姜可宣肺、祛寒,半夏可祛痰、止咳、益氣,二者共為佐藥。甘草可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將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理氣化痰、清熱宣肺之功。
TNF-α 是人體進行免疫防護的重要介質(zhì)。IL-6 是一種具有致炎、抗炎雙向作用的炎性細胞因子。研究發(fā)現(xiàn),與健康人相比,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血清中TNF-α 及IL-6 的水平均呈異常高表達的狀態(tài)。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麻黃中的生物堿、黃酮、鞣質(zhì)等成分均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可調(diào)節(jié)小鼠的T 淋巴細胞亞群。細辛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大鼠白細胞介素-8、C- 反應蛋白的表達,降低其血清炎癥因子的水平。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在進行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用厚樸麻黃湯予以治療可提高其療效,降低其用藥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減輕其機體的炎癥反應,改善其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