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幼兒教育人才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育目標。這就需要該專業(yè)的學生熟練掌握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和五大領域,即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的基礎性知識,同時更要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本文對提高中職學前教育閱讀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職 學前教育 閱讀教學 有效性
一、現(xiàn)狀及原因
社會對中等職業(y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要求更是關注的重點,而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言積累、思想品質(zhì)、修養(yǎng)等方面的有機整合,也就是說要想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要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視語文教育才能保證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更多的知識,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中等職業(yè)學前教育的學生往往文化課基礎薄弱,對學習缺乏興趣和自信,家庭教育環(huán)境也往往不盡如人意,在語文教學中映射出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狀態(tài)并不理想。而面對學前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教師要找準定位,保障學生的品行和耐心,提升其語文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動力和樂于研究的精神,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
結合日常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師要想引導學生成為親切、有愛心,并具有較高素養(yǎng)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就要營造輕松和諧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能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學生敢于閱讀,并將感受表達出來,通過采取豐富的閱讀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使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讓閱讀教學符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特點,同時與他們職業(yè)生涯要求相吻合。
二、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端正教學認識,明確專業(yè)地位
正確的行為需要正確認知來引導,因此,中職學校要端正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正確認識。
一方面,語文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未來與他人交往以及在教育工作中不能缺少的工具,更是其提升個人素養(yǎng)的基礎和手段。幼兒園教育工作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師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語文教學的全面認識是培養(yǎng)學生個人基本素養(yǎng)的基礎,更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育要求所在。
另一方面,學前教育中,需要幼兒教師在語言表達上有著比較突出的能力和表現(xiàn),如此才能對幼兒的言語訓練有更為準確的指導。表達能力是語文課程的開端,也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處于基礎性的位置,而其中的閱讀教學就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對學前專業(yè)未來面對的教育工作有了完整的認識,也就能激發(fā)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對語文教學有新的認識,也就明確了語文教學中應運用的方法,方向和目標。
(二)營造和諧氛圍,提升閱讀熱情
中職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他們所具備的學習基礎也相對較差,接受能力也不高。所以,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及時研究對策。要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時刻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在準備課程大綱時,應該致力于提升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在這種氛圍中提升學習熱情,并且能讓學生愛上學習,在課堂上充分表現(xiàn)自己。
舉個例子,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一篇課文叫《合歡樹》,為了增加課堂的真實性,教師組織了“模仿教師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把自己當成真正的教師,用自己的教學方法講解課文內(nèi)容,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授課過程中加以改進。這種方法能提高學生的授課能力,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授課框架進行填充,完成整個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然后把自己設計的語文課堂展示給大家。
一位學生設計的授課方法讓人印象深刻,其先用其他名人對母親的描寫作為開篇,然后引入《合歡樹》這篇課文:“從古至今,關于偉大母愛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文章中也不乏佳作,古有《游子吟》,今有《繁星》,而今天我們要在史鐵生的筆下看看他是怎樣描繪自己的母親的?!币胝n文后,先讓同學自己閱讀一遍課文,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尋找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引導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梳理,解決不懂的問題,使學生能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涵,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史鐵生對母親深深的感情,讓學生梳理課文描寫關于母子感情的部分,分析出合歡花在本篇文章中究竟代表什么意義。通過學生之間的探討和分析,最后得出了結論:課文以合歡花為主題貫穿全文,它不僅代表了作者對母親的愛和對母親的思念,也代表了母親對作者的呵護和期盼。通過這種授課方式,讓學生提前對授課有了認知,增加了學生授課的經(jīng)驗,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挖掘學習興趣點,讓學生敢于展示自己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教材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而進行千篇一律的教學。例如,先介紹作者情況,再介紹背景,隨后正字釋詞、分析段落、概括內(nèi)容、歸納主題,最后總結寫作特點、布置課后作業(yè)。這樣的教學結構成為部分語文教師的慣用模式,這必然會使語文課堂失去它應有的色彩和生命力,學生聽起來也必定索然無味。
蘇格拉底曾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备鶕?jù)日常教學工作。筆者了解到,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大多比較活躍,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和好奇感。在新課改背景下,其實有很多元素可以靈活地運用到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并且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網(wǎng)絡上能輔助語文閱讀教學的素材有很多,而語文課本中精彩的文字融匯了這些素材,會讓學生感知到的內(nèi)容更直觀、真切、深刻,學習興趣也自然會得到提升。比如《想北平》這篇課文,作者對北平的敘寫讓學生充滿了興趣,有很多學生沒去過北京,也不知道北平的時代背景。而通過視頻,學生看到了北京,了解了北平,對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了共鳴,并且意猶未盡地各自分享著自己家鄉(xiāng)的美景,以及家鄉(xiāng)對于他們的意義和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
(四)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因為工作的需要,學前教育的學生必須具備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在教學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口語能力。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點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在課堂上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增強學生交流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方式和技巧。中職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打造有效的情境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說話交流的積極性,也就是說,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情境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授課方式。
例如,在講到中職語文《南州六月荔枝丹》這篇課文時,由于課文內(nèi)容過于枯燥,不容易理解,也使得讀者失去閱讀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引入一些相關的謎語,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之前先列舉一些謎語,讓學生猜測,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接下來,再讓學生閱讀課文,梳理文章的架構,讓學生對作者通過什么方式來表達中心思想進行闡述,并且說明是從文章的哪部分看出來的。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使得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一些學生通過文中引用的詩文《過華清宮》看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通過荔枝運輸過程的困難表達荔枝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水果?!痘葜菀唤^》中則通過作者對大量種植荔枝的建議表達了作者對荔枝的喜愛之情。還有一些學生引申出了《過華清宮》的歷史典故:因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喜愛,因為楊貴妃愛吃荔枝,所以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李隆基特地從南方將荔枝運送過來。為了保證荔枝的新鮮,路上跑死了很多馬,這就說明了荔枝容易腐敗。最后,宋徽宗直接移植了荔枝樹,說明荔枝只要有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就可以生長的特性。這種方式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也增強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為了鍛煉學生隨機應變的口語能力,以便在課堂中應對各種發(fā)生的情況,教師還增加了課前口語鍛煉項目,讓學生在這段時間內(nèi)輪流進行即興演講,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即興口語能力和經(jīng)驗,也增加了學生面對各種情況時表達的勇氣和能力。
(五)全面加強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
由于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也不高,所以,中職教師應該制訂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通過閱讀訓練來彌補學生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可以在朗讀、仿寫方面對學生進項訓練。通過朗讀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仿寫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朗讀和仿寫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更深的理解,也間接地鍛煉了自己的想象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有技巧地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作者寄情于景所抒發(fā)的情感,教師在授課之前先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在寫作背景的輔助下閱讀文章,使學生更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心理活動。引導學生找出作者描寫荷塘美景的角度。學生也成功地找出了作者的寫作角度,通過由遠及近、從上到下的寫作手法對荷花進行了詳細的描寫。當學生學習到第五段落時,要求學生找出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運用的寫作手法,并對這些寫作手法進行分析,解析出作者通過荷花所抒發(fā)的內(nèi)心情感??梢泽w會出作者夜色下欣賞荷花來排解內(nèi)心的煩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考慮問題,學會品鑒文章,剖析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思想,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結語
因為學前教育面對人群的特殊性,致使它成為中職教育中十分值得關注的專業(y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語文水平高低決定著我國的學前教育水平。中職語文課程涉及的內(nèi)容豐富,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狀況和不同課程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保證學生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簡介:張琳琳,女,本科,吉林省集安市職業(yè)教育中心,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葛星星)