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黏煤捕收劑試驗及其浮選促進機理研究

      2021-05-24 07:07:08于繼圖隋文浩
      選煤技術 2021年1期
      關鍵詞:低階精煤收劑

      于繼圖,隋文浩,韓 超,王 波

      (1.陜西正通煤業(yè)有限公司,陜西 咸陽 712000;2.山東科技大學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90;3.山東博選礦物資源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000)

      煤炭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主體能源,并且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格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發(fā)生改變,煤炭在已經探明的化石能源儲量中占95%,而煤炭發(fā)電量占總電量的82%[1],預計在2030年,煤炭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約為50%[2]。然而,隨著開采的加深,我國的優(yōu)質煤炭資源逐漸枯竭,為了保障我國經濟發(fā)展和能源供應,低階煤(褐煤、長煙煤、不黏煤和瘦煤)的深度分選加工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

      浮選在回收精煤方面被公認是最有效的分選方式,基于煤與脈石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3-4],脈石礦物的親水性使其不能完成氣泡附著與礦化,因此會作為尾礦被排出;具有疏水性的煤會黏附在氣泡上,與氣泡一起上浮被分選出來。但是因為低階煤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團,使得低階煤表面親水性較強[5-9],傳統(tǒng)的柴油捕收劑很難對低階煤進行有效分選。

      為了實現(xiàn)低階煤的有效分選利用,已有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方法以改變煤表面的可浮性。彭永軍等[10]認為,Triton X-100和柴油復配捕收劑的優(yōu)異性能是在氧化煤浮選中實現(xiàn)的,因為Triton X-100可以乳化柴油,并由于“迎面”吸附而使親水基團表面疏水。有人通過機械研磨與超聲波處理來提高低階煤的浮選效果[11-14]。夏楊超等[15]證明,潤滑油含有氧化官能團、芳香基團和長鏈烴,可與低級煤相互作用,提高煤的疏水性。研究采用一種高效捕收劑對低階煤試驗煤樣進行浮選試驗,通過與柴油捕收劑浮選效果的對比表明,此低階煤高效捕收劑具有優(yōu)異的分選效果。

      1 試驗

      1.1 煤樣性質

      試驗煤樣采用陜西正通煤業(yè)高家堡礦井生產的煤泥壓濾機濾餅,煤種為不黏煤。對空氣干燥基煤樣進行工業(yè)分析,依據GB/T 477—2008《煤炭篩分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檢測粒度組成與密度組成,試驗結果見表1—表3。

      表1 煤樣的工業(yè)分析結果

      表2 煤樣粒度組成

      表3 煤樣密度組成

      由表1可以看出:煤樣水分較低,為3.48%;灰分為21.64%,屬于中等灰分;揮發(fā)分(Vdaf)為27.90%,固定碳含量<55.00%,屬低固定碳煤。

      從表2可以看出:該煤樣粒度分布不均勻,細粒級含量較多,其中<0.045 mm粒級為主導粒級,產率為61.42%,其次為0.045~0.074 mm粒級,產率為13.25%;煤樣的灰分在0.098~0.45 mm粒級范圍內分布較為均勻,>0.074 mm粒級灰分明顯升高。煤樣整體灰分為21.72%,而>0.045 mm粒級累計灰分僅為9.45%,說明該煤樣中含有大量精煤,通過有效分選可以對精煤進行回收利用。

      由表3可知:1.4~1.5 g/cm3密度級產率最高,為47.48%;1.3~1.4 g/cm3密度級產率為20.06%,但其灰分僅為4.92%,表明該密度級含有大量精煤產物;<1.5 g/cm3密度級累計產率為84.64%,含量較高,說明該煤樣中輕產物含量較多,通過分選排出重產物可有效降低灰分。

      1.2 試驗儀器

      試驗儀器有XFD-1.5 L單槽浮選機、傅立葉紅外光譜儀(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 FT-IR)、拉曼光譜儀(HORIBA LabRAM HR800)、X射線衍射儀(Bruker D8 Advance)、X射線光電子能譜(Thermo Scientific ESCALAB 250Xi)、光學接觸角測量儀(Kruss DSA30)。

      1.3 試驗系統(tǒng)

      試驗根據GB/T 4757—2003《煤粉(泥)實驗室單元浮選試驗方法》規(guī)定,使用XFD-1.5 L的單槽浮選機。將煤樣與水混合成礦漿,攪拌3 min,加入捕收劑,混合2 min后加入起泡劑,10 s后開始刮泡,刮泡時間為3 min,浮選機主軸轉速為2 000 r/min,刮泡速度為30次/min。

      2 浮選正交試驗

      2.1 最佳試驗條件確定

      為確定浮選的最佳參數(shù)條件,采用Design-Expert 10.0.1軟件進行浮選條件設定,浮選捕收劑為高效捕收劑。自變量分別為:充氣量(A),變化范圍為0.14~0.23 m3/(m2·min);藥劑比(B),捕收劑與起泡劑質量之比,變化范圍為3~7;藥劑量(C),取值范圍1.5~2.5 kg/t;礦漿濃度(D),取值60~80 g/L。因變量為精煤灰分(Response1.)與精煤產率(Response2.)。各參數(shù)組合及分選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Box-Behnken響應面試驗結果

      采用Design-Expert軟件依據擬合誤差最小原則,選擇模型對表 4 數(shù)據進行擬合,得到精煤灰分(R1)、產率(R2)與各個參數(shù)之間的數(shù)學模型:

      選取350ms~500ms時間窗口對N400進行平均波幅檢驗,內容維度的主效應顯著,能動性詞匯誘發(fā)了更大的N400波幅,而電極點的主效應及其與內容的交互作用均不顯著(p>0.05)。在N400潛伏期上,電極點主效應顯著,內容維度及其與電極點的交互作用均不顯著(p>0.05)。見圖2。

      R1=+8.04+0.17A-0.44B+0.36C+

      0.13D+0.10AB-0.032AC+0.035AD+

      0.12BC-0.20BD+0.040CD+0.13A2+

      0.17B2+0.40C2+0.11D2;

      R2=+76.56+1.12A-3.26B+4.45C+

      0.62D+0.12AB-1.42AC+0.43AD+

      3.63BC-5.000E-0.03BD-0.48CD+

      0.31A2+0.024B2-2.13C2+0.24D2。

      根據軟件的二次方程模型置信度分析,得出結論:藥劑量對精煤產率影響最大,其次為藥劑比;而精煤灰分正相反,藥劑比對其影響最大,其次為藥劑量。

      2.2 響應面分析

      根據回歸方程繪制響應面圖,預測變量之間的關系。藥劑量與藥劑比對精煤灰分、精煤產率的等高線圖和響應面圖分別如圖1、圖2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在試驗數(shù)值的設定范圍之內,隨著藥劑量的增大,精煤灰分先升高后降低;藥劑比增大,灰分升高。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藥劑量與藥劑比的增大,產率逐漸升高。

      圖1 精煤灰分的等高線圖和響應面圖

      圖2 精煤產率的等高線圖和響應面圖

      2.3 試驗方案優(yōu)化

      結合試驗模型與試驗結果分析,使用Design-Expert 10.0.1對試驗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得到最佳充氣量為0.14 m3/(m2·min),藥劑量為2.24 kg/t,藥劑比為7∶1,礦漿濃度為75 g/L。

      3 試驗結果與討論

      3.1 浮選試驗結果

      對試驗煤樣進行浮選試驗,捕收劑為0#柴油與高效捕收劑,起泡劑為仲辛醇與高效起泡劑,按照優(yōu)化后的浮選參數(shù)進行浮選試驗,每個藥劑平行進行3次試驗。將得到的精煤與尾煤抽濾,置于80 ℃的烘箱中干燥獲得恒定質量。浮選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浮選試驗結果

      由表5可知:相較于柴油捕收劑,高效捕收劑的浮選效果更好,使精煤灰分降低了4.06個百分點,低于出廠要求的8.00%的灰分,而柴油捕收劑分選出的精煤雖然產率達到73.73%,但灰分為11.49%,遠高于出廠要求,說明柴油捕收劑選擇性較差,導致部分尾煤進入精煤產品。

      3.2 煤樣XRD分析

      試驗煤樣的X射線衍射圖譜如圖3所示。

      圖3 X射線衍射圖譜

      3.3 捕收劑紅外光譜分析

      試驗藥劑紅外光譜如圖4所示。

      圖4 藥劑紅外光譜

      圖5 柴油與高效捕收劑拉曼光譜分析

      3.4 XPS寬掃結果分析

      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對樣品表面元素類型進行定量分析,XPS寬掃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XPS寬掃結果

      由圖6可知:煤樣C元素含量為57.43%,O元素含量為27.91%,Si含量為14.67%;柴油浮選的精煤C元素含量為74.91%,O元素含量為17.05%,Si含量為8.05%;高效捕收劑浮選的精煤C元素含量為81.93%,O元素含量為12.70%,Si含量為5.37%。與入浮煤樣煤相比,柴油作捕收劑時浮選精煤C元素含量增加了17.48個百分點,O元素含量降低了10.86個百分點,Si元素含量降低了6.62個百分點;高效捕收劑浮選的精煤C元素含量增加了24.5個百分點,O元素含量降低了15.21個百分點,Si元素含量降低了9.3個百分點。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高效捕收劑浮選效果最為明顯,說明高效捕收劑有效減少了煤樣表面的含氧官能團,進而提高了煤表面的疏水性。

      3.5 光學接觸角測定

      煤炭在浮選過程中,接觸角可以直觀反映出煤炭的親水性。將柴油、高效捕收劑浮選出的精煤及入浮煤樣在105 °C下進行烘干并在空氣干燥基下制成分析樣,取樣品0.3 g,使用壓片機在25 MPa壓力下壓片15 min,使用Kruss DSA30 光學接觸角測量儀對樣品的接觸角進行測定,測定時使用去離子水。接觸角測定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煤樣接觸角測定結果

      從圖7可以看出,煤樣在浮選前接觸角最小,為48.2°,采用柴油浮選后接觸角為60.8°,高效捕收劑浮選之后接觸角變?yōu)?6.9°,說明經過浮選煤樣表面的潤濕性發(fā)生了明顯變化,高效捕收劑浮選之后潤濕角變化最為明顯;相較于原煤樣,接觸角增大了28.7°,比柴油作捕收劑時的疏水性更強,這也說明了高效捕收劑的浮選效果優(yōu)于柴油。

      4 結論

      (1)試驗煤樣中含有矸石礦物等雜質,使得該煤樣表面含有含氧基團,這些基團在浮選過程中降低了煤的可浮性。

      (2)浮選試驗結果表明,高效捕收劑比傳統(tǒng)的柴油捕收劑獲得了更低的精煤灰分,達到用戶要求,浮選之后精煤中的C/O元素比升高,說明高效捕收劑與煤樣吸附后煤樣的疏水性增強。

      (3)經過高效捕收劑的捕收作用后,浮選精煤的接觸角增大,證明了煤樣疏水性得到增強。

      猜你喜歡
      低階精煤收劑
      疏水改性對浮選精煤助濾脫水的試驗及模擬
      選煤技術(2023年4期)2024-01-02 03:10:56
      不同分選工段瘦精煤煤質分析與配伍性研究
      選煤技術(2022年3期)2022-08-20 08:39:18
      大屯選煤廠粗精煤回收系統(tǒng)改造實踐
      選煤技術(2022年2期)2022-06-06 09:12:56
      新型捕收劑BK610和BK612在利民選煤廠的應用
      選煤技術(2022年1期)2022-04-19 11:15:12
      MG-9#捕收劑在極細粒煤泥浮選中的應用
      選煤技術(2021年3期)2021-10-13 07:33:36
      精煤產品結構調整及回收系統(tǒng)改造
      山西低階煤分布特征分析和開發(fā)利用前景
      礦產勘查(2020年11期)2020-12-25 02:55:34
      一類具低階項和退化強制的橢圓方程的有界弱解
      Extended Fisher-Kolmogorov方程的一類低階非協(xié)調混合有限元方法
      國內外低階煤煤層氣開發(fā)現(xiàn)狀和我國開發(fā)潛力研究
      中國煤層氣(2015年3期)2015-08-22 03:08:23
      青河县| 沛县| 庐江县| 澄江县| 广元市| 青铜峡市| 柳林县| 怀仁县| 仙居县| 枣庄市| 泰安市| 霍林郭勒市| 梁平县| 军事| 麦盖提县| 丹凤县| 延长县| 名山县| 隆昌县| 平邑县| 兴隆县| 门源| 平江县| 缙云县| 天峻县| 潼南县| 滨州市| 海伦市| 通渭县| 日喀则市| 白河县| 富宁县| 长乐市| 大方县| 青川县| 玉田县| 中方县| 紫云| 木兰县| 红河县|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